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里美如畫!浠水全面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沃野千里美如畫

——浠水推進鄉村振興紀實

沃野千里美如画!浠水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金秋時節,浠水縣蘭溪鎮戴家洲村4000畝紅高粱熟了,趁著天氣晴好,農戶們抓緊收割,田間地頭一派繁忙。

秋風沃野,醉美如畫。近年來,浠水全面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著力發展農業產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豐富鄉村文化建設,一個個村莊悄然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蛻變,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沃野千里美如画!浠水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1

現代農業發展風生水起

戴家洲一望無際的田野上,一串串紅高粱穗粒飽滿,壓彎了枝頭。收割機在高粱地裡飛奔,一簇簇高粱被收割、裝車,準備運送到烘乾房。

戴家洲是長江之中的一個小島,汛期極易發生洪澇災害。多年前,本地村民已經搬遷。近年來,戴家洲2萬多畝肥沃的土地成了“香餑餑”,被許多種糧大戶承包,吸納了200多名村民務工,每年支付給村民的務工收入達200多萬元。

沃野千里美如画!浠水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為了實現土地高產高效,這裡普遍採用油菜加高粱和小麥加玉米的套種模式,其中僅高粱的種植面積就達到4000畝。

“我們合作社種了1300畝,今年是個豐收年,產量預計突破每畝300公斤,一畝毛收入1200元左右。套種的油菜一季可以賺近1000元,減去人工、土地費,今年一畝地純收入預計在400元左右。”長福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潘自金說。

長福水稻專業合作社瞄準四川郎酒集團、貴州茅臺集團對優質高粱的需求,以訂單式的收購解決農戶的後顧之憂,統一提供優質種子,統一技術培訓,並以每公斤不低於4元的價格統一收購。高粱種植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潘自金介紹,合作社的高粱將全部供茅臺酒酒廠,目前已經簽訂了一個初步協議。

鄉村振興,產業是根本。浠水大力實施現代農業強基計劃,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目前,洗馬夏鋪火花果、蔡河城角瓜蔞基地、竹瓦新華蓋、關口黃畈田園綜合體等23個現代農業園區已具雛形。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35.72億元,同比增長3.6%。

沃野千里美如画!浠水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2

出門看的是花 賞的是景

走進洗馬鎮謝家坳村,一壟壟碧綠農田,一排排青瓦白牆,條條大路寬闊整潔,房前屋後栽滿鮮花,這一幅美麗宜居的新農村景象是全村三年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

乾淨整潔是美麗鄉村的基石,2016年開始,謝家坳村購置了一批垃圾轉運車、垃圾箱、垃圾桶,從農村垃圾治理入手,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為了改變村民亂扔垃圾的習慣,村委會想出不少好招,“黨員組長帶頭包戶,一個組一個黨員包一片,先進典型上門貼紅標籤。通過幾年的教育,村民的生活習慣漸漸改變了。”村黨支部書記謝一林說道。

今年謝家坳村投入400多萬元,實施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街道亮化和環境美化,打造生態優美的新農村。如今的謝家坳,出門看的是花、賞的是景。

以廁所革命、農村垃圾處理、汙水治理、鄉村綠化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浠水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越來越多的浠水鄉村變得更加生態、美麗、宜居。

沃野千里美如画!浠水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3

村裡的文化味越來越濃

都聽說電影院在城裡,在浠水縣經濟開發區蘆河村,卻建起了農民電影院。電影院設有352個座位,建成後每月將免費放映幾場電影。

這是蘆河村文化陣地的一角。如今村裡文化廣場、農家書屋、“鄉愁館”、鄉村大舞臺應有盡有,還配套設置楚劇團、雜技團、黃梅戲等多個協會的外訓基地。

文化廣場佔地1300多平方米,有籃球場、兵乓球檯和各種健身器材,一到傍晚就響起廣場舞的音樂;農家書屋現有各類藏書近5000冊;“鄉愁館”擺滿織布機、碾谷機等傳統農具,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男耕女織”的農耕文化;鄉村舞臺也十分熱鬧,村民吹拉彈唱有了場地,時不時還有縣裡的劇團訓練演出。

村裡的“文化味兒”越來越濃。“以前農村就是農村,現在住村裡跟住城裡沒啥區別。村民的娛樂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鄰里關係也越來越融洽。”蘆河村網格員葉小翠說道。

沃野千里美如画!浠水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圖/文 郭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