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兴趣爱好当职业?

从我准备工作的时候开始,就反复在不同的渠道听到、看到一句话——不要把兴趣爱好当职业。

我大学调剂之后学了自己不讨厌也不喜欢的英语专业,于是我四年在打混中度过,除了口语和听力会蹦出个高分之外,其他都是勉强过关,deadline前一天疯狂补作业补论文更是家常便饭。

花在社团和辩论赛上的时间远远超过学习时间,好在我并没有后悔。

工作之后去了教育培训行业,兜兜转转至今其实一直在这个行业里,从幼教到中小学K12到留学到法律,几乎把教育培训的生态链走了个遍。

最初的工作是行政人事,一直到我转岗到新媒体,还是很多人说我非常适合做行政人事。后来穿插做了一段时间教务,现在让我回想一年前我经手过的学员信息,我还能迅速从脑内反应过来这个人完整报名信息,包括缴纳学费、学习课时、课程、签单人员、任课教师。

但我不开心。

后来转岗到新媒体,我会为了一个微信模板去研究背后的代码是什么,会去听一大堆杂七杂八的运营课,会兴致勃勃在节日节点作海报图。

但是当目标的压力压下来的时候,作为初学者的我,很多时候其实并不能像曾经的工作一样游刃有余。

所以我也会焦虑,非常焦虑。

很多事情你不喜欢但是你能做好,很多事情你喜欢但是做不好。

当兴趣爱好变成职业的时候,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发生了——没人给你钱的时候你玩的很开心,等有人给你钱让你玩的时候反而不开心。

于是很多人慨然长叹,不要把兴趣爱好当职业,你的那点爱都会磨灭掉。

但是还有一批人,他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赚着钱,然后他们说——不要把兴趣爱好当职业,不然你会发现,这种生活爽死了。

不要把兴趣爱好当职业?

嗯?怎么会这么两极分化。

其实无非是能力够与不够。

如果你能够游刃有余,害怕什么焦虑和压力。

可是,你爱好某件事的时候,你也会努力做得更好,当它成为一份职业的时候,你还是要努力做得更好呀。

甚至你的内在驱动力应该比单纯的工资有更大的吸引力。

那些把爱好当职业然后连爱都没了的人,可能本身就不够爱。

喜欢做一件事,怎么能甘心得过且过呢,热爱一件事,怎么会没有动力想越做越好呢。

就像说喜欢一个人,却根本不为彼此的未来做努力。

驱使我中秋节一大早起来作图写文的,无非就是一句我乐意呀。

最近沉迷作图无法自拔,可惜不会PS,要继续加油呀~

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可以说出来,把兴趣爱好当职业,真是爽呆了。

毕竟我现在,还特别菜。

不要把兴趣爱好当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