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各位茶友,我是迴歸田園。

引子

最近讀魯迅的散文集《野草》,其中的一篇《立論》,看文: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我們都記得魯迅筆下的阿Q,實際上我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自欺欺人、精神勝利法的“阿Q精神”。魯迅是最善於揭露中國人劣根性的作家,此文揭示的也是我們身上欺瞞膽怯、明哲保身、圓滑世故的劣根性。

再次讀此文,讓我聯想到當下轟轟烈烈的雲南普洱茶古樹茶,市場上標註的都是“古樹茶”,沒了“臺地茶”,實際上“古樹茶”(樹齡在100年以上)的產量,據相關調查統計僅5%不到,那95%多的“臺地茶”去哪了?

說那孩子要死,這是必然的事情。不管是什麼人,最後都要死,誰都逃不脫?但說真話的人,會遭到大家合力的痛打,吃眼前虧。所以也就不管生命常識,圓滑應對了。

一、植物的茶樹都是要死的

人是有生命壽限的動物,茶樹也是有生命壽限的植物。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群中長命百歲的及少數,樹林中上千年的也是鳳毛麟角,可以說成精了,是樹精!雲南古茶樹中作為“精”的樹也就那幾棵。

動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就如開篇魯迅的《立論》所說,最終都是壽終正寢,這是真理。人老體衰、老弱病殘,是自然規律。世上哪有常青樹?清代檀萃(1799年)筆下的那棵革登茶山“茶王樹”早已作古。新中國成立後,雲南發現的“三大古茶樹王”,1951年發現的南糯山800年栽培型“茶王樹”,1995年已枯死;1961年發現的巴達山1700年野生型“茶王樹”,2012年已死亡;僅有1991年發現的瀾滄邦崴千年過渡型古茶樹,還健在。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普洱瀾滄縣邦崴千年過渡型茶王樹,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現在還“健在”的古茶樹也非常多,如臨滄香竹箐3200年的錦繡古茶樹、版納勐海南糯山重新確定的茶王樹等等,以及還沒發現、沒有命名比這古老的古茶樹在雲南也應有。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臨滄鳳慶縣小灣鎮錦繡山村境內的“世界茶祖母”,圖片來自網絡)

筆者要表述的是生老病死,猶如人一樣,是自然規律,不可違背,誰都阻止不了,“人定勝天”是願望,“山竹”颱風來了只能躲避。現在茁壯成長,並不代表今後不會死。只是死了,基於崇拜重新尋找接班的就行了,如現在的“南糯山茶王樹”。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西雙版納勐海縣重新確定的南糯山茶王樹,圖片來自網絡)

二、真有千年古茶樹?

2016年初,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茶樹專業委員虞富蓮教授作客湖南衛視,爆出“雲南沒有上千年的古茶樹”,輿論譁然。雲南沒有,那麼全世界也就沒有,一句話觸動了行業內很多人的利益,也刺激了部分人的神經。虞教授也成了網紅,成了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因全國古茶樹的認定虞富蓮教授就是副組長或組長,如1996年雲南省鎮沅縣千家寨2700年古茶樹認定時,他是專家組副組長。

虞富蓮教授在《中國古茶樹》一書“說明”中寫到: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所以古茶樹的樹齡都不是準確無誤的依據,是一種推測。以“直徑是1m的茶樹,推算樹齡在200~250年”來推論,書中的603份古茶樹,也真沒有千年的。

動不動上千年的古茶樹,那茶樹都不遵循自然規律,都成精、成妖了?

