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趙匡胤之最後一越

這已經是五代十國系列中有關趙匡胤的第五篇,不能再分了,所以本文介紹的將是柴榮託孤之後到趙匡胤成功登基的最後一越。前面的故事請至文末,有延伸閱讀。

柴榮佈置好身後的事情,也閉上了眼睛,離開了他辛苦開拓而又心有不甘的大周世界。歷史會記得他,哪怕所有人都忘記,至少趙匡胤還會記得,那個曾經並肩作戰,待他用心的老大哥。顯徳六年(959年)六月十九,三十九歲的柴榮走了。此刻三十二歲的趙匡胤正在醞釀一場驚天大變。

五代十國-趙匡胤之最後一越

柴榮-劇照

各方勢力

在趙匡胤的工作單位-大周禁軍,有兩個平行的子部門,侍衛司和殿前司。兩司各五位高級將領,總計十位。

殿前司 趙匡胤擔任殿前司都點檢,是殿前司的最高軍事長官。好基友慕容延釗擔任副都點檢,趙匡胤經常“兄事之”,把慕容延釗當做兄長一樣看待,即使在當了皇帝以後也是如此。“義社十兄弟”的石守信、王審琦也在殿前司五位高官之中。石守信擔任都指揮使,王審琦擔任都虞侯。可以說整個禁軍殿前司都唯趙匡胤馬首是瞻。(殿前司官職:都點檢-副都點檢-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

侍衛司 總負責人李重進(郭威的姐姐的兒子,也就是郭威的外甥。郭威是柴榮的姑父兼養父。所以李重進和柴榮是一輩兒的兄弟)此時平定淮南,在外擔任淮南節度使。副手韓通,擁有調動禁軍的權利,性格剛烈,一言不合就瞪眼吵架,當初他兒子已經發現趙匡胤的不軌之心,他卻不信,最後也是趙匡胤政變時候的僅有的犧牲者。高懷德一年之後娶了趙匡胤的妹妹。張令鐸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廷美。侍衛司也基本在趙匡胤的掌握之中。

這樣的一副牌拿在手中,禁軍中七七八八掌握差不多,但是調兵的權利在韓通手中。朝廷內有三位輔政宰相,無法控制。朝外節度使們各有想法。換做是你,這手牌,打不打得贏?

7歲的柴宗訓顯徳六年(959年)六月繼位,半年之後就被降維打擊了。

五代十國-趙匡胤之最後一越

柴宗訓-劇照

黃袍加身

顯德七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都來給小皇帝朝賀,祝他們娘倆新年好,國家繁榮昌盛。朝賀還沒有結束,前線鎮州和定州有軍報傳來,說契丹和北漢又來進攻,兩股軍隊的目的地就是京城開封。回過頭來看,這次的軍情是否屬實也還有疑點,至少在《遼史》中,這段日子遼國正遭遇王子謀反、平定叛亂,平定完後又是下獄又是祭祀的,可能沒工夫南侵。

軍報來了,皇帝娘倆,孤兒寡母的也沒什麼主意。輔政大臣範質和王溥商量後,覺得此時也只有趙匡胤最合適,決定讓小皇帝下詔,派他出徵。

正月初二,趙匡胤先派了副都點檢慕容延釗帶兵,作為先鋒出發了(此時趙匡胤的好朋友韓令坤因為巡邊的公務也在河北前線,慕容延釗作為先鋒直奔真定。這兩人應該是為了政變順利,保前方穩定)。就在當天,京城突然傳了一股流言,“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這股流言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就皇宮裡面不知道。隔離的挺好。開封城內的老百姓也習慣了,畢竟這幾十年,總是換皇帝,進城造反的士兵們就換一次燒殺搶掠一次,有輕有重而已,套路都一樣。收拾收拾準備跑路吧。

正月初三,趙匡胤帶領大軍出城了,出城時部隊的紀律很嚴明,沒有騷亂。此時部隊裡又傳了一股流言。部隊裡有一人,這個人善於觀天象。“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蕩者久之”,意思是,天上出現了兩個太陽,這兩個太陽還在互相搏殺。就他能看見,別人看不見。天無二日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當部隊到了陳橋驛(開封東北四十里),暗流逐漸湧了上來。一大部分的將領聚集到一塊議論,想要另立天子。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我們在拋頭顱灑熱血,只有點檢能記得我們,不如干脆立點檢做天子。

想到就幹。將領們迅速的去尋找同盟,先是找到了李處耘(趙匡胤的好部下,此時在軍中管儀仗和侍衛)。李處耘又找到趙匡義(趙光義,有人說趙光義此時在京城,是後來他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改了史書,此處不表),匡義又找到軍中掌書記趙普(趙匡胤很信任的文官,也是他父親的義子,也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人)

此時,趙匡胤喝多了,睡著了。一個戎馬十幾年,軍功無數的將領,在出徵的駐地能喝多睡著也是罕見。

這時,趙普跟這些擁過來的將領們說,老大趙匡胤是絕對忠於大周王朝的,絕不會同意你們另立天子,等他醒了知道了,也絕不會赦免你們。一嚇唬,有些膽子小的就悄悄的溜了。膽大的就到外面繼續討論,意思是,想法都說出來了,立不成的話,我們可就是造反了,也是個死,必須得幹到底。

