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放过曹植真的是因为感动吗?

曹植的七步诗没那么简单!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后,把曹植入狱,想要残害,另其走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将其杀害。这就有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之后大多人看了此诗,觉得曹丕放了曹植是因为最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为心中感动!没那么简单!世间尽传“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鸟弓藏”此帝王之人杀功臣之隐语。足见帝王内心之狠毒。更有我们一直妇孺皆知的唐太宗李世民,确是一位千古一帝,然而其帝位从何而来?他本是李渊第二子,本不是他做皇帝。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两个哥哥,逼父退位,而成皇帝。如此可见帝王也难见手足之情。那为何曹丕放了曹植呢?我想也应该不是被简简单单感动一下那么简单。可能有一点这个原因,但应该不是主要的。答案应该就在他的七步诗里面。七步诗里面很简单看出,豆指代曹植,萁指代曹丕。意思是说曹丕残害曹植的差不多意思。但是现在想想,他要干嘛?他要做成羹,羹是干嘛?羹是给人吃的!曹丕是萁,自然不是吃羹的人!也就是说,你曹丕杀我残害我,把自己烧了,也就是说花了全部心血来做这个羹出来,最终是被别人吃的。这个人是谁,大家都知道,三国终归司马氏,吃羹的人就是司马懿。曹丕可能就是听出了这个言外之意,所以放了曹植。曹植可能就是利用君王怕失江山的心理,捡了一条命。后来司马懿又被罢官,又被罢兵权,这也说明,曹丕确实顾忌司马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