實際上凡是動物、植物,地不收天也要收,小時候長輩一再叮囑,遇閃電千萬不要去“老樹”下,怕天收樹精時人在旁邊連人一起收了。原始森林中,雷擊大樹死亡非常常見。

在熱帶種過樹木的都知道,樹長得特別快,有的特例,更是想不到。如在版納種植橡膠,標準管養的第八年開割,規程是芽接樹離地1米處,樹圍45釐米(直接14.3釐米)以上正式開割。特例的周長就會到了70釐米左右。也就是說,橡膠正常每年長粗5.6釐米。虞富蓮試驗的茶樹每年長粗4.4釐米。當然後期會越長越慢。

三、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茶王”、“茶後”,標價飛天,物以稀為貴,作為宣傳無可厚非,但我要問的是真是“

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當然本人無財力也無路子弄到“茶王”“茶後”喝上,似乎又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是酸的!

從植物學、生命學的觀點來看,生命的各種優良指標應該是在青壯年,絕對不在“暮年”,再次重複年老體衰、老弱病殘是自然規律。內含物質都不優良了,哪來滋味的優異?個人對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持否定態度。

食品大家追求的是安全和口感。雲南古樹茶生長環境優異,高海拔原始森林中,不施化肥不打農藥雲霧繚繞,達到了“安全”,不用擔心農殘及催化劑。雲南又是有色金屬王國,土壤中富含礦物質及有機質,古茶樹根扎的深,吸收的礦物質豐富,在這樣的土壤環境中生長出的茶葉口感比較優勝。這是不爭的實事,誰都不是傻瓜,誰的錢都不是草紙,不是好東西有幾個願掏腰包出高價?

按《古六大茶山》作者詹英佩女士在《產特級貢茶的曼松王子山》(P155-156)敘述“曼松王子山的茶好喝估計與土壤有些關係,王子山的土壤有些神奇,不知富含什麼元素,不僅產的茶好喝、樹上的野果、林中的菌子也較其他山的味好,尤其是王子山的大米特別香”。“曼松貢茶”現核實掛牌保護的有327棵,約等同福建武夷山崖壁上的三顆母樹大紅袍、浙江獅峰山下的18棵龍井。稀奇到已不是商品,能喝到是福氣或運氣,體驗細潤的湯水,軟刀子的茶氣。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因特別稀少,口感又好,“曼松貢茶一泡難求”無可厚非。如果以樹冠高、大、粗的大茶樹算古樹,那麼曼松貢茶古樹就無緣了,因它矮、小、細。上圖標註樹齡超過300年值得考證,算茶山燒燬前的根,那差不多。

但今天要聊的是是否“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先八卦下:

慈禧太后暮年,正常的中青壯年有願娶的嗎?現在的楊振寧(96歲)是諾貝爾獲得者、謝賢(82歲)是出名藝人,平常的妙齡女子有幾人願嫁?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一)現實的例證

那麼,班章為王、冰島為後,如何評判?

因班章、冰島古茶樹還在青壯年,通稱100年以上的茶樹才能成為“古茶樹”。而班章、冰島古茶樹多在100-500年之間。看村寨歷史: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據傳1476年(距今542年),老班章村的哈尼族先祖--愛伲人,自毗鄰的格朗和山遷徙至此。據說老班章古茶樹樹齡多數為200—500年之間。老班章共有古茶園4490畝,100年以上的古樹共78554棵,,由36片古茶園組成。(林世興《山頭茶》P35)

“班章味”:冷杯香氣厚重而持久,苦澀味入口即化,呈“冰糖甜”,回甘生津綿長(林世興《山頭茶》P37)。虞富蓮教授在《中國古茶樹》P230頁,滇328.老班章大樹茶(上圖茶王)“2010年幹樣含水浸出物46.43%、茶多酚23.72%、氨基酸1.66%、咖啡鹼2.91%”。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據說1485年(距今533年),雙江(勐勐)傣族土司罕廷發派冰島(扁島)的傣族村民去西雙版納(車裡)引茶種200餘粒,在冰島培育成功了150餘株,現今尚有20餘棵存世,距今大約500年左右。冰島古樹茶全部生長在村子前後和中間,百年以上樹齡的古樹茶總計幾百棵,其中二、三百年以上樹齡的古樹只有170棵左右。

