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康熙国库银两留下800万,雍正留了6000万,乾隆留了多少?

羽评郡主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史上最自恋的皇帝,号称“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但他去世时,究竟给国库留下多少钱呢?

康熙给国库留下800万

康熙皇帝大家都知道,被清朝尊为“圣祖”,意思是堪比圣人的祖先,近年来很多媒体还把康熙吹捧为“千古一帝”,把他捧得不成样子了。

康熙帝确实有很大功绩,也是传说中“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很多人不知道康熙在晚年施政过于宽松,导致官员纪律松弛、贪图腐败、懒政怠政、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康熙在位期间,老百姓的赋税负担并未减轻,但钱都跑到官员腰包里去了,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受到影响,据说康熙去世时,国库仅剩下800万白银,给雍正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雍正给国库留下6000万

雍正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就深知朝政弊端、社会危机和百姓疾苦,他不想当一个别人嘴里的“好皇帝”,而是想做一个实干家,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于是开始了努力奋斗的历程。

雍正的各项措施基本上都是针对康熙晚年的弊病而来,他严惩贪污腐败,同时建立养廉银制度,给官员涨工资,但不允许贪污,刷新吏治;实行摊丁入亩,减轻百姓负担,有利于发展生产;将火耗归公,防止官员借机侵吞国家财产,等等。

雍正是一个劳模,他当皇帝13年,在位时间比康熙和乾隆少将近50年,但就在这13年内,雍正就把国库的800万两变成了6000万两,而这一切都是在不增加百姓负担基础上取得的,因为雍正是从官员嘴里”夺食“,把本该属于国家所有的钱财,从那些贪官污吏口中”抢回来“。

这在清朝的历代皇帝中,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乾隆是千金散尽回不来

乾隆是幸运的皇帝,老爹雍正给他留下一个好摊子,打下好基础,所以当乾隆中前期还比较理智的时候,沿着老爹铺好的路子前进,整个财富还在增长,并且达到了清朝盛世的巅峰,也就是康乾盛世的巅峰,乾隆四十二年时,整个国库存银总数高达8182万两!

不幸的是,乾隆犯了和他爷爷康熙一样的错误,更严重的是以为当前的盛世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前面辛苦了几十年,到了后期应该享受成果了,千金散尽还复来嘛!

所以乾隆在执政后期干了几件大事,发动边疆战争,花了几百万两;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墓,耗费几百万两;经常外出巡游,尤其喜欢下江南玩美女,每次都花几百万两;办寿辰、过生日、举办千叟宴,每次都是上百万两;镇压农民起义,耗费几百万两……

这个折腾法,多少钱也不够花,于是到了乾隆晚期,国库基本已经空虚。

乾隆死后,陪葬的奇珍异宝多的不计其数。据记载,慈禧的陵墓中陪葬的奇珍异宝折合白银约5000万两,乾隆或许不如慈禧豪奢阔气,但折合白银也绝对不下3000万两。

嘉庆继位后看着空空如也的国库,为了花钱,只好把和珅给抄了,据说和珅的总家产折合达8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0年的财政收入,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很多就连皇帝都没见过。这便是”十全老人“乾隆的真实面目。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两个数字都是错的,康熙留下的存银说少了,雍正留下的存银说多了。

根据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二十九日,军机处查奏的《康雍乾年间户部银库存银数目奏片》可知,康熙末年国库存银:

康熙五十七年实在银四千四百三十一万九千三十三两
康熙五十八年实在银四千七百三十六万八千六百四十五两
康熙五十九年实在银三千九百三十一万七千一百三两
康熙六十年实在银三千二百六十二万二千四百二十一两。

康熙六十一年的数据可见于《雍正朝汉文朱批》收录的雍正二年(1724)四月十四日的怡亲王奏折:

康熙六十一年实在银两千七百十一万九千二百八十六两七钱五分

总而言之,康熙晚年国库保留有2000-3000万左右的存银。

再说说雍正的数据,还是根据《康雍乾年间户部银库存银数目奏片》:

雍正元年实在银二千三百七十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两
雍正二年实在银三千一百六十二万七千六百八两

