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孩子遇到嘲笑……

媽媽給琳琳買了一個新發卡,帶上它高高興興的上學去了,可是中午放了學,媽媽卻發現她頭上的髮卡不見了,就問她“頭上的髮卡哪去了?”琳琳說:“在我的口袋裡。”媽媽很納悶“為什麼在口袋裡呢?”琳琳有點兒傷心地說她的同桌說髮卡太難看了。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事情,小朋友們經常會被同伴們嘲笑。這時,我們該如何面對滿心委屈和情緒低落的孩子呢?

當我們的孩子遇到嘲笑……

第一:

我們一定要認真的聽孩子向我們傾訴。孩子一定是信任我們才會跟我們說他的心事。不要不以為然,敷衍,或插話。

在我們成人眼裡不管多麼小的事,可是對孩子來說卻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對你說心裡話的時候,你心不在焉,那他就會覺得“爸爸媽媽都不理解他”他會很難過的。

敷衍搪塞,或簡簡單單的打發孩子,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孩子既然來找我們,肯定就是相信我們,相信我們能幫他解決問題,可能他也曾試圖忽略這種感受,但這種努力並沒有成功。

當我們的孩子遇到嘲笑……

我們也不要在孩子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打斷他的話。因為你打斷他,他可能思緒就亂了,就不願意再開口,我們應該認認真真,用耐心的傾聽。不時的,用目光或者是點頭等,非語言動作來表示我們理解他所遭受的痛苦經歷。

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描述孩子說的內容,用來肯定他的感受,當孩子想說卻又停止的時候,我們不要強迫他,儘量順著他的性子,耐心,鼓勵他說出自己的心聲。

第二:

巧妙疏導孩子。

當孩子願意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勢疏導他。通過一系列的提問,我們可以確定孩子遭受嘲笑的原因,瞭解孩子對嘲笑的處理方式,然後對症下藥,當然這是個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的過程。

當我們的孩子遇到嘲笑……

我們要讓孩子從積極的角度,很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不同的角度。看待嘲笑者的動機。這一點很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以此來減輕自己的難過和痛苦。

我們可以教孩子解決的技巧:

1.對嘲笑者不理睬

我們可以教孩子從身體和情緒兩方面對嘲笑者不予理睬,也就是選擇離開現場,離開嘲笑者,或是無助時不搭理那個嘲笑者,去找其他的小朋友玩自己喜歡的遊戲。

當我們的孩子遇到嘲笑……

使用這個方法,首先要糾正孩子的錯誤觀念。很多孩子,誤以為遭到戲弄而不反抗是懦弱的表現,會被人小看,其實並非如此。採用置之不理的方法,可以讓孩子能更有效的應付情境,控制自己的情緒。

策略的關鍵在於堅持不懈,尤其是應對長期的嘲笑。當嘲笑者習慣了看到對方強烈的反應,突然發現對方沒反應,嘲笑可能會變本加厲,這時孩子除了置之不理之外,藉助於積極的自言自語等方法來緩解情緒。

當我們的孩子遇到嘲笑……

2.學會用“我……”來說話

別人在嘲笑你的時候,不要說你怎麼怎麼樣,要採用“我……”這種說話方式,我們可以坦誠的說出自己的感受,心平氣和的請對方考慮。而不只是責備對方的行為、目的。這種方法通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用“我……”的說話方式來應對嘲笑,分三步來進行:

1,讓對方明確你的感受:“我覺得很傷心。”

2,說出自己為什麼有這種感受:“因為你說我臉上有小斑,像鵪鶉蛋。”

3,最後提出你對對方的期望:“我希望你以後不要這麼說。”

當我們的孩子遇到嘲笑……

4,化貶為褒

這個方法就是教孩子,不把嘲笑當侮辱,而是把它理解為奉承,並對對方表示感謝,比如,當孩子穿著新買的衣服被取笑,你可以教他這麼回答:“你真好,總是這麼關心我注意我穿了什麼?”這種回應會讓嘲笑者大吃一驚,並打消了最初的嘲笑動機。

化貶為褒的另一個辦法是對事實供認不諱,如:“是的,我的視力不好。”“我膽子本來就小呀。”“我本來跑的都不快,好像蝸牛一樣”……這樣的回答可以幫助孩子,避免試圖掩飾缺點的防禦心理和尷尬情緒,並使嘲笑,失去意義,尤其是當別人針對孩子的缺點和獨特的個性特質、行為習慣進行嘲笑時,這一招特別有效。

相信在我們的耐心疏導下,孩子一定會戰勝自己,戰勝嘲笑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