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中的“摸金校尉”,跟曹操有多大关系?

十几年前两部盗墓小说横空出世,引发了一系列盗墓主题的探险文学大热,刮起了一股“盗墓”旋风,也让很多人认识到了一些所谓盗墓的专有名词,比如“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土夫子”、“分金点穴”、“洛阳铲”等等。这其中最为著名、描绘的最为传神的就是“摸金校尉”了,按照小说界流传的说法,是东汉末年的曹操,通过盗掘古墓,发出其中的财宝来充当军饷,为了使盗墓操作更为专业化、集团化,还特地设置了“摸金校尉”的官职,专门负责挖坟掘墓。也正因如此,盗墓贼便把曹操视为自己的祖师爷,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跟盗墓究竟有多少关系呢?


盗墓中的“摸金校尉”,跟曹操有多大关系?


事实上那些小说里英姿飒爽的主角们,跟真实的盗墓贼几乎没有半毛钱关系,反而跟西方所谓的“探险家”有很多相似之处。绝大多数盗墓贼都是连字都认不得几个,出身乡野之间土了吧唧的胆大妄为之徒,你看看那些伏法盗墓贼的照片就知道了。在古代乃至民国,确实有正规的军队,出于各种目的对墓葬下手,最典型的就是东陵大盗孙殿英,孙连仲也用大炮轰过乾陵,但是没成功,唐代末年的黄巢也曾经动用大军挖掘过乾陵,也失败了。每逢乱世之时,军阀、乱民、反贼都会对古墓下手,曹操其实也干过。

盗墓中的“摸金校尉”,跟曹操有多大关系?


东汉末年的割据军阀,其厮杀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再加上军阀数量之多,曹操一个首都公安局长都可以拉起一支队伍,可见建安初年的局势混乱到何种地步。曹操最初起家,就是靠老家的一些兄弟们,招募一些乡勇抢地盘。但是那时候地盘的牢固性极低,有时候你打下一座城池,辛辛苦苦安排老百姓耕田种地,刚准备收获粮食的时候城池被人夺了。所以有足够的资本招募更多的士兵,是争霸最重要的主题,所谓无财不聚兵,虽然《三国志》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可以想象挖坟掘墓凑军饷肯定是一个常态,绝对不止曹操一家这么干,说不准刘备、孙权也干过这事。

盗墓中的“摸金校尉”,跟曹操有多大关系?


再有就是曹操的墓葬观念,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厚葬”时代,一个是西周,一个是汉代,由于那时的官员选拔制度,老百姓恨不能把国家财富的一半都埋在土地。因此到了乱世之时官方不得不下令“薄葬”,这其中一个管仲,另一个就是曹操,可见曹操对于厚葬制度是有诟病的。一个反对厚葬,反对把财物都埋进土里的人,能干出挖坟掘墓的事,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后来曹操对待自己的墓葬态度,能用“疑冢”这种方法处理自己尸体的人,跟盗墓的关系一定少不了,所以几乎可以肯定,盗墓的事曹操肯定没少干,那么至于“摸金校尉”是不是曹操安置的呢?

盗墓中的“摸金校尉”,跟曹操有多大关系?


所有关于“摸金校尉”的描述,都是来自于一篇檄文,也就是陈琳所写的《为袁绍檄豫州》,也就是一篇讨伐曹操的外交通告。这里面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往曹操身上拼了命的泼脏水,其中就有说曹操专干挖坟掘墓,为此特别设立的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虽然这也是正儿八经的历史资料,可是你想想这样的一篇骂人的文章说的话能信吗?再说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还要特地设立官职招摇过市,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所以可以肯定摸金校尉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发明,而是陈琳发明的。

盗墓中的“摸金校尉”,跟曹操有多大关系?


还有一个佐证,所有的盗墓小说里面都有一个纲领性的典籍,那就是郭璞所写的《葬书》,这本书里里面详细描述了墓葬的规格和各种风水布局的设置,是古代墓葬的指导书,也是盗墓贼的指导书。可是事实上这本书是在东晋时所写的,而中国墓葬最繁盛的却是在西周和汉代,难道那时候的墓葬就没有纲领可依吗?所谓风水堪舆之术大致也是在西汉时期初步形成,那西汉之前近两千年时间的王侯墓都是随便乱葬的吗?所以由此可见,所谓盗墓贼分金点穴,即便真的有,也肯定是在晋代之后。三国时期根本就没有系统的、规范的寻找墓穴方法,又何来“摸金校尉”之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