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規範發展有引導,北京《鄉村民宿管理導則》有望年內出台

9月6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七次會議,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和《北京市旅遊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提出民宿管理規定在北京市旅遊條例實施一年後仍未出臺,建議年底前制定出臺城區和鄉村民俗具體管理規定。市旅遊委提供的報告提到,《北京市鄉村民宿管理導則》已經形成初稿,該導則目前正在進行試點,待總結試點情況後將盡快出臺。針對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中回收的院落如何改造成“北京人家”,進行合法化經營,正在制定相關制度標準。

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提到本市旅遊目前存在幾大問題:

一是旅遊業在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增強首都功能方面仍顯不足,旅遊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目標還不適應,2017年,北京累計接待入境過夜遊客392.6萬人次,發展現狀與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2020年入境遊500萬人次目標仍有一定差距。2017年,外地來京遊客人均消費水平不到3000元,市民在京郊的旅遊人均消費僅100元左右。

二是旅遊資源保護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本市一些世界文化遺產景區、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能力有限,而遊客數量過大,景觀也缺少必要的休養生息。

三是部分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民宿管理辦法尚未出臺。檢查中發現,本市8000輛正規旅遊客運大巴中,仍有大部分車輛未按相關規定安裝內部監控設施。旅遊條例第五十九條明確要求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制定城區民宿和鄉村民宿的具體管理規定。但截至目前,民宿管理規定還在研究制定過程中。

四是旅遊公共服務有待進一步完善,旅遊交通公共服務不能滿足自助遊、“一日遊”需求,正規“一日遊”信息分佈散亂的問題尚未徹底解決,智慧旅遊服務系統建設有待加強。

五是非法“一日遊”、不合理低價遊等尚未得到有效根治


民宿規範發展有引導,北京《鄉村民宿管理導則》有望年內出臺


雕樑設計 隔壁陳舊簡單 村民心懷疑慮 客房冷熱不均

精品民宿為何難以融入“美麗鄉村”

記者瞭解到,在密雲區溪翁莊鎮金叵羅村的精品民俗酒店僅老友季和北井小院兩家,其他的90餘戶民俗院落均由當地的農戶自家院落改造而來。無論是外在裝修還是經營理念上,由創客開發的精品民俗酒店在設計和經營上超前許多,與周圍的鄉村民宿相比顯得有些“鶴立雞群”。不過,部分村民的不理解、淡季無人問津等因素,也困擾著民宿酒店的發展。

記者在金叵羅村的部分民宿院落看到,發現農戶自家建設的院落大多比較陳舊,樣式也相對簡單,以居民自家住房為主,毫無設計感。而在老友季精品酒店,鳥語花香,綠植林立,石板路面、玻璃外牆、吧檯、長桌等充滿設計感的景緻隨處可見,此外還有秋千架、圖書角、兒童遊樂區等休閒場所。客房也被精心設計成不同風格,美式、歐式等多種樣式的房間可供客人選擇,酒店還原了城市生活環境的同時,也有鄉村的野趣,可滿足遊客對美和舒適的追求。

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來看,民宿酒店與村外的環境存在天壤之別,其內部精緻的裝修似乎成為一座高端的孤島。記者在現場看到,與老友季民宿酒店僅一牆之隔的小路還是一條泥濘的石子路,村裡部分道路沒有鋪設硬化路面,村容村貌建設也還有待提升,村內的小廣場周邊還有一些垃圾雜亂堆放。

在入村發展精品酒店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阻力。老友季民宿酒店創始人梁晴透露,出於對自身利益的保護以及對新生事物的不瞭解,當地農戶對於新進村裡的事物多少保持著一種疑惑的態度,部分村民認為,創客進入村中開發鄉村旅遊是一種“跑馬圈地”行為。“比如在民宿籌建的過程中,儘管各項手續齊全,但仍會遭到個別村民的阻撓”。

梁晴還告訴北青報記者,由於存在明顯的淡旺季,酒店房間閒置時間較長,這也是讓她十分頭疼的一個問題。“像我們這兒,平時工作日期間房間打八折都無人問津,而一到週末,尤其是週六,整個酒店就一房難求。工作日期間,我們的房間就很難利用起來,資源被大量閒置。” 對於這一問題,梁晴內心十分焦慮,但目前暫未想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民宿規範發展有引導,北京《鄉村民宿管理導則》有望年內出臺


回應:

《鄉村民宿管理導則》正在密雲等區試點

市旅遊委提供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和《北京市旅遊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提到,對於民宿,目前已經形成對民宿實行區別於旅館飯店的管理模式的共識,《北京市鄉村民宿管理導則》已經形成初稿,依據該導則,消防部門制定完成了《北京市農家樂(民宿)建築消防安全基本要求(試行)》,公安部門擬對鄉村民俗設立住宿登記聯網管理系統,工商部門擬根據鎮政府提供的經營場所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民宿工商登記。該導則目前正在密雲區、懷柔區、房山區的重點村鎮進行試點,待總結試點情況後將盡快出臺。關於城市民宿,市旅遊委針對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中回收的院落如何改造成“北京人家”,進行合法化經營,正在制定相關制度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