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巴船出峽圖

泛 論

11

傳統和創新

有些人的想法,認為有了傳統,就是老,就要妨礙創新。把學習傳統和創新對立起來,是不對的。如果學習傳統而墨守成規,絲毫不化,不加發展,這樣誠然有礙於創新。但如果不在傳統的基礎上紮下結實的功夫,來談創新,這個創新,也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站不住腳的。文化是積累而成,不能中間割斷,好比科學技術,一定要在前人的創造發明,對大自然有所瞭解的基礎上,再進一層,得到新的發明創造,決不能只憑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在矇昧的基礎上,好象石器時代就一步跨進原子時代,是決不可能的。所以學習傳統,就是為了創新,兩者是統一的。

不過在實際情況下,是有些人學了傳統,而不再創新,其原因有二:一是他只能模仿,自己無所作為;一是鑽進故紙堆中,覺得好,不再想到創新。這一種人歸根到底是世界觀的問題。如果他熱愛新的事物,嚮往於新的時代,熱烈地要求去表現它,就一定不甘心於被古人所牢籠而不再想跨出一步,他就要在他所學到的前人傳統基礎上不斷改進,熱情地記下新時代的風貌。

繪畫是形象思維的產物,要靠形象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觀改造過來了,和時代的脈搏相諧和了,就自然而然地主觀地要求創造新的形式來適應新的內容。到這時,紮實的傳統功夫,會幫助他創新,起到積極的作用。畫要新,這個口號不是今天才提出來的。自古大家,無有不創新者。創新愈多,後人對他的評價愈高。有了創新的主觀願望,那末學了傳統,從傳統中可以得到許多借鑑的東西。

山水畫法在唐以前,山石是沒有皴的,所謂“空勾無皴”。到後來慢慢用上皴法,是在山水畫上前進了一大步,再加上後人無數修改補充,形成畫山石的豐富傳統技法。但是祖國河山,在廣大的幅員上各具特點,不相雷同。尤其當今交通便利,畫家走的路多了,看的山和水也多了,所要表現的也多了,因此老方法決不能滿足需要。

以前一個畫家不可能到青藏高原上去,對亙古不化的雪山,不可能留下表現的方法,就需要現代人去創造。再如五代以前的畫家,大都生長北方,很少是南方人,所以畫的都是北方的山水。直到董源生長南方,創造出一套表現南方山水的技法,米芾給他“唐無此品,格高無與比”的極高評價。但我總覺得他畫的江南山,用的小點子,是表現山上長的成片樹林,他這種創新精神是可貴的,不過還在草創階段,技法上還未成熟,留待後人去發展完善它,我們不能盲目崇拜古人,以為十全十美,不可逾越。

如今我國各地都在封山育林,山上一片青蔥,層層林木,把山頭都覆蓋住了,不見一點土石,這樣的山隨處都有。記得十餘年前我到新安江水庫上,山上還是一些稀疏的松樹,十餘年後我再去,都長滿了樹木,蔥蘢鬱茂一片林海。井岡山也是這樣滿山是樹,我相信不要很久時間,全國各地也會如此。這種滿山是樹,不見土石,但因樹海的高下蔽虧,可以看出高低起伏的崇巖深谷、岡嶺崖嶂。要描繪它,但是前人遺留下來的方法很不夠,留待我們去刨造。看到新中國的大好山河,誰能熟視無睹,無動於衷呢?這是創新的動力。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陸儼少 《峽江山水》

12

畫中主題

一幅畫要有一個主題,即重點所在。在構圖上即使是一幅純山水畫,也要有個主題,突出它的重點所在。或則一個城鎮,有條公路縈迂出入;或則林海無垠,綿延不斷,通幅上下,連成一片;或則瀑流傾瀉,水口分明,氣勢磅礴,如聞水聲;或則江水滔滔,風帆點點,岸柳汀蒲,鳧鷺翔集;或則崇山峻嶺,高巖巨谷,雲霧繚繞,草木榮滋,如此等等,必須突出一個主題。

切忌散漫零碎,平均對待,樣樣有一點,而卻沒有一個主要之點。在設色上也要有個基本色調,切忌紅一塊,綠一塊,花搭瑣碎,毫不集中,主要有個傾向性,有了傾向性,主題就突出。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百舸爭流

13

基本功

學畫早年成名,不一定是好事。成了名,應酬多了,妨礙基本功的鍛鍊,也沒沒有工夫去寫字讀書,有礙於提高。所以學畫切忌名利心太多。年紀輕。紮紮實實做些基本的功去,博收眾長,冶爐自鑄,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但這種風格也不宜凝固不變。三十歲定了型,到六十歲還是這樣,說明不再探索,坐吃老本。所以必須變,不斷的變。