雍正三年实在银四千四十三万四千七百四十四两
雍正四年实在银四千七百四十万九千七百八十两
雍正五年实在银五千五百二十五万二千九百三十三两
雍正六年实在银五千八百二十三万五千七百八十两
雍正七年实在银六千二十四万八千七百四十七两
雍正八年实在银六千二百十八万三千三百四十九两
雍正九年实在银五千三十七万三千九百五十三两
雍正十年实在银四千四百三十九万二千八百四十八两
雍正十一年实在银三千七百九十三万三千七百四十三两
雍正十二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五十万三千四百二十八两
雍正十三年实在银三千四百五十三万四百八十五两

6000万只是雍正七年(1729)、八年(1730)的数据,雍正最终留给乾隆的国库存银的数额是3400万。

最后说说乾隆,他在乾隆六十年退位时留下的银子是六千九百三十九万一千九百九十两,差不多7000万两。


HuiNanHistory


嘉庆二年,这时的国库存银是2791万两,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大概乾隆留下的国库数字和这个相差不大,估计也在2000-3000万两。

(数据来源论文:嘉庆朝的财政危机与传统体制运行的困境)



而康熙和雍正年间的国库存银,早已有前辈总结出来了,这个参看数据即可。


康熙在位的最后一年,国库存银是3262万两。



而雍正在位最后一年,国库存银是3453万两。


所以无论是康熙,雍正,乾隆,实际给后任留的银子从绝对数字上来说都差不多。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个事实:通货膨胀,康熙60年的物价和乾隆60年可是不一样的。

以1682年的物价为100的话,那么康熙60年(1722年)物价指数粗略估计约为140左右,而到了乾隆60年(1795年),物价指数几乎到了300.也就是说,物价几乎上涨了一倍。


所以乾隆在位时留给后代的银两,实际购买力估计只有康熙时代的一半左右。


闭家锁的红枫


“HuiNanHistory”老师在回答中,已经指出康熙国库银800万、雍正留下6000万数字完全不正确。他把雍正库银数量已经完全给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本人更详细地说说三代皇帝的库银问题。

(1)康熙和雍正真切数字解读

总结说雍正元年到十三年平均每年存银4486万两,雍正元年最低2371万两,最高为雍正八年6280万、雍正七年6024万,其余都是6000万两以下。

康熙在位六十年,总提上说就是:六年为249万;十一年1810万;十二年2136万;十六年531万;十七年334万;二十五年2605万;二十六年2896万。这些数字都是不连贯的,即七年到十年、十三年到十五年、十八年到二十四年数字都是空白,我们无法确知真实情况。

康熙十一年才531万、十六年才531万、十七年340万。影视剧和小说等是把康熙年轻时因为战乱造成的户部存银数量奇缺,嫁接到了康熙晚年。目的很明确:为了捧雍正。因此,很明显,康熙晚年并不差。康熙年之所以出现几年几百万两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战争。

(2)康熙前二十五年为何户部库存每年才几百万两

“三藩之乱”从1673年到1681年,即康熙十二年到二十年。在战争期间,清朝给官员发的工资都是折扣,例如六折发钱、大规模卖官鬻爵筹集军费。

“三藩之乱”后就是两年收复台湾。战争一停,户部存银立刻上来了,二十五年即达到2605万两。

纵观康熙朝,年份最高的是康熙五十八年的4737万,其后为四十七年的4718万。

(3)乾隆掌政63年数字总评

从乾隆元年到十二年,白银库存平均在3300万以上‘’乾隆十三、十四两年掉到了2700万以上。乾隆十五年到十九年又升到3700万两以上;从乾隆二十年到二十八年都三四千万两;乾隆二十九增长到5427万两;乾隆三十到六十年都在六七千万间。

乾隆六十年为6940万两,嘉庆元年为5658万两,嘉庆二年为2792万两,嘉庆三年为1919万两。这63年其实都是乾隆掌权,嘉庆四年以后除了六年的1694万两,最高也没超过3200万,基本都是两千多万两。

嘉庆朝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嘉庆元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在这次战争中,“乡勇”在中国崛起,可惜没有留住全被裁了。

综上所述,乾隆朝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许多都是因为受到影视文艺作品影响,过高地夸大了乾隆的“挥霍”!


