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架子牛该如何选择,这6点建议对你有用

架子牛育肥也称为后期集中肥育,是指犊牛断奶后,在较粗放的饲养条件或者纯放牧状态下饲养到2~3周岁,体重达到300kg以上时,再采用强度集中肥育3~4个月的方式。

我国大多数育肥场都是从外地采购架子牛,然后进行集中强度育肥。这种肥育方式成本低,精饲料用量少,经济效益较高,应用较广。

架子牛选择:

(1)品种选择:首选杂交牛,其次为本地牛。一般一代杂交牛优于本地牛,二代杂交牛优于一代杂交牛。可以选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等优良肉用品种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也可选择我国地方优良品种黄牛如晋南牛、鲁西黄牛、秦川牛、南阳牛、延边牛等品种。优良的肉用品种,不但体重大、生长速度快,而且饲料报酬也高。

(2)年龄选择:大多选择在牛2岁以内,最迟也不超过36月龄。杂交肉牛可选择1.0~1.5岁,本地品种牛选择2~4岁。具体购买哪种年龄的育肥牛主要应根据生产条件、投资能力和产品销售渠道考虑。以短期育肥为目的,计划饲养3~6个月,应选择1.5~2岁育成架子牛和成年牛,不宜选购犊牛、生长牛。

(3)体重选择:年龄相同的架子牛体重不同,增重效果也不同。因此,一般情况下1.5~2岁(或15~21月龄)的牛,短期快速育肥应选择体重在300kg以上的架子牛。

(4)性别选择: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以公牛生长最快,阉牛次之,母牛最慢,在肥育条件下,公牛比阉牛的增重速度高10%,阉牛比母牛的增重速度高10%。如果在24月龄以内肥育出栏的公牛,以不去势为好。

(5)体型选择:体型大、结构匀称、四肢粗壮、体长背宽、皮肤柔软而疏松并富有弹性,用手指插入后裆一抓一大把皮的牛长肉多,易育肥。最好选择脾气温驯,不易发生应激反应的牛进行育肥。如果牛两头小、中间大、凹背弯腰、腹大下垂、头大颈小,不宜作为育肥牛。

(6)根据肥育目标与市场进行选择:主要考虑市场供求,即考虑架子牛价与肥育牛(或牛肉)价之间差价,精、粗饲料的价格,乃至牛和饲料供求问题,以及供求的季节性、地区性、市场展望、发展趋势等。如果肥育是为了出口,是要生产高档牛肉,就应选择年幼的引进品种杂交种,如利木赞杂交牛、西门塔尔杂交牛等。从本地的中小型架子牛进行选择,选择的目标是为国内市场提供肉牛。

知道怎么养牛,还要了解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