一個成名的畫家,有早年、中年、晚年之分,各個階段,雖然可以看到有一條線掛下來,其個性筆性是有蹤跡可尋。而其風貌,每個時期,各不相同。因之可貴者老年變法。黃賓虹早、中年畫,在七十歲以前,無甚可觀,及其晚年,當八九十歲時,突然一變,墨法神奇,開了面目,這點精神,我們應該學習。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14

畫的章法

經營位置,即是構圖,要跳出陳套,自出新意。但也不能違背自然界的規律。所謂“在乎情理之中,而出於想象之外”,其中不外一個“變”字。高手作畫,每每使人不能預測。前一筆,後一筆;先前一個章法,接下去怎樣?令人捉摸不透。從前有人說:一句七言詩,寫出上面五個字,下面二個字,讓人猜得出,不算高手。作畫同樣這個情況,善變多方,但其中自有規律,而這個規律,不易讓人尋到。

當然一幅大構圖,要突出那些主題,有幾個大段落,心中要有個底。而在細部,不能前定,往往隨時生髮,自出奇趣。也有這種情況,每因一筆而生髮出一個章法來,逐段生髮,奇趣無窮。這其間主要規律只須注意虛實輕重的關係。其訣竅只是一個“間”字。即虛實相間,輕重相間,繁簡相間,一層隔一層,大層隔大層,小層隔小層,或則大層隔小層,層層相隔,章法自出。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兵車行

15

章法三訣

當定下題材,大構圖也已胸有成竹,而在章法上,有三個訣竅:就是相避,相犯,相疊。怎樣叫做“相避”?畫有主題,其外圍就須避開,讓主題突出,避開之法,或是外圍空白,不讓筆墨擾亂主題;或是主題用重墨,外圍就輕些。也有用輕淡的筆墨畫主題,而外圍反用濃重的筆墨以避開之,總之不要互相接近。一幅畫中有大主題,但在局部,也要有小主題,這種小主題,同樣要避開,如畫上一株樹,這是在局部中的小主題,後面山石等必須避開,否則筆墨就要打架。一般避開之法,主要善於用虛。用虛之法,最方便是用煙雲,當然也不是全部如此。

二曰相犯,就是兩種東西分明是互相沖突的,不宜放在一起,但有時也可明知故犯,放在一起。兵法中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是筆法中所稱“平正之極,須追險絕”。但這個險絕,應當有個限度,就是處在危險的邊緣,稍過一點,就要跌下去,所以是不容易的。不過做到了,就能出奇制勝,使覽者有新鮮感,是藝術性的高度發展。

三曰相疊,一般講兩塊石頭,兩棵樹,或兩個山頭,形狀相同,是犯忌的,應該避開。但有時存心層層重疊,甚至接連疊幾重,這樣做畫面可以結實,同時也積蓄力量以取氣勢。只不過在重疊之間,也要有些變化,否則容易板。上述三者之中,以相避為主,是常用的規律,相犯相疊是不常用的。用來出奇制勝,可以偶一為之,但不宜常用。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16

畫中重點

山水畫章法,首先要取勢。取勢之法,先要抓住重點,不外五個章法,形象化一點,可用五個“字”來說明,即“之”字、“甲”字、“由”字、“則”字、“須”字。

重點在紙幅中間,可用“之”字來取勢,即下方開頭偏右,稍上偏左,再上又偏右,再上又偏左,屈曲象“之”字形。

如果重點在上面,可用“甲”字來說明,景物在紙幅上面,是其重點,下面輕虛,好象“甲”字。

如果重點在下面,可用“由”字來說明,景物在紙幅下面,是其重點,上面輕虛,好象“由”字。

如果景物偏在左面,是其重點,右面輕虛,可用“則”字來說明。

如果景物偏在右面,是其重點,左面輕虛可用“須”字來說明。

也可用幾個“字”穿插合用,以達到變化多端的效果。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採藥圖

17

氣勢

通幅看氣勢。四平八穩,則不見氣勢。破平之法,是在險絕,險絕一定要有傾向性,即倒向一面。如下方坡腳重在右面,則上面峰頭倒向左面。反之亦如是。但總要有個重心,要把重心放到邊緣的線上,過了這根線,失其重心就要跌下去。這樣越是險,越是有氣勢,這是一種取勢的方法。又有一種是欲擒故縱的方法,即勢欲向左倒,而下面的東西先向右倒,以蓄其勢。下面的勢蓄得越厚,則上面的勢越足,這是第二種取勢的方法。又有平正取勢的方法,雖然左右平均,沒有輕重欹倒,但上下卻有虛實輕重的不同以取勢,這是第三種取勢的方法。

總之切忌平,勢是從不平中而來。取勢既定,大處有了著落,但在小處,還不能放過。小之一個局部,都要有輕重,再小一點一線,都要為這個勢服務,每下一筆,都要增益其勢,而不減損其勢,要做到筆筆有著落,筆筆都能看,筆筆都起作用,經得起推敲。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18