冰島老寨古樹茶的“清香甜潤”很征服人。虞富蓮教授在《中國古茶樹》P143頁,滇152.冰島大葉“2014年幹樣含水浸出物46.6%、茶多酚20.2%、兒茶素總量19.3%(其中EGCG3.01%)、氨基酸4.8%、茶氨酸3.349%、咖啡鹼3.52%。生化成分茶氨酸含量高”。

如果盤點發現的古茶樹死亡年限,似乎800年是個坎。2017年易武落水洞那棵樹齡超800年的茶樹也死亡,曾被譽為栽培型“茶樹活化石”。那麼老班章、冰島的古茶樹100-500年,正是茶樹的“青壯年”,顏值好、內含高、活性強,好喝是應該的。

(二)並不是所有的古茶樹群都好喝

臨滄鳳慶香竹箐的3200年世界茶祖母,獨木成林,不敢奢望品嚐,所以不知滋味如何?但旁邊的小灣鎮錦繡山村的“錦繡古茶”,不敢恭維,也許做綠茶、紅茶很好,但做普洱就淡薄了。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2006年滇紅首批,政府批文助力也不管用,喝茶人不太認可)

普洱瀾滄縣的邦崴古樹還沒景邁山古樹好喝,鎮遠的千家寨就更不用說了。從虞富蓮教授《中國古茶樹》一書中記載的古茶樹603棵裡,也只有老班章“茶王樹”被追捧(普洱茶的標杆)。看來正如慈禧太后一樣,多數人還是敬而遠之,並沒興趣去“親吻”。

(三)易武國有林為什麼受追捧?

“國有林高杆”因種好、生態、野味(腥味),征服了愛茶者。但國有林中高杆茶樹,並不能輕易加一個字“古”,以我判斷,高杆茶樹絕大多數在100年以內。叢林法則,要求弱勢的茶樹只有身強力壯,才能茁壯成長,掙得陽光、雨露,也就是才能活命,否則會成為它物的食料。參看本人的《茶友聊茶》第24期《圖說國有林》。年老體衰、老弱病殘,能夠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頤養天年?古了還能像角鬥士一樣去地搶到陽光雨露?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是高杆,但多不可能是古樹)

(四)土壤、氣候、品種等綜合體才是決定茶葉好喝的關鍵

戰國末年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講的是這美女的協調性。

被愛茶人追捧的曼松古樹、冰島老寨、老班章,勝出的原因也是品茶時各方面的穩定性、協調性、綜合性最佳,其它茶難以比肩。臨滄的昔歸古樹也是如此,近200年的樹齡,正是青壯年。低海拔出頂尖茶,是土壤、氣候、品種綜合作用的結果。

《茶友聊茶》第31期: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嗎?

(曼松古樹,細潤的湯水,軟刀子的茶氣)

結束語:筆者不認為“茶樹越古老茶葉就越好喝”,好喝的茶葉應是正當時的青壯年茶樹所長。另外,作為植物的茶樹生老病死新陳代謝是必然規律,並不是採用“保護措施”所能做到。茶樹如同人類一樣,《列子•湯問》:“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也才有今天的古茶樹園。現在十年左右的冰島老寨小樹茶,100年後已成古樹,到時現在的古樹未必比小樹長成的古樹好喝。另外,好喝的茶是土壤、氣候、品種綜合作用的結果,樹齡不是主要因素。

提醒茶友:曼松古樹是“古董”,冰島老寨“控盤股”,老班章“莊股”,沒可靠途徑就算有錢也別去追……

回到引子魯迅的《立論》,我是否講了真話由茶友自己判定,但言者無罪,不想捱打,反駁望有理有據!

(引用了老師們的文字,有的圖片取自網絡,敬表謝意!)

(再次重申:文章就是寫給大家看的,轉載請保留作者,註明出處,不準刪減,包括插圖,尊重作者的辛苦勞動及構思。盜與道別等同,佔為己有能心安理得?不保留作者、換作者、改圖片的,將追責!)

2018.09.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