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知道的口蹄疫疫苗臨牀選擇5個原則,不然免了也沒效果

摘要:(目的)為有效減少口蹄疫疫病的爆發對廣大養殖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方法)在口蹄疫疫病進行防控時,選擇口蹄疫疫苗方面要遵循免疫工作策略與流行趨勢一致性原則、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抗原匹配性原則、疫苗抗原(146S)含量適量原則等方法。(結果)這樣不僅可以針對性地提高動物對口蹄疫疫病的抵抗力,而且也可以大大降低該病在易感動物之間的傳播機率,減少疫情的發生。(結論)筆者在臨床調查中發現在口蹄疫免疫季節,對口蹄疫疫苗進行合理科學選擇是防控動物口蹄疫等烈性疫病最為關鍵的措施。

每年8、9月份是口蹄疫防控的高峰期,在我國對口蹄疫疫病採取疫苗強制免疫和撲殺相結合的方式。如何有針對性地根據豬場情況選擇疫苗,是防控的關鍵。口蹄疫可以侵害豬、牛、羊等多種偶蹄動物,也是一種人獸共患病,種間屏障弱,非常容易傳播,因此對於口蹄疫的防控必須時時警惕,不容鬆懈。因此,口蹄疫疫苗在我國口蹄疫防控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如何有針對性地根據豬場情況選擇疫苗,是防控的關鍵。

一、 免疫工作策略與流行趨勢一致性原則

根據近年口蹄疫國內流行態勢和當地疫情實際(如血清型、發生頻次、流行強度等)以及當地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如飼養管理水平、動物健康狀況、抗體監測結果等)來決定應該重點防控哪種血清型口蹄疫,這是疫苗選擇首先應該遵從的原則。從2005年至2009年我國主要流行Asia 1型疫情,而從2009年5月之後,國內未見Asia 1型疫情的報道,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在我國境內也再未監測到Asia 1型病毒。從2010年開始到現在,我國境內主要流行O型、A型口蹄疫,因此國內養殖場應以免疫防控O型、A型口蹄疫為主。又因我國周邊一些國家依然流行著Asia1型口蹄疫,所以在國內毗鄰邊境地區依然須堅持免疫接種疫苗,時刻警惕Asia 1型疫情的發生。

二、 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抗原匹配性原則

口蹄疫病毒高度易變,各血清型間無交叉免疫性。同一型內又有許多亞型,亞型間也有明顯的抗原差異,有的能夠提供交叉保護,有的不能。病毒往往是在發生變異之後,原有的疫苗株對新的流行毒株沒有保護或保護力下降。因此,所選疫苗毒株必須與流行毒株在抗原特性上須相互匹配,免疫才能有好效果[3]。根據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所掌握的數據,目前我國口蹄疫流行的強勢毒株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O型口蹄疫:SEA拓撲型Mya-98毒株。Mya-98毒株在我國的流行經歷了感染牛、羊等動物到感染豬的轉變。目前,疫苗毒株Mya-98/BY/2010是所有O型疫苗毒株中抗原譜最廣,免疫效果最好的毒株,是防控O型口蹄疫的主力軍。需要引起注意還有PanAsia /2011毒株,其在越南引起豬的疫情非常嚴重,我國的PanAsia /2011毒株也源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今後須對該毒株加強監測。

(二) A型口蹄疫:2009年,在我國武漢、上海等地首次出現了Sea-97 G1譜系的毒株,並有一定範圍的間歇性流行,但從2013年之後,我國境內再未監測到Sea-97 G1譜系毒株,說明該類毒株引發疫情的可能性較低[4]。目前國內流行的A型優勢毒株為Sea-97 G2譜系毒株,豬牛羊均可感染,今後,依然需要高度重視A型口蹄疫的感染、發病情況。目前商品化的A型口蹄疫的疫苗毒株Re-A/WH/09是運用反向遺傳技術進行基因重組,突破了傳統制苗毒株的篩選技術,通過對其親本毒株的反向遺傳改造、篩選、選育、馴化,克服了先前A型毒株自然屬性的缺陷,大大地提高了制苗毒株的免疫原性和廣譜性,使得病毒的敏感性、靶向性更好,免疫效果更為顯著[5]。

三、 疫苗抗原(146S)含量適量原則

在一定範圍內,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與免疫有效抗原(146S)的含量有著直接關係。通常增加免疫原含量會刺激動物機體產生更好的免疫應答,但當免疫原含量增加到一定數量後,過多的免疫原反而會使動物機體產生免疫抑制。疫苗中適當的抗原含量,既可降低疫苗成本,同時也可維持高效免疫性能[6]。我們國家對口蹄疫疫苗抗原含量沒有明確的數據規定,而分析免疫動物的抗體監測結果發現,目前口蹄疫疫苗有效抗原146S含量在10~15ug/頭份,足以達到較好保護。

四、 疫苗來源可靠性原則

高知名度的大型公司具有自主研發能力,擁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不僅疫苗毒株更新快,而且疫苗質量有保障,售後服務完善。因此,為了確保免疫有效,得到更專業的技術指導,養殖戶非常有必要注重疫苗的生產源頭,應從大型專業企業的物流配送與技術服務網點採購疫苗[7]。

疫苗在運輸、儲存以及應用的每個環節都應有完整的冷鏈保障,

其適宜溫度以保證疫苗的有效性及免疫效果。如果溫度過低應用這種疫苗,一是增加動物接種不良反應,二是免疫效果較差;溫度過高,會導致疫苗有效抗原活性降解,從而造成疫苗免疫效果的降低或缺失,導致動物疫病的發生與流行。豬場在打了口蹄疫疫苗後,通過檢測抗體有發現抗體不合格的情況,並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是疫苗抗原含量不足,但也因口蹄疫疫苗保存期長,快到保質期時抗原含量會有所衰減,免疫效果也會不如當初。

五、免疫程序及操作因素原則

大部分豬場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確定首次免疫時間和免疫次數,但免疫程序很大程度會受母源抗體的影響。如何免疫,免疫幾全憑個人感覺。如果口蹄疫免疫時間不對,免疫兩次會出現兩次發病窗口期。免疫程序不對,其高水平的母源抗體對疫苗免疫應答干擾非常嚴重,免疫日齡越早,二免、三免都受影響;如果母豬抗體水平不整齊,首免時間也就不好確定。免疫過早,仔豬母源抗體含量高,會造成免疫干擾;而免疫太晚,由於母源抗體比較低而導致發病。

防控口蹄疫除免疫程序合理外,免疫操作一定要規範。操作不規範會極大的增加免疫失敗幾率,很多人認為操作問題屬於不是問題的問題,反而會出問題。在疫苗使用前,要等疫苗恢復到室溫之後再使用,以減少應激反應;在疫苗使用中,注意疫苗要充分搖勻,注苗時避免外漏造成劑量不足,防止漏免,疫苗注射部位的深度也要把握好。疫苗打開後要在當天用完,疫苗要注射到肌肉中,防止疫苗由於注射速度過快、抽針太快而倒流,影響免疫效果。

總之,疫苗的效力和品質是影響免疫效果的關鍵因素,遵循上述五大原則選擇口蹄疫疫苗,能夠保證選到最佳疫苗,再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正確免疫接種才能夠保證免疫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