一來二去,趙匡義和趙普就答應了,但是有前提條件,要約束好各自手下士兵,不能搶掠京城,要確保安全。京城如果亂了,一圈的節度使、割據政權們就都跟著來搶了。

兩方達成了共識,正主趙匡胤還是呼呼的睡著。但是時間不等人,大家只好先幹起來。首先派人立即返回京城,不遠,也就四十里地,去把趙匡胤的家人們保護起來。這應當是從郭威和柴榮的身上吸取了教訓。當年郭威、柴榮造反的時候,在京城的家屬悉數被殺。接著再通知留在京城的石守信、王審琦以作策應。

都準備好了,把老大叫起來唄,再睡還不知道要睡到什麼時候。將領們圍在大帳周圍,一個個拔出了刀,露出了白刃。趙匡義一進屋,哥哥就驚醒了,跟著就走了出來。出來後一臉懵,你們這是要做什麼?還沒等反應過來,士兵甲就把黃袍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大家齊齊的下跪,山呼萬歲。接下來的劇情就是,“哎呀,我不要!”“不行,你得來”。推託幾下,黃袍加身成功。

有人說,出征帶黃袍,作死麼?這個我也不知道,除非是提前做好,早有預謀,還有別的解釋嗎?

接下來一系列的操作也讓政權和平更迭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趙匡胤是站在郭威“黃旗加身”的巨人,是後世仰視的榜樣。

首先,不能凌辱太后和皇帝;其次,百官都是我的同僚也不能傷害他們;第三,老百姓是無辜的更不能傷害。犯一條,滅三族。

五代十國-趙匡胤之最後一越

黃袍加身-劇照

正月初四,進城之前,派潘美(我們在楊家將那一篇也提到過他)去給百官報信。範質和王溥蒙了,當初是他倆主張派趙匡胤帶兵出征,有因必有果,報應來了。兩位老先生非常自責,範質握著王溥的手都握出血來了。

這時,有調兵權限的侍衛司二把手韓通,趕緊騎上馬準備回家組織部隊抵抗。還沒到家,就碰到了趙匡胤的部下,在開封城內上演了一場騎馬追逐的大戲。韓通跑回家還沒來得及關門,一刀斃命。接著,他的一家人也都殞命。這是唯一死於政變的一家人,也或許正是因為他不是趙匡胤的人,為人都暴躁且忠心,早就被盯上了。

老百姓看著點檢的軍隊,初三紀律嚴明的出城,初四又紀律嚴明的回來,啥事都沒發生,心裡就踏實了許多。然後趙匡胤就來到了他的都點檢的衙門,開始了最後一次辦公。

沒多久,一幫士兵押著範質和王溥兩個宰相過來了,搞定百官之首就又進了一步。趙匡胤一見到兩個宰相,就痛哭流涕的說,我受柴榮的重恩,但是現在六軍綁架了我,我非常慚愧,對不起天地,對不起先帝,你們說,我該怎麼辦?

這兩個宰相嚇得哆裡哆嗦,他們會知道怎麼辦?王溥還算機靈,他首先跪下來口稱萬歲。這一跪下來,把範質也提醒了,範質也趕快跪下來口稱萬歲。至此,百官之首也搞定了。

接著就是禪位登基。初四一天之內全部搞完。趙匡胤趕到崇元殿,舉行禪位大典。在舉行禪位大典的時候發現,沒有起草好禪位的詔書。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翰林學士陶谷,突然把手伸進懷裡,掏出一個早就寫好的禪位詔書。至於隨身攜帶禪位詔書,別管了,反正詔書有了,那就拿來用吧。讀完詔書,趙匡胤就把黃袍又穿上了。

登基以後,改元建隆。公元960年,是後周的顯德七年,也是大宋的建隆元年。

這個時代是五代十國的動亂的時代。在這個動亂的時代,沒什麼忠不忠的問題,所有的官員都把自己看成打工仔。常常能看到經歷幾朝不倒的老臣。趙匡胤的辦法就很好,官位不變,待遇也不變。五代十國的皇帝不講血統不講出身,“天子寧有種邪,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五代十國-趙匡胤之最後一越

趙普-劇照

歷史意義

改朝換代往往要死很多人,但是趙匡胤這次,沒有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執法機關,沒有受到破壞、文武百官沒有受到傷害、京城的百姓也沒有受到傷害。

歷史選擇了趙匡胤,柴榮選擇了趙匡胤,趙匡胤也把握住了機會,選擇了自己。後來歷史證明選他是對的,逐步完成國家的統一(幽雲十六州還是心中的痛,但是趙匡胤也有了解決的策略),帶領國家和人民走向了繁榮富強的道路。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柴榮夢寐以求的和唐宗比肩的機會留給了老部下趙匡胤。

五代十國-趙匡胤之最後一越

趙匡胤-劇照

延伸閱讀:

以上是五代小故事,請從上至下閱讀。

先寫這麼多了,但是亂世中可記述的故事又太多,以後有機會再寫一些番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