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一位日本人死後被追認爲烈士,當地百姓懷戀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數以百萬計的日本軍隊被派到中國戰場,數十萬日軍為他們口中的“聖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除了給中國留下不可磨滅的痛苦外,他們還製造了自己的悲劇。當然,日本軍隊中有很多兇猛的戰爭狂熱分子,但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他們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生活,但是面對戰爭,他們只能拿槍打仗,比如今天的福岡留。1937,23歲的福岡留就被當作居民被徵召入伍,不久就來到中國。

二戰期間,一位日本人死後被追認為烈士,當地百姓懷戀他

在那之前,他是北海道大學的地質學專業的學生,更不用說用槍打仗了。他甚至不知道槍是什麼樣的。幸運的是,由於他主修地質學,他沒有被派往前線,而是被派去勘探地質資源。在日本進入內蒙古探索的過程中,福岡留一直在探索地質。結果,他沒有戰鬥經驗,對探索如此痴迷,以至於他甚至不知道軍隊已經離開了。因此,他困惑的成了八路軍的俘虜。就在他被捕的時候,福岡留非常反抗,不但不合作,而且一直喊著要八路軍快點殺了他。

二戰期間,一位日本人死後被追認為烈士,當地百姓懷戀他

這是因為他對第八路軍的印象來自日本軍事部門的宣傳。當然,他沒有什麼好印象。但幾天之後,他發現事情並非如此。他吃白麵,喝點水,甚至還看書。慢慢地,福岡留的態度放鬆了很多。終於有一天,他找到了八路軍的指揮官,說:“請叫我同志。我不需要優待。我和每個人都吃同樣的食物,一起生活。你們都是善良的人。給我一頓美餐,我感到不安。我想為你做點事!”從這段文字不難看出,福岡留的思想其實很簡單,對於侵略戰爭,他並不真正瞭解,與其說是日本士兵,倒不如說是一個在戰場上受騙的孩子。

從那時起,福岡留就真正成為八路軍的一員,以及騎兵支隊的後勤助理。感謝有這樣一個重生的機會,福岡留在工作中很認真負責,他對材料負責,每個人的體重由他測量,每個人的情況都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為了節省材料,他一年幾乎穿了兩件衣服,但是衣服太舊了,他不能穿。他把它們撕成條,用麻繩搓成草鞋。除了這些任務之外,福岡留還承擔了比較特殊的任務,即教育和投降日本戰俘。

二戰期間,一位日本人死後被追認為烈士,當地百姓懷戀他

許多日本俘虜,像福岡留一開始不相信八路軍,與八路軍不和,而且缺乏語言溝通,所以被抓了,所以他們不得不依靠從上面派來的翻譯。當他們離開時,囚犯的教育不能進行。福岡留的情況有所不同。他不僅可以自由交流,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教育犯人。效果尤為明顯。這樣,福岡留直到1941年才離開當時所在的部隊,申請加入共產黨,成為真正的共產黨員。

但不幸的是,福岡留患有傷寒,並於1941年夏天去世,因為他已經虛弱的身體和困難的生活條件造成的。那一年,他剛滿27歲。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後,當地居民自發地來送行。在他們看來,誠實的年輕日本人是他們的本地孩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岡被追認為烈士,葬在大慶山烈士墓地。

二戰期間,一位日本人死後被追認為烈士,當地百姓懷戀他

參加侵略中國的日本士兵怎麼能成為八路軍的英雄和烈士呢?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讀者朋友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