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金堆地區的戲曲、孝歌與情歌

金堆雖然地處深山老林,交通閉塞,但由於居民來自全國各地,帶來了各地不同的文化。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

戲曲

南北文化的不同,原屬華縣管轄的西坪、武坪盛行秦腔,而原屬洛南管轄的任家灘、鐵爐則流行商洛花鼓。西坪演出的劇目有《鍘美案》、《遊龜山》、《櫃中緣》,著名藝人有馬發彥、陳庚彥、郭樹棟、徐忠會、王麻子等;武坪演出的劇目有《三世仇》、《血淚仇》等,著名藝人有李宗盛、李宗進、曽立記等;任家灘演出的劇目有《天仙配》、《蘭巧擔水》等,著名藝人有李興照、江智啟、李雙記等;鐵爐演出的劇目有《王大娘釘缸》及新戲,著名藝人有伍西仁、伍西山、肖本柱等。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農村的傳統文化已風光不在,春節時不僅搭不起臺子唱不起戲,而且連鑼鼓也沒人敲,更別說耍獅子龍燈,高蹺芯子了。大家不是聚在一起打麻將,就是宅在家裡看電視。除喪葬還偶爾聽到一些孝歌外,曾經凝聚著民族精神的文化禮俗、傳統道德等,多數已基本斷裂了。

孝歌

“孝歌”起源於中國漢朝時期,一直流傳在陝西省秦巴山區的偏闢山村,金堆孝歌是華縣東峪孝歌的組成部分。孝歌是山區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歷史環境中形成的別具特色的一種悼念禮儀活動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是山區人民獨有的守靈、悼念、孝敬、育人、娛樂、繼志的禮儀活動。孝歌保留了一些古老喪俗,教育後人,尊老、敬老、愛老、家庭和睦的傳統社會美德。內容有《二十四孝》、《五更孝子》、《十張紙錢》、《遊十殿》、《靈前勸君歌》等。黎明前(起屍安葬前)歌師們唱奏《還陽歌》,送亡人歸西天入九泉。

情歌

金堆“情歌”是山區人民生動多彩的情愛生活與民風的反映,語言清新、風格質樸,既有民間文學的欣賞價值,又為山區民俗研究提供了素材。內容有《十里情》、《山伯訪友》、《天仙配》、《姐兒歌》等。不過現在除過少數八、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已沒有人會唱情歌了。

《山伯訪友》湘西土家族民歌,隨著“下戶人”的播遷,流傳到商洛及金堆地區。歌詞片段:

鑼鼓緊緊篩,閒言兩丟開,聽我唱段祝英臺,三伯訪友來。

走到祝家莊,解帶換衣裳,龍行虎步上高堂,相見祝九郎。

環回言答,九郎不在家,相公會他什麼話,明日來會他。

我是杭州客,名叫梁山伯,我與九郎弟兄結,請你對他說。

英臺進房門,打扮巧十分,好似青衣畫美人,丹青畫不成。

頭髮挽青絲,梳得多標緻,美人頭髮三尺七,鏡前細端詳。

打散青絲髮,金管二面插,珍珠瑪瑙頭上掛,觀音就是她。

雙手把盤攏,牡丹對芙蓉,斜插細柳一點紅,打扮大不同。

身穿大紅衫,繡花硃紅緞,織巾鳳凰穿牡丹,雲眉團團轉。

英臺生得乖,臉兒十分愛,不長不短好小腳,神仙脫的胎。

桃花臉兒乖,眉毛八字開,一幅羅裙飄腰帶,現出原形來。

英臺櫻桃口,皮肉嫩似藕,走路好像風擺柳,世上哪裡有?

臉是桃紅臉,柳眉鳳凰眼,細細楊柳葉兒尖,一雙小金蓮。

走到堂屋裡,抬頭看仔細,一見梁兄深作揖,何時轉來的?

《十里情》是湖廣情歌,也流傳到金堆。歌詞片段: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分的男女在世上,分的男女配成雙。

幾朝君主多英靈,幾朝天地道古今。別的閒話咱不講,先說一段十里情。

湖廣有個湘陰縣,縣裡有個姓楊人,所生三個好兒郎,個個長大長成人。

長子杭州做買賣,次子在家奉雙親。唯有三子長得好,送在學堂讀詩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