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背后:网购为何大量取代实体店?

“双十一”的背后:网购为何大量取代实体店?

双十一狂欢节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公众无可避免的话题。双十一诞生7年的过程,几乎见证了中国消费经济模式的整个转变历程。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开始彻底取代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形态和消费模式已经在日趋改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人们都开始拥抱这个时代。互联网经济大繁荣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他们认为这是实体店大量消亡的表现和前兆。

认为今后互联网经济会取代传统消费模式,这导致这个问题频发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他们认为中国的税费过重,场地租金过高,人工成本高企,因而实体店的商品价格也跟随者越来越高,最后消费者转而投向价格便宜的网上购物商店。

“双十一”的背后:网购为何大量取代实体店?

但是我认为简单地理解为因为税收和场租导致实体店消亡是片面的。购物需要从价格,消费体验,便利,心情等多个角度衡量,价格因素重要但不是绝对的。

实体店的消亡是一个自在发展的过程,体验效果好的实体店仍然大量存在,而那些体验差,欺骗顾客和消费者的实体店确实大量消亡。互联网经济因为他的特殊性,屏蔽了那些体验服务差的消费模式,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因而它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双十一”的背后:网购为何大量取代实体店?

顾客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相比较实体店的模式和互联网模式,他们发现互联网模式更有吸引力,通过第三方平台做信誉保障,使得卖家难以做欺骗消费者的举动,通过强大的监管机制和支撑平台,使得互联网经济形态趋于完美,这个是它成功的关键。

因而在今天,几乎很少有企业能够与之竞争,因为他们抓住了消费体验的本质,为顾客服务。BAT的成功不是政府造就的,而是他们独有的模式所造就的。这个模式他能持续多久我不知道,只知道今天它仍然会是主流的经济模式,几乎没有其他主体能撼动它的地位。

“双十一”的背后:网购为何大量取代实体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