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幼年时还被送到庙里当过和尚,成年之后,与农民出身的马氏结为夫妻。

那个时代的妇女都是要裹足的,但马秀英在幼时深得养父母的宠爱,坚持不肯缠足,长了一双天足,生就一双大脚。马秀英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朱元璋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氏乘轿到金陵(现今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

寻救帮助为什么叫”借光“

“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

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

后来”借光“便成为人们之间的礼貌用语。

“无巧不成书“是怎么来的

相传,施耐庵在写景阳岗武松打虎这回书时,横也写不好,竖也写不好,总觉得肤浅,没有神气,真是伤透了脑筋。

正当施耐庵十分苦闷的时候,书房外传来一阵吵闹声。施耐庵不由地放下笔,站起身来,信步到门口,往外一看,只见邻居阿巧正和一条狗在恶斗。

阿巧喝醉了酒,袒着胸,露着背,向那条狗拳打脚踢;狗也不示弱,一会儿扑,一会儿掀,一会儿剪,冲着阿巧乱叫乱咬。忽然,狗朝阿巧一扑,阿巧闪身一让,顺势骑在狗背上一阵狠打,那条狗顿时动弹不得。

施耐庵不禁看呆了,眼前似乎都是武松与虎搏斗的身影。刹那间,文如泉涌,施而庵赶紧回到书房,一口气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武松打虎。他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妻子笑着说:“直是无巧不成书啊!”

从此,这句话便传开了。

为什么“解铃还需系铃人”

南唐高僧法眼,是中国佛教史上称为“法眼宗”(禅门正宗之一)的始祖。住金陵(南京)清凉寺。当时泰钦禅师(即法灯)也在清凉寺住,因他性情豪逸,不大管事,和尚们都瞧不起他。但是法眼对他却很尊重。有一天,法眼在谈禅说法之余,向众和尚提出一个问题:“一只老虎,颈项上系着一个铃铛,谁能把它解下来?”大家想来想去,谁也没有办法。恰巧泰钦来到,法眼就请他回答。他不加思索,随即答道:“系者解得(系铃的人能解下来)。”法眼满意,对大家说:“汝辈轻渠不得(你们看轻他不得)。”

这个故事,载《指月录》卷二十三《法灯》。

为什么高贵的女婿叫做“金龟婿”

金龟婿与唐朝官员的佩饰有关,唐初规定,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鸣金收兵”怎么不是“鸣银收兵”

是传自阴阳五行家的说法,古时以东西南北中来对应五行,即,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而由于古代科技不发达,则一般大战中日落前收兵。日落时,太阳正在西方,因此有了鸣金收兵的说法。即吹响落日的号角,战士回城休息的意思。

乱七八糟:是哪“乱七”哪“八糟”

“乱七”是指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八糟”是指西晋时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给当时的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社会生活被搞得一团糟,后来人们便将这两次判乱联系起来构成了成语。

为何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东西”一词是我们通常对一切物体的总称。因为古代通常把东西南北中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称为“五行”。有一次宋朝朱熹去会他的朋友盛温和,正巧盛提篮上街买东西了,于是朱熹便问他:“难道不买南北?”盛温和答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类、木类的我这个篮子就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类、水类我这个篮子就装不得。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

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从此"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百五的来历

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犬子的来历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但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那么龟儿子呢?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北上抗日)。当要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当要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

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有民间神话传说用"鼠骗猫"的说法来解释这个问题,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由唐三藏从印度带回(其实是汉朝)。所以猫在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论了。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经有了老虎这只大猫,所以小猫就不用值班了。

回复姓氏为什么要”免贵“?

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因姓氏还是贵者,所以往往要问"贵姓",而有人问"贵姓",才能回答"免贵姓某"。

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

风水位理学认为,逢本命年时,生肖守护神要去天庭参拜,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述职,这时对人的保护就会减弱,妖魔邪祟就会乘虚而入,红色能够去灾辟邪。这与"过年"贴春联的来历也有关联,所以人们用穿红衣服,系红腰带来去灾辟邪,后来被人们发扬光大,连内裤袜子都要红色。

为什么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汉朝,长安街上有个夫妻开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风情万种,人称"豆腐西施",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来历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一个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百家姓开头四姓为什么是“赵钱孙李”?

明清文献记载,《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所以他用了当朝皇帝的姓氏为第一姓;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开头四姓"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中国人为什么把说大话叫吹牛?

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谁要说可以把牛皮吹起来,那就是说大话了,因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坚韧,根本吹不起来。所以"吹牛"就是说大话的代名词!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来历

宋时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续娶了一妾名唤姣娘。老夫少妻的生活,使得姣娘私下与年轻仆人偷情。王安石知道后,本来火冒三丈,但一忍再忍,干脆在中秋节对诗的时候,诱使姣娘讲出实情,但姣娘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让王安石深知其苦,即赐银千两,送姣娘与仆人成婚。

为什么是替罪羊而不是替罪狗?

圣经《旧约》:挪亚后有个叫亚伯拉罕的闪族人,他99岁得一子。一天,耶和华突然降临,要他杀子以撒献祭。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随父亲上山,亚伯拉罕准备好一切,正将儿子放上祭坛欲动刀时,天使飞来拉住其手,不准他杀子,告诉他只是耶和华的考验,并改用羊来做为祭品。这就是替罪羊的来历.

孺子牛的来历?

