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攢了800萬,雍正攢了6000萬,乾隆給一下子花光了

最近清宮戲越來越火,在我們很多人印象中乾隆是一個特別能幹的皇帝,整個國家也是十分的富足。但是我們要是仔細看看的話,乾隆在位期間其實並沒有做多少事情。而康乾盛世只不過康熙和雍

正兩代把錢賺得夠夠的,所以當時的國家是繁華昌盛。

康熙攢了800萬,雍正攢了6000萬,乾隆給一下子花光了

而乾隆的盛世則是他把錢花得乾乾淨淨的,讓外國使者感覺當時清朝特別有錢。所以在國家歷史上記載的乾隆統治的時代,也是十分的繁榮昌盛。而真正走向衰落的時候是從嘉慶開始的。其實國家的所有的積蓄,都是在乾隆時代消耗的。等到嘉慶繼位的時候國庫基本上是處於一個空虛的狀態。甚至還負債累累。

康熙上位的時候,當時國家的內憂外患還沒有處理,很多割據勢力仍然很強大。南方的明朝殘餘勢力還是十分的頑強。所以他這一輩子都是在到處征服各個武裝力量。對於他來說用於發展江山社稷,還有經濟文化發展的時間相對比較少。更多的時間是用來發展土地的擴張。等到雍正上位的時候,國家基本上已經穩定,他當時要做的除了基本的小叛亂平定之外,大部分時間是用來發展經濟的。而且他們兩位都是相對比較能幹的皇上,所以在他們將皇位傳下一代的時候,給國家國庫裡面留得金錢蠻多的。所以在乾隆上位的時候,雍正給他留到了達到6000萬,但是等到嘉慶上位的時候,乾隆給嘉慶留的基本上是沒什麼了。

勞苦功高的雍正

康熙執政年前61年才攢了800萬,辛苦那麼多年才攢了這麼點。不過等到雍正上位的時候,國家收入瞬間翻了好幾倍。他在位的雖然只有十多年,但是幾乎將整個國庫的存款翻了七八倍。可這一點可以看出來,雍正皇帝幹活是為了多賺點錢,然後一心用於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是一位特別務實的皇帝。所以說雍正是康乾盛世非常關鍵的一個皇帝,如果沒有他的話,不可能有康乾盛世。尤其在雍正皇帝駕崩之後,國庫中正達6000兩銀子。對於當時清朝政府來說,可以說存款餘額達到了巔峰狀態。所以乾隆才覺得自己是個富二代,花錢相對奢侈,假如說他是自己的爺爺那輩兒的話。國庫裡面沒經常是出現虧空的狀態,還拿什麼去享受?

康熙攢了800萬,雍正攢了6000萬,乾隆給一下子花光了

這是因為雍正給乾隆留了6000萬,所以他才養成了自己喜歡花錢的一個特點。並且在他剛上位的時候,國家經濟基礎發展十分穩定,而不是一刀斷流的狀態,每天都有持續性的收入。在這種情況之下,乾隆每年平均下來不但沒有賺錢。反而將祖上的基業花走100萬。剛開始的時候他上位的時候比較勤政為民而且心胸寬大。所以當時國家也是非常強盛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庫也開始大量的收著銀子。等到後來他將國家制度改變之後和個人性格改變之後,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

康熙攢了800萬,雍正攢了6000萬,乾隆給一下子花光了

在他執政期間,由於他個人性格比較暴力。尤其在乾隆十五年之後,由於皇后的去世,讓他覺的人生就是一種灰暗,從此之後他的內心就開始變得特別的暴力。大興文字獄也屠殺了不少人,而且嚴格的分清滿人和漢人的區別。漢族人民的身份是比較低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人便開始起義反抗。尤其在他退位的時候,白蓮教還發生了大規模的起義,在他臨終之前也沒有將這場叛亂給治理下去。直到嘉慶皇帝上位之後,才通過自己的方式平定了這個白蓮教起義。

康熙攢了800萬,雍正攢了6000萬,乾隆給一下子花光了

乾隆在位的時候曾經六次下江南,他和自己的爺爺雖然都是去了六次江南,但是兩個人的性質卻不一樣。康熙當時是下江南,國家的國力比較弱,所以是一切能省則省。而且到江南此地是為了考察老百姓的生活情況收攏天下的人才,建立大清江山社稷。等到乾隆的時候雖然說打著治理黃河水患的名義,但是更多的卻拿出來享受。每一次下江南的陣容都是無比的奢華一路之上也是遊山玩水。

康熙攢了800萬,雍正攢了6000萬,乾隆給一下子花光了

而等到嘉慶皇帝繼位的時候,國庫裡的錢財已經特別少了,尤其在白蓮教叛亂之後,可以說整個國庫裡是虧空的狀態。而且乾隆在位的時候還有和珅這樣的大貪官存在著,整個國家官場上下一氣貪汙成風。於是乾隆給嘉慶皇帝留下的東西,實在少之又少。

康熙攢了800萬,雍正攢了6000萬,乾隆給一下子花光了

好啦,今天的小故事就分享到這啦!對於乾隆的評判我們已經看得很多了,也沒有必要非得結出一個定論。我是小編晚霞,喜歡我們節目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