畫忌平

畫忌平,怎樣才能不平,全在虛實輕重的對比上。虛實輕重兩者互相關聯,實在是一事。要突出重和實,必須有輕和虛相陪襯。重實處一般用焦墨濃墨,而用筆必須堅實沉著,繁複密緻,使有厚的感覺。在一幅畫中必須有一點或幾點重實之處,其他就要虛要輕。沒有重見不到輕,沒有虛也見不到實,有虛有實,有輕有重,畫才不平。

虛的辦法,不外用淡墨或者用乾枯的濃墨,用筆或細或簡,要做到寥寥幾筆便意足。不要多加,看看不足,多加即平。要做到多一筆覺太多,少一筆覺不夠,不多不少,恰到好處。必須筆頭上有功夫,不論一點一線,下筆把得穩,提得起,放得下。所以畫要加得上,放得下,層層加上,而用筆不結,用墨不膩。

實處雖然有厚重的感覺,卻又要做到透明潔淨,清靈無滓。重點抓住,其餘便可放過,略拖幾筆,甚至只有框框而不加皴擦,便覺已經完足,不令覽者有殘缺或還沒完工的感覺。怎樣才能加得上而不膩,關係到用筆用墨。

用筆之法,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之間,必須條理相同,相順相讓,相輔相成。一經錯亂,便要結,一結就膩。所以膩的病,看上去好象在墨上,實則關鍵在於筆。當然用墨不得法,也要膩。

用墨之法,第二層次加上之墨,必須和第一層次墨色濃淡不同。濃墨加淡墨,淡墨加濃墨,或先枯後溼,或先溼後枯,這樣層次雖多,而不覺其多,每加一層次,筆筆都能拆開看,既融洽,又分明,這樣才能不膩。

怎樣才能放得下?首先是用筆,要筆筆站得住,派用場,所謂“筆無虛設”。轉折起倒,萬毫齊力,不是浮在紙面,而是透入紙背。疏疏幾筆,中有繁簡搭配,感情相通。因之筆雖少而表現的物體很豐富。必須不斷地在指腕肌肉上有長期地訓練,久而久之,能使全身的力量聚到筆尖上,得心應手,使筆而不為筆使,做到這點是很難的,所以學畫必須寫字,是一個訓練指腕的很好辦法。以上所談畫要不平,加得上不容易,放得下更難。能夠加得上,放得下,畫法就不平。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蒼山如海

19

繁簡虛實輕重

所謂繁簡虛實,就表現的對象而言,一般樹木是繁處,山石是簡處。樹石是實處,雲水是虛處。但也有例外,如寫一座黑山頭,十分厚重堅實,而旁邊的樹木,卻畫得簡淡,同樣是不平。或一塊大石頭,筆簡墨淡,而石下水紋,洶湧澎湃,要突出水,畫得繁複,甚至可用焦墨畫,這樣輕重倒置,同樣不平。所以粗筆細筆相間,潑墨惜墨互用,也可得到不平的效果。

一幅畫要有重處輕處,就是一個細部,雖然它處在整幅畫面之中是重處,但是在這細部之中,也要有輕重,不過這個輕重,差異不大,所以雖有輕重,仍不害其為這一重點的整體。輕處同樣情況,可以類推。總之要時時刻刻想到不平,要製造矛盾,統一矛盾。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崇巖飛瀑

20

大塊面

畫要有大塊面。一大叢樹或一大塊山石,是一個大塊面,間以細碎的東西,如房屋、橋樑、瀑流、水口之類。這除虛實繁簡相間之外,又須有大小相間。有了大塊面,畫就渾淪,也有氣勢。可以在大塊面上突出主題,然亦可以在小塊面上突出主題。

總之章法千變萬化,每因局部而牽動大局,決定在一個勢上。要有傾向性,山水才有氣勢。一開引起一合,開合之間,要有一定的傾向。開是製造矛盾,合是統一矛盾。小開合包括在大開合之間,也即是次要矛盾包括在主要矛盾之中。矛盾製造得越尖銳,統一得好,也就越有氣勢,藝術性越強,越有藝術感染力。

陸儼少畫論:山水畫墨守成規者死!

陸儼少(1909-1993),現代畫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學習,同年從王同愈學習詩文、書法;次年師從馮超然學畫,並結識吳湖帆,遍遊南北勝地。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2年起兼課於中國美術學院,1980年在該院正式執教,並任浙江畫院院長。擅畫山水,尤善於發揮用筆效能,以筆尖、筆肚、筆根等的不同運用來表現自然山川的不同變化。線條疏秀流暢.剛柔相濟,並創大塊留白、墨塊之法,兼作人物、花卉,書法亦獨創一格。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