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物鐘與室內光,走上人生巔峯?關於生物鐘的5個新知識點!

我們不能邊睡邊醒著,也不能邊睡邊消化5斤小龍蝦,身體需要時間進行休息和修復,因此它身體有個類似時鐘般有規律的狀態調節計劃,簡稱生物鐘。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生物鐘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去年諾貝爾得主在此領域有所建樹之後,然而,流行知識集中在生物鐘對睡眠方式的影響,忽略了它對很多其它方面的影響。

瞭解生物鐘與室內光,走上人生巔峰?關於生物鐘的5個新知識點!

今天,藍哞科技趁全國科普日的開展,帶大家一起探索生物鐘更多的奧秘!

知識點一,生物鐘對於睡眠影響的科學定義

很多人對於生物鐘的認知很模糊,在這方面真的有科學定義嗎?

很遺憾,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生物鐘可以理解為為期24小時的一種節奏。更實質的,幾乎每種激素、每種大腦化學物質、每種消化酶等都被預編程了,在一天中的某個時間達到峰值,然後在另一個時間離去。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不同人體機構做不同事情的最佳時間表,是一份人體內嵌計劃。

瞭解生物鐘與室內光,走上人生巔峰?關於生物鐘的5個新知識點!

生物鐘存在於每個器官和每個細胞中,告訴大腦什麼時候睡覺,告訴腸道何時消化食物最佳,告訴我們的心臟何時泵出更多血液並且在何時放慢速度。

知識點二,人人都有相似的生物鐘嗎?為什麼我們身邊總感覺夜貓子更多?

我們大多數人的預設計劃都是晚上9點到11點間入睡,並在日出時醒來,很少有人偏離。有極少數人在晚上7點到9點睡覺,並在凌晨2、3點醒來,這種人非常罕見,它可能是一種基因突變。想想我們的狩獵採集者的祖先,也許有些人早早上床睡覺,以早起保護村莊。

而我們身邊的那些夜貓子(也可能包括你我在內),晚睡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對明亮的燈光更為敏感或者養成了晚睡的習慣,比如晚上來一杯咖啡,大開著客廳燈,不眠不休。由於他們每天都這樣做,他們甚至會認為這是天生的。夜貓子真是天生的嗎?

針對這個疑問,我的一位朋友做了個實驗。他是一位生物鐘方向的生物學家,有天他帶著實驗室裡所有人去野營,實驗室裡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夜貓子,因為他們都在午夜之後才上床睡覺。但當他帶著他們露營並且在此期間無法獲得明亮的光源時,他們都成了早睡早起的人。他們提前三到四個小時上床睡覺,清早醒來,神清氣爽。因此,我們相信大多數差異肯定是由於外部習慣所導致。

知識點三,生物鐘除了影響睡眠外還會影響哪些方面?

我們的腸子,胃,腸道都有晝夜節律。深夜,就像大腦會入睡一樣,我們的胃和腸道開始關閉,它們不會將食物沿著消化道移動,所以如果你在深夜吃東西,食物就會坐在那裡發呆。同時,胃覺得有積聚便開始生產胃酸。

在白天,我們嘴裡會產生中和酸的唾液,但是到了晚上,嘴也休息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睡夢中很少垂涎三尺。當你產生大量胃酸,食物又不向下移動,胃酸只能往上移動,因此產生了胃酸迴流。這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與腸道節律保持一致就可以解決。

另一個影響的規律是鍛鍊,鍛鍊對生物鐘和睡眠週期有很多好處,比方說,早上散步會對同步大腦生物鐘、提高身體狀態併產生警覺性有很大幫助。

知識點四,生物鐘的研究對我們有何幫助? 我們可以通過人工照明改善健康嗎?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將近90%的時間都在室內,所以戶外的春秋變換很少決定我們的心情。我最近有個驚訝地發現,當我們通過手腕上的光傳感器跟蹤生活在聖地亞哥的人們時,我們發現陽光明媚的聖地亞哥有近一半的人在光線昏暗的辦公室裡度日(工作),所以他們就像生活在波士頓的冬天,僅就燈光環境而言。

瞭解生物鐘與室內光,走上人生巔峰?關於生物鐘的5個新知識點!

這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更加關注光環境。現在,當我開車時,除非陽光直射過來,否則我不佩戴太陽鏡,因為我珍惜這半小時的陽光。與此同時,在晚上我會盡量避開燈火通明的小店。

知識點五,這對室內照明意味著什麼?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第一次實現了幾乎完全控制一天中不同時間的光線,因此我們可以模擬仲夏或晚秋的光環境對照明進行編程。

瞭解生物鐘與室內光,走上人生巔峰?關於生物鐘的5個新知識點!

我希望在10年或15年後,我們的房屋不再有燈的開關了,或者說,我們將有可編程的開關,告訴它我們想要什麼時候醒來,智能家居將根據編程按照時間軸提供最適量的光線(亮度和色溫),它甚至將感知我們的情緒,在我們沮喪時調整光環境給我們撫慰。這項技術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儘管開始時它成本會很高,但仍將有需求。

如果真的睡眠不足,早起後又要馬上赴約,該怎麼辦呢?藍哞科技推薦一款解決問題的面霜,而且因為在拼多多平臺推廣,目前價格很有吸引力。

瞭解生物鐘與室內光,走上人生巔峰?關於生物鐘的5個新知識點!

關注藍哞科技,瞭解更多前沿科技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