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起网约车遇害事件,看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

从两起网约车遇害事件,看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

滴滴出行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十六条也明确提出,客运经营者应当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保持车辆清洁、卫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作为出租车运营的滴滴网约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两起骇人听闻的死亡事件,不能不让公众对该公司社会责任的怀疑。

2018年5月6日凌晨,祥鹏航空公司空姐李某珠在郑州市航空港区搭乘网约车途中被害。遇害空姐系山东济南人,今年21岁,身高1米74,是家中的独生女下称“案例一”)。事故发生后的很长时间内,公司对网约车却一无所知。

从两起网约车遇害事件,看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

案例一

案例一发生之后,滴滴公司悬赏100万元,寻找一位叫刘振华的顺风车司机,“涉及重要事项,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线索,对提供线索的热心人,滴滴将视线索的重要程度给予最高100万人民币的奖励”。事件之后,滴滴公司对自身进行了反思。

然而,短短3月,继“5·6”郑州空姐遇害之后,滴滴顺风车再出安全事故——8月24日,浙江温州一名20岁女孩赵某上了一辆滴滴顺风车后失联。25日,遗体被寻获,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下称“案例二”)。

从两起网约车遇害事件,看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

案例二

据了解,案例二发生之前的前一天,有人曾投诉过犯罪嫌疑人。但至今尚未有处理结果。滴滴公司在案例二之后,也发声社会,向公众致歉。

从两起网约车遇害事件,看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

案例二致歉书

历史在不断地重复着过去。事故在滴滴公司也在不断地重复着发生。究竟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在哪里?如果没有社会责任,如果对公众没有安全保障,这样的乘车还需要继续吗?同时,管理部门也应当介入,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