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在戰爭紛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從不缺乏馳騁沙場的猛將,卻始終缺少具有一統天下雄心和氣魄的君王。

李存勖就是這種現象的典型代表。

李存勖驍勇善戰,作戰從來都是身先士卒,治軍嚴謹而又謀略有方。他攻滅了不可一世的後梁,本有機會一鼓作氣結束那個戰亂的時代,卻終因胸無大志而自滿得意,稱帝后昏庸無道,沉迷伶人重用宦官,最終死於兵變。

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生子當生李亞子

李存勖,小名亞子。他是李克用的長子。因自幼就喜歡騎馬射箭且年少勇猛過人,深得李克用喜愛,年少時就經常跟隨李克用作戰。唐昭宗十分欣賞李存勖,曾親自賜他翡翠珍寶。

公元908年正月,晉王李克用病死,李存勖襲晉王位。父親喪事辦完後,他就設計捕殺了試圖奪位的叔父李克寧。

梁晉潞州之戰時,朱溫在前線視察時得知李克用去世,十分得意自滿,對新上位的李存勖十分輕視,認為潞州大局已定。但李存勖卻屢出奇兵,不僅自己作戰威猛,而且虛心聽取部下將領建議,大敗圍攻潞州的梁軍。

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朱溫得知潞州失利的詳細戰報後,大驚失色,對李存勖的能力讚不絕口,曾對不下說道“生子當如李亞子,他襲位,李克用雖死猶生!我的兒子與他相比,簡直豬狗不如!”

李存勖經過潞州之戰,徹底鞏固了自己的軍事實力,在與後梁的對峙中不在始終處於下風,而是真正有了同其對抗的資本。這個時候的李存勖,躊躇滿志而又意氣風發,隱約可見了一統天下的風範氣質。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他沿用“唐”為國號,史稱“後唐”。

攻滅後梁

923年八月,後梁同後唐的戰爭進入到了白熱化的時期。新任梁王朱友貞命令四路大軍對後唐發動總攻。但由於兵力過於分散,造成了汴州防守空虛。

同年九月,梁將康延孝投降後唐,將後梁軍情盡數告知李存勖,建議唐軍趁虛襲取汴州。李存勖得知後大喜,親自率領大軍進抵鄆州,並以李嗣源為前鋒,攻破中都,俘殺王彥章。當時,部下將領都認為應該先攻佔

兗州等地,再乘機而動。但李存勖憑藉自己的軍事直覺,堅持自己的主張,命李嗣源率前軍星夜兼程,直取汴州。

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九月初九,李嗣源抵達汴州,一路攻城而下。朱友貞自知大勢已去,自殺身亡,後梁正式滅亡。李存勖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父親李克用一生的心願,親自覆滅了大梁。

李存勖是那個時代中最典型的兵馬皇帝,他本身就是為作戰而生。他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延續父親的遺願,親手覆滅大梁。然而也正是由於此,他在攻滅大梁後,不再有之前的進取之心,變得昏庸無道,最終落得個兵變而亡的下場。

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伶宦天子

李存勖自幼酷愛看戲,並且喜歡自己親自演戲。稱帝后,他自認平生大志已經完成,於是不再銳意進取,而是沉迷於戲劇中不可自拔,不理朝政。

他經常面塗粉墨,穿上戲裝,親自登臺表演。他甚至給自己取藝名為“李天下”,自封為“伶官天子”。在這個時期,伶人深受寵信,可以在宮中自由出入,和皇帝打鬧,甚至侮辱戲弄朝臣,朝堂上下群臣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更為荒唐的事,李存勖濫殺功勳將領,甚至用伶人去替代。他冊封了兩名伶人為刺史,而飽學之士及功勳將領卻在伶人手下屈居,弄得滿朝文武怨憤難忍。

這個時期的李存勖心中已經毫無鬥志,他滿足於自己的現狀,昏庸無道,寵信伶人及宦官,無辜殘殺功勳將領,已經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如果他能夠延續滅梁之前的雄心壯志,原本可以親手終結這個混亂的時代,重新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

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死於兵變

公元926年,李存勖聽信宦官的讒言,無辜殺害了跨開國功勳郭崇韜。而另一員開國大將,立下了累累戰功的李嗣源,也在宦官的挑撥下遭到了李存勖的疑忌,幾次差些被殺。

李嗣源無辜受猜疑,部下紛紛建議他自立為帝。李嗣源聽從女婿石敬瑭的建議,決心攻打汴州自立。

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李存勖對於李嗣源的背叛無比憤怒,他決定親自東征,前往汴州平叛。然而他已經失去了所有將領和士兵的信任,沒人替他賣命。等他到達汴州時,李嗣源已經成功佔領了汴州。

在李存勖逃亡洛陽的過程中,身邊的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突然發動叛亂,李存勖眾叛親離,為叛軍所殺。

五代十國:他本可開創一個新的大朝代,卻成了唯一的“伶官天子”

小結

五代十國時期,天下群雄紛爭,湧現出了無數驍勇善戰的將領。而在這其中,李存勖無疑是那個最具有作戰天賦的皇帝。他親手打造出了五代十國中面積最大的疆域,史載後唐“四分天下有其三”。他本有希望在唐朝末年群雄紛亂的局面下,重新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無上帝國。

然而,他在攻滅大梁後,不思進取,喪失了心中的鬥志,重新伶人及宦官、濫殺功臣、治國無方,生生的葬送了自己打下的大好江山,以至於最後眾叛親離,竟死於叛變中,實在是自作孽不可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