這位87歲老人的故事,讓這個春節更加溫暖

早晨8點剛過,黑龍江省雞西市慈善總會便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身著樸素的棉襖,頭髮花白,87歲的朱鳳蘭老人拎著一個布袋,急匆匆走到慈善總會工作人員李春毅面前。

“老人家,您說說情況,看我們怎麼幫幫您?”李春毅想著老人該是來慈善總會尋求救助的。“我不是來要幫助的,我是來捐錢的!”在李春毅驚訝的目光中,老人從布袋裡掏出疊得方正平整的一沓錢來,外面用五六層報紙包著,一層層全部拆開後,終於露出了用皮套綁好的捐款,那是40張100元,與一堆5角、1元、10元……

朱鳳蘭,黑龍江省雞西市雞冠區新建社區居民。家中5個子女,平日衣食無憂,本該頤養天年的她,卻堅持每天拾荒、賣廢品,一個瓶子兩分錢,一件舊衣兩元錢,就這樣積少成多,去年年末,她將攢來的7000元積蓄,分兩次,一分不留地捐給了慈善總會。
這位87歲老人的故事,讓這個春節更加溫暖 | 微言夜讀

星期天早上5點,朱鳳蘭老人已摸黑出了門。她的手裡拖著兩個大號行李箱,背上揹著一個大號雙肩包,吃力緩慢地往前走。上了公交車,乘了十站地,終於來到橋東舊物市場,開始擺攤售賣舊衣物。

“我一點一點,一星期賣一回,賣的錢攢著,捐給慈善單位。”老人一邊整理攤位,一邊介紹著每一件舊物的由來,在包的最裡邊,露出一點牛奶和餅乾,那是她為自己準備的午飯。

“我們這個市場,屬老太太最能堅持,她經常來得最早、走得最晚,一天得八九個小時呢!”徐守清也在舊物市場擺攤,倆人的攤位就挨在一起,幾年來,她一直以為老人家裡很貧困,擺攤是為了貼補家用。“這麼長時間,她從沒說過擺攤賺的錢是為了捐贈,真是太佩服她了!”
這位87歲老人的故事,讓這個春節更加溫暖 | 微言夜讀

2017年11月22日4500元,11月30日2500元,在雞西市慈善總會,朱鳳蘭老人將省吃儉用、起早貪黑賺來的辛苦錢,毫不猶豫地捐了出去。“您也不容易,少捐點吧!”第二次見到老人時,李春毅和其他工作人員忍不住勸道。

“你們得全收下,我條件挺好了,這錢能為那些困難的家庭解決一點問題。”有點耳背的老人,大聲說道,“我看你們上次數錢費勁,提早上銀行換好了,都是一百的,方便你們收著。”看著老人斑白的頭髮、滿是皺紋的雙手,李春毅接過了這沓沉甸甸的善款。

87歲的朱鳳蘭老人說話有點顫,手有點抖,耳有點背,可一提到“共產黨員”,她立刻來了精神頭。“我是黨員!”老人的自豪感呼之欲出,“黨員就得做黨員的事兒,得為人民謀利益。”

自1955年入黨,朱鳳蘭已有63年的黨齡。“平時,我除了整理廢品,就是愛看報紙、新聞。”在老人的桌上,總是放著報紙和書籍,最醒目的一本是《中國共產黨章程》。



“她總惦記著黨費。上個月,我們剛把老人的黨組織關係轉到社區來,為了讓她少跑點,黨費交著方便。”朱鳳蘭所在社區主任武明安對記者說。“每天都要花五六個小時進行整理,只為讓廢品賣個好價錢。”在鄰居們眼中,朱鳳蘭是個非常精細的人,用破的、吃剩的都不捨得扔,誰能想到,省吃儉用的她,會“闊綽”地捐出7000元積蓄。
這位87歲老人的故事,讓這個春節更加溫暖 | 微言夜讀

朱鳳蘭的5個子女均已成才,對母親也十分孝順。“我的媽媽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卻教會了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兒子劉經緯46歲,是一名大學教授。“最初發現媽媽總是拾廢品,既心疼,又覺得沒必要,曾經多次勸阻她,也惹得媽媽傷心落淚,現在想來是我沒有理解她,尊重母親的意願就是最大的孝順。”

“我小時候,家裡很窮,常吃不上飯。有一次家裡只剩兩鬥米了,隔壁鄰居過來找她借米,她竟分了大半給人家,轉頭跟我們說,能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得幫一把。”回憶母親的點滴過往,他不禁動容。“老人捐助的善款太珍貴了,我們已經制定計劃,準備捐給兩名品學兼優的貧困高中生,等開學之後,會安排老人親自將善款交到孩子們的手上,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受到感染,傳遞正能量。”雞西市慈善總會秘書長張國先對記者說。

“我的願望是,再攢3000元,湊上1萬元,捐給需要幫助的人。”身穿紅棉襖,老人抿嘴一笑,說出了自己的新年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