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巨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近日,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的展廳,一幅近現代大畫家潘天壽的一幅巨幅大畫《無限風光》吸引眾人的眼光。寬一米五,高足足有三米六。這樣一件恢弘鉅製,潘天壽是如何完成的?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展覽現場

竟然是用手指。

潘天壽一生不僅以筆作畫,也痴愛指墨——所謂指墨畫,就是以手代筆,蘸墨作畫。《無限風光》,是目前所見潘天壽作品中最大尺寸、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件指墨畫,毫無疑問是潘天壽藝術人生中一件殿堂級的巔峰鉅作。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 無限風光(1963年)作設色紙本 立軸 358.5×150 cm

潘天壽究竟如何憑藉手指完成了如此震撼的創作?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


最切實能感受到的一個例子,是潘天壽1924年所作的指墨畫《垂楊繫馬圖》,裡面還能找到兩枚印著淡淡墨色的指紋——那是28歲的潘天壽留下的。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垂楊繫馬圖(一)1924 年土紙、設色、指墨 133cm×40cm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指紋


潘天壽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畫指畫,畢一生之功,到60年代其指墨藝術已爐火純青。在《潘天壽評傳》裡,兒子潘公凱詳細回憶了父親畫指畫的細節: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公凱


“潘天壽主要用食指蘸墨作線,其次亦用小指和大拇指,以配合作粗、細線。中指與無名指,常用作大潑墨時塗抹之用。作線時,指甲與指肉同時著紙。隨蘸隨畫,自然成樸拙之趣,潑墨,則將瓷盤中準備好的墨水潑倒在紙上,四指並下,迅速塗開,即成滲化變幻之跡。”

據說,每當潘天壽要作巨幅指墨畫時,須得在地板上鋪上舊報紙和廢宣紙,再鋪上丈二匹的特大宣紙——有時甚至要接上兩張丈二匹。

此時,家人總是退避在一旁,以免擾亂他的思路。

“他脫下那雙布鞋,雙腳走進巨幅宣紙,凝神眯目良久之後,他就指蘸墨色,在宣紙上走來走去地勾勒,隨意潑、抹、點、染、勾、勒、描、皴,於是一幅幅鉅作就慢慢地在他腳下出現了。”

整個過程中,手指代替畫筆成了工具,十指連心——對於像潘天壽這樣熟稔的畫家而言,指與筆的切換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

潘天壽曾在一段畫論中談到:“以生紙作大幅指畫,每需潑墨汁,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並下,隨墨汁迅速塗抹。然要使墨如使指,使指如使意,則意趣磅礴,元氣淋漓矣。”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為學生示範指墨畫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為學生示範指墨畫(局部)


潘天壽最常用的是食指,食指最靈活,也最能達意。對指甲也有要求,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因為在紙上落指時,既需要指甲著紙,也需要指尖的肉著紙。

關於使用食指的細節,他事無鉅細、毫無保留:“食指著紙,不是甲背,也不是羅紋的前端,而是用指頭前端的左右側面,甲肉並下,這是最正常的用法。”

“倘專用食指指甲的時候,只需用食指側下,稍向指甲方面一些就可。又如以食指作畫,需要線條畫較粗時,可用食指前一節側下稍向指甲方面一些,鉤推來往應用,其線條的粗細,往往可以抵連筆。”

潘公凱說,父親晚年常畫指墨畫,“帶有研究筆墨的目的”。

在潘天壽看來,畫指畫並非刻意求奇,為的是“求指筆間運用技法之不同,筆情指趣之相異,至為印證耳。”他想找到毛筆與指頭之間的不同技法與情趣,從而打破毛筆作畫的常規————用指作線比筆更剛、更拙、更辣、更澀,也更見風骨。就像有人說的,潘天壽作起指畫來,往往會心手兩忘、指掌並用,有挾風雷霆之勢,具神工鬼斧之奇。

潘天壽曾專門寫過《指頭畫談》,裡面詳細討論了指畫淵源、技巧,也談到其優缺點和意義。

指畫最獨具的特點是什麼?他回答:

“因指頭不能蓄水,故長線全由短線接成,因之每條線條的畫成,往往似斷非斷、似續非續、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或粗或細,如錐畫沙、如蟲蝕木、如蝌蚪的文字、如屋漏的痕跡,特具一種凝重古厚的意味,極為自然。”

——這不是毛筆能達到的效果,也不是人力可勉強的。

他也說到:“指頭畫用指,不能如用筆一樣很聽指揮,有時竟是很不聽指揮。作者正可利用它很不聽指揮的特點,使所畫的種種,得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似能非能以及意到指不到,神到形不到,韻到墨不到等的好處。”

“指頭不能像毛筆一樣能含多量的墨水,而且指上所有的墨水,很快從指尖流下,不能如毛筆筆尖出水那樣慢,故用墨往往不是太溼就是太枯。因此極易發揮枯墨法、焦墨法、潑墨法和積墨法等等,是毛筆所不易達到的。”

有時,潘天壽也會將蠶繭套在手指上,如此一來可多蘸墨汁,指墨在紙上呈現飽和流暢的狀態,令指畫技法更為豐富。

回到《無限風光》這件作品。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無限風光》局部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無限風光》局部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無限風光》局部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無限風光》局部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無限風光》局部


在其中,能看到圓挺和粗豪兩種指法,隨物象結構與畫面要求不斷交替使用——起手時,往往粗線“臥指”;運指和收指的時候,又漸漸變成“立指”。

潘天壽曾說,“對工具材料不可太拘泥,亦不可太隨便。它是附屬於藝術思想、藝術風格的。”自己之所以選擇指墨這一特殊工具作畫,在於“指墨以凝重生辣見長,為筆墨所難到。”潘天壽追求的正是高古霸悍的境界,儘管自古指墨屬於“偏側小徑”,但他卻能自如地以其來表現氣勢磅礡、意趣高華的思想和境界。

他的學生、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童中燾曾談到,趙孟頫總言“畫貴有古意”,我們看到潘先生的指墨就會感到高古,他的指墨,“有老澀沉凝之趣,畫多短接、折轉,和《尚書》一樣,可謂‘佶屈聱牙’,‘如同裂帛,似睹碎錦’,十分高古,又如韓愈詩言‘山石犖确’,真是‘清超絕俗’!”