坐古谈今


乾隆给嘉庆留下一个和珅:

《清史稿·和珅传》中记载了嘉庆登基后下诏宣布和珅罪状,略曰:

“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馀,多於大内数倍,大珠大於御用冠顶,大罪十五。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於大内,大罪十六。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大罪十七。夹墙藏金二万六千馀两,私库藏金六千馀两,地窖埋银三百馀万两,大罪十八。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馀万,与民争利,大罪十九。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馀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



《庸庵全集》中有《查抄和珅家产清单》的清单内容,从和珅家中查抄出来的金银财宝、房产田地、银庄当铺、珍珠宝石、玉器古玩、珍稀皮毛等物品不计其数。

预估财产总额大约价值11亿两白银。



史书又记载:

“四年正月,高宗崩,给事中王念孙首劾其不法状,仁宗即以宣遗诏日传旨逮治,命王大臣会鞫,俱得实。”

看来,乾隆生前就早有准备了。

那么,网上所说乾隆胡吃海喝,四处游玩享乐,以至国库空虚,使得清朝财政捉襟见肘,走向了没落,就没有道理了吧?

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4亿人民,11亿两白银,谁接这个摊子不是个好摊子?

还要乾隆怎么样?留下多少钱才算够?

说乾隆闭关锁国的,来看看:

四港贸易总额达到36571777两白银。

这能不能算“闭关锁国”?

说乾隆不重视火器的看看,清军从乾隆年间,已经实现了全火器化,火器装备率高达70%,大刀长矛不过是点缀。



到了道光时期,几乎就没几个人会玩射箭了。

《清史稿》中记载:

“西藏旗兵,自乾隆五十七年始。前后藏各设番兵千。定日、江孜各设五百。前藏领兵者曰戴琫,其下如琫,又下甲琫、定琫。原置戴琫三人,二驻后藏,一驻定日,复增戴琫一人驻江孜。前藏番兵,游击统之。后藏及江孜、定日,都司统之。原有唐古特兵,归戴琫督练。初制,每番兵千,弓箭三之,鸟枪七之。嗣选唐古特兵三千,鸟枪、刀矛各半。至是新设额兵三千,每千人五成鸟枪,三成弓矢,二成刀矛。”

这还只是一支边区的地方部队而已。

说清朝害怕汉族人掌握火器,推翻满族统治的睁大眼看看:

《道咸宦海见闻录》的记载,清朝咸丰九年九月十八日上午,咸丰帝在北京玉泉山召见福建布政使张集馨,问起了福建械斗的具体事情。


咸丰:“械斗是何情形?”

张:“……大姓欺凌小姓,而小姓不甘被欺,纠数十庄小姓而与大族相斗。”

咸丰:“地方官不往弹压么?”

张:“臣前过惠安时,见械斗方起,部伍亦甚整齐。大姓红旗,小姓白旗,枪炮刀矛,器械具备。闻金而进,见火而退。当其斗酣时,官即禁谕,概不遵依。……”

咸丰:“杀伤后便如何完结?”

张:“大姓如击毙小姓二十命,小姓仅击毙大姓十命,除相抵外,照数需索命价,互讼到官……”

这是一次打群架,双方“部伍亦甚整齐”,“枪炮刀矛,器械具备。闻金而进,见火而退。”

谈到伤亡情况,用的是“大姓如击毙小姓二十命,小姓仅击毙大姓十命”

一场村民械斗都打出了野战军的水准。

要正确看待历史,要有依据,有头脑,别跟风吃屁,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无知,成为别人的笑料。


馋嘴肥猫铲史官


不知道康熙雍正留下多少,也不知道乾隆留下多少,到知道乾隆给他儿子留下了和珅,足足8亿两白银,比放在国库里安全多了,国库里各级官员还不捞点,那时候财产又转移不到外国去,多稳稳当当。我认为乾隆是最聪明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