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教育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天等县法院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纪实

“天等法院因地制宜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内容丰富多彩,“法治”主题和‘椒乡’地域特色凸显,集结了教育性、趣味性及实践性于一体,实现了法院文化和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的深度契合。”7月11日,自治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郭环峰到天等法院向都法庭调研指导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时表示。这仅是天等县法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精心为群众奉上的一份法治“大礼包”!

近年来,天等县法院不断适应新时代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大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工作,弘扬法治精神,传递法律正能量,生动普法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化也使群众法律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为失信被执行人划“知识重点”,让诚信种子植入心田

今年是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胜之年、攻坚之年,以失信惩戒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促使失信被执行人树立诚信观念和增强履行意识,成为天等县法院努力破除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道藩篱的一味“良药”。

“‘执行难’不能等同于‘执行不能’,执行难是被执行人有财产,有履行能力,但一时无法执行到位,而执行不能则是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造成法院无法执行到位的情形······”7月20日,天等法院执行局组织干警走向街头为群众耐心普及“执行不能”和“执行难”等执行工作知识。

近年来,天等县法院积极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构建“失信可耻、诚信光荣”荣辱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限制失信人行为和资格,限制面涉及到银行贷款、高消费、出入境等方面,让诚信守法好风气渗透到家庭、单位及个人等,促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法官,我愿意和刘某进一步协商,把我所欠下的钱款及时还给她,请你们把我从“黑名单”撤销下来吧······”日前,法院将“老赖”王某列入失信人“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严重打击失信被执行人的“嚣张”气焰。

该院坚持转变观念,强化监督、警示和承接机制,完善信用惩戒机制,加大曝光震慑力度,全力打击和惩戒逃避执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通过邀请电视台、报刊、新闻中心等媒体进行报导,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全方位扩大宣传,整合新媒体资源,创新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失信惩戒工作中的优势,形成“一网、二微、三平台”的宣传格局,为打击“老赖”工作营造良好的司法舆论环境。

“进一步加大执行宣传力度,创新执行宣传方式,通过引导群众扫描微信二维码、设立宣传点、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法律上对失信被执行人施予威严,在精神上击垮他们的心理防线,”天等县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漫说,“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

将法治宣传蕴于诉讼服务中心,为学习提供法律课堂

诉讼服务中心是法官零距离与民接触、为民服务的重要“基地”,天等县法院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将法治宣传教育蕴于诉讼服务中心,积极为群众提供诉讼服务和进行法治教育,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信任度。

“生活中,要有自己的判断,学会辨别真假,谨防短信诈骗;同时,平时多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8月21日,诉讼服务中心值班干警肖志坚正耐心地给梁某详细讲解防范短信诈骗的法律知识。

日前,梁某收到一条附有开庭通知书的短信,随后心急如焚赶来法院开庭。当天,法院干警耐心接待,针对梁某所出示的开庭短信内容进行详细审看和认真核认,凭着过硬的法律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当场确认该条漏洞百出的诈骗短信。

“法院同志,你们是好样的,经过你们的当面确认和讲解,真正消除了我心中的疑虑,也让我 避免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感谢你们。”梁某由衷感谢,并对法院干警竖起大拇指。

天等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面积约800多平方米,划有立案大厅区域、调解区域及便民服务区等几个功能区域,全方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7月23日,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以来,软硬件设施全部升级改造,一应俱全,各项功能逐步健全完善。便民服务区更是成为法院为群众提供法律知识及展现法院文化和形象的重要平台。立案大厅安放有书架,放置立案手册、立案流程、收费标准等各类案件立案所需的立案材料等宣传普法材料;便民服务区配备自助查询一体机,当事人可以对生效裁判文书、法院工作动态进行查询了解;在诉讼服务中心还配备笔墨、纸张、老花镜、移动电源、饮水机等服务设施,进一步为群众诉讼和学习法律知识提供便利······

“这是我们的液晶触摸一体机,通过点击进入阳光司法网界面,可以引导当事人起诉、咨询,而且当事人可以更直观、更具体地看到法院工作最新动态和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信息,满足他们的多元司法需求。”8月28日,崇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崇兴率队到天等法院专题调研行政审判等工作,在实地查看该院新建的诉讼服务中心时,服务中心负责人刘红花边演示边解说。

接下来,天等县法院将进一步切实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加大硬件设施及软件建设的投入,让诉讼服务中心设施更智能化、功能更全面化,实现线上线下一体良性运行,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诉讼服务体系和诉讼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制度,努力为群众提供“最多跑一次”的全方位司法服务。

法治阳光“无死角”照射,让群众零距离感知司法温暖

近年来,天等县法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多元化法治宣传方式,通过微博直播、公众开放日、送法进校园及观摩庭审等多举措拓宽宣传领域,丰富宣传内容,让社会群众了解和参与法院工作,零距离接触和感知司法温度。

“本院定于某月某日上午某时公开审理陆某与许某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届时我们将微博直播庭审,敬请各位关注”!这是该院官方微博的直播预告。自2016年5月开通新浪官方微博以来,该院在微博上发布本院重大审务活动,同时微博辨法析理,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并选择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实行庭审全程微博直播,群众只需@“天等县法院”就可一览庭审。该院官方微博开通以来,粉丝总量达4861个,发布信息3051余条,直播庭审622件,就民众的提问及咨询解答300余次,成为人民群众诉讼维权、答疑解惑、交流监督的平台。

“观摩庭审教育意义重大,庭审过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很震撼,受益匪浅啊”,县人大代表黄安学观摩庭审后激动的说。近年来,该院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先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生、企业职工、村干屯干、社会群众等参观法院和庭审观摩,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法院,了解法院文化、旁听庭审,亲身体验庭审过程,使法院审判工作更加阳光、公开、透明,更好的促进司法公正。2016年以来,共组织旁听庭审12余次,参观法院文化和观摩庭审人数达3000余人。

“现在开庭”,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日前,向都法庭干警组织向都镇中心小学的6名高年级学生代表进行模拟开庭,通过让学生们扮演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听众等角色,引导他们坐上审判席,身着法袍,念读庭审规程,切身感受法庭审判的严肃与庄重。近年来,该院开展了系列普法进校园、邀请学生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活动,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法制讲座、发放材料及答疑解惑等形式,搭建法官与学生互动平台,用最直观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让法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升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2016年以来,该院先后到中小学开展法制讲座18次,组织模拟法庭12次,向学生赠送、发放普法书籍、材料8000余份。

“我们要不断创新法治宣传举措,让法治阳光照进法院司法工作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就在身边,进而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天等县法院院长黄高文坚定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