齐景公非常疼爱庶子荼,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无奸不成商

“无尖不成商”被误解为“无奸不成商”。“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为不够资格当商人。 后来由于人们道德素质的下降.“无尖不成商”慢慢就变成了“无奸不成商”。

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热这个成语就是以狗的这一身体特点而言。由于“皮”与“屁”谐音.对于文理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后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 成地将 “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

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王八蛋

这是一句民间骂人的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变成“王八蛋”。

有眼不识金镶玉

现在人们说的“有眼不识金镶玉”其实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这句俗语典出《韩非子·和氏》。里面所说的“荆山玉”就是出自荆山的和氏璧。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这句俗语的原意

是指3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人们把“裨将”说成了“皮匠”。3个下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就比远在大寨里指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来得有效。因此.“3个 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才是这句谚语的原意和原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出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三十年河东“和”四十年河西"的由来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兵南征北战,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唐明皇因而把公主许配给郭子仪做儿媳,并为他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河东府。

不久新宅添孙,全家上下高兴自不必说,但郭子仪的孙子从小在蜜水里泡大,娇生惯养成性,长大后挥霍无度,等到先辈们去世后,门庭渐渐衰落,没用几年时间,万贯家产就被消耗殆尽,他只好沿街乞讨。一天,他来到河西庄,想起30多年前的奶妈,便去寻访,庄前左右都问遍了,可是人们都说不知道,郭孙非常扫兴,天快黑了,这时,又走来一个农夫,他上前一打听,原来竟是乳母的儿子,他们一边说,一边走,一会儿就到家了。进入院宅,放眼望去,只见粮囤座座,牛马成群。郭孙不解地问:”家财如此富有,你为什么还要自己劳作呢?”主人说:”家产再大,也有吃空的时候。家母在世的时候,率领我们发奋创业,才得这些家产。勤俭持家,其中乐趣无穷啊!”郭孙听后非常惭愧。主人不忘旧情,拘留郭孙管账,无奈他对管账一窍不通,主人不禁叹息到:”真是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宝贵,四十年河西寄人篱下。”

从此,”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便传开了。

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讲大话为何是“吹牛”

从前(现在也还有),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剥皮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用这种方法对付牛,能让牛膨胀起来,那就是说谎。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所以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就不可信。

互相争辩,为何叫“抬杠”

中国大陆的北方,很早就残存著一种习俗,那就是所谓的「抬杠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一天,由身强力壮的人抬著竹杠,上面有轿子,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丑坐在里面。他们抬著竹杠和轿子在人群里穿梭,围观的人则和那个小丑随机式的比赛斗嘴,甚至用自认花巧的话来对骂。 时间一长,人们便把这种相互争辨叫做“抬杠”。

为何称年长女性为”黄脸婆“

因为古代女性所用的化妆品落后,一般所用的搽脸粉含铅,有毒性,长期使用会导致脸色变黄。所以年纪愈大的女性,受害时间愈长,受害愈深。故年长一些的女性就会呈现“黄脸婆”的症状。

“炎黄子孙”的由来

“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丈二和沿摸不着头脑”中的“丈二和尚”是谁

一段古代传说,说的是在古老的苏州西园寺,风景优美,这里有座迷宫式的“八卦”罗汉堂。这座罗汉堂结构严谨,建筑奇特,总是引来游人驻足赞叹。据说,这座罗汉堂是当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设计建造的,人们都不知道他的法号,便根据他的身材特点叫他“丈二和尚”。在施工建堂的时候,据说匠人们都迷迷糊糊的,因为“丈二和尚”没有把图样画出来,而且连施工计划都没有告诉大家。“丈二和尚”只是胸有成竹地像个工头一样领着工人们干活。他边干边指挥,干到哪里就要别人跟到哪里。一个“八卦”式的建筑,左拐,右扭,东弯,西曲,把瓦木工人们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因此,人们都说,摸不着“丈二和尚”的头脑。也就是说,弄不清他是怎么想的。

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由来

这句俗语不是拿孩子去作诱饵!古代人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很多男人都学会了打猎。“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源自我国南方,它的本意是打一只狼常常要跑很多路,鞋子都跑坏了。要想打到猎物,就要舍得鞋子。而南方方言把“鞋子”读成“孩子”,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性的读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了。

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

第一种说法,老子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耳朵又大,所以又叫老子又叫李耳。显然这种说法很科幻、很胡扯。第二种说法更贴切一些,李耳本来就姓老,名老聃,即李姓源于老姓。而且李姓渊于老虎图腾,苦县一带虎被称为"狸儿",所以李耳只是"狸儿"的误传罢了。

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

释姓是汉人姓氏之一,一般为汉传佛教出家人统一使用之姓氏,并未收录于《百家姓》中。中国出家人以释为姓,始于道安禅师。佛教初期魏晋沙门,以师为姓,故姓各不同。道安以为,根本道师乃释迦世尊,故"以释命氏",后来他译《增一阿含》,有"四海出家,同称释氏"之语。

人为什么要打呵欠?

打呵欠这种行为一直困扰着科学家有两个原因。一是打呵欠似乎没有任何作用。但打呵欠的时候,如果你想抑制它,你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抽搐,面部会因痛苦而扭曲,你感觉血液似乎要从鼻孔里涌出。同样困扰科学家的还有呵欠的传染性。看看,你刚打呵欠了吧?

40个难解俗语的由来和常识问答,“露马脚”为何不叫“露人脚”等

为什么富家子弟叫做“纨绔子弟”

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裳,就是大裙子,走起路来,两腿呼呼进风,有钱人为了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做“绔”。更有钱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这也是“纨绔子弟”一词的由来。

为什么是男戴观音女戴佛

身为女子,世事烦扰,难免愁肠百结,佛的宽容大度正可化解种种愁绪,所以女戴佛指的并不是佛陀释迦牟尼,而是弥勒菩萨。男人多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像观音一样慈悲与柔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