——如此種種,在《無限風光》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整幅指墨《無限風光》氣象縱橫自如,有“意到筆不到”的蒼茫趣味。畫中的蒼松掀天拔地,偃蹇椏槎,右盤左旋,忽然高聳,恍如潛虯起舞。再看畫中運指處,雖峻峭卻無鋒楞、刻露之弊,凌厲中飽含渾厚古雅之美。畫家的心胸、意氣躍然紙上。

難怪潘天壽自信地在畫面右下角題字:“偶作指畫,氣象在鐵嶺清湘之外矣。”——“鐵嶺”“清湘”分別指高其佩和石濤,尤其高其佩,是清代指畫開山始祖。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無限風光》局部


《無限風光》也得到了眾人極大的讚許。

和潘先生共事多年的畫家鄧白先生晚年著有一部重量級的《潘天壽評傳》,在談到潘天壽指畫的章節中,他曾專門談到《無限風光》這幅畫所體現出來的雄奇壯闊的氣象,在高其佩的指畫中都無法見到。

他寫道:“特別使人難忘的是那幅《無限風光》的丈二巨軸。”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無限風光》局部


“蒼茫的暮色、亂雲、險峰和勁松,表現得淋漓盡致。一片雄奇蒼鬱的氣勢蘊含著驚心動魄的力量。他把那株名副其實的勁松,作為畫中的主題,恢弘奇變,不可端倪,著力表現了勁松的特點,不僅’柯如青銅根如石’,連松針也仿若由鐵鑄成,是力和美的高度結合。再配上懸巖的山石,迂迴的山徑,下面流泉汩沒,襯托高遠的險峰,刻畫出主題’無限風光’的有餘無盡境界。構思之妙,意境之高和章法之嚴謹,手法之生辣,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潘天壽紀念館副館長陳永怡說,清末以來的引金石入畫,對中國畫筆墨審美的拓展推動巨大。而潘天壽以手指運墨作畫,將金石入畫的拙樸蒼勁推向更為廣博雄渾的境地。《無限風光》即是最能印證此點的傑作。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無限風光》局部


在潘天壽整個繪畫生涯中,指畫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要真正認識潘老,不能不瞭解他的指畫。

尤其在晚年,其指墨作品佔到作品三分之一的比重。那時的潘老在指畫創作上熱情非常高,一年要畫20多幅。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作品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恰是潘天壽整個藝術生涯最黃金的時期。

《鷹石山花》、《靈巖澗一角》、《記寫百丈巖古松》、《長松流水》、《小龍湫一截》、《雨後千山鐵鑄成》、《雁蕩寫生卷》……一大批名作都在這一時期誕生。

《暮色勁松》、《雄視圖》、《晴霞圖》、《微風燕子斜》、《月梅圖》等指墨精品也皆源於此時。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 雄視圖 1960年代中國畫(指墨)347.3×143cm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作品


指畫與筆畫交相輝映,各具千秋。

可以說,二十世紀後,只有潘天壽的指墨在中國繪畫史中打開了新的局面,樹立了一座指墨畫的高峰,至今無人能及。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特展亮相泉城

背景介紹:

《無限風光》畫的究竟是哪裡?線索就藏在畫裡的題識中——“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取自毛主席的一首詩,最初是為江青的一張照片而題。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 無限風光 題識


江青酷愛攝影。1961年,任毛主席專職攝影師的“上海新聞攝影界元老”徐大剛和江青一起同毛主席乘專機前往廬山,上了廬山之後,江青基本每天都要外出拍攝風景照。

一天,江青叫徐大剛陪她去仙人洞拍照——仙人洞是廬山懸崖絕壁上的一個天然石洞,洞深約三丈,相傳是呂洞賓修仙成佛之處。

從山洞走到洞口,江青突然看到夕陽西下,映照著遠處白鹿昇仙臺上的御碑亭,便在徐大剛的指導下用徠卡M3拍下了這一畫面。在拍攝之前,她還特地讓隨行警衛拔掉雜草,砍掉兩根擋住鏡頭的樹枝,待一縷縷從遠處飄來的雲霧進入鏡頭,這才按下快門。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李進即江青化名


但原本拍攝的原片,畫面上方並沒有松枝前景,時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展覽部主任的尚進看了照片後說:“片子拍得很生動,有視覺衝擊力,但畫面縱深感不好,比較平,如果畫面上方用特技的手法,加上松樹枝做前景,三度空間就出來了。”

我們如今看到的這張照片,就是經過暗房特效加工而成的。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加工後的照片


毛主席很喜歡這張照片,特別為此賦了一首七絕:“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毛澤東手書《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此首第一句“暮色蒼茫看勁松”則成為潘天壽另一鉅製《暮色勁松》的畫題,此作現藏於潘天壽紀念館。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潘天壽 暮色勁松圖 1964 年 紙本、設色、指墨 345×143.1cm


以領袖詩詞入畫,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畫家在創作上開闢的一條新徑,從而形成了“毛主席詩意山水”這一特殊類型的畫作。

毛澤東詩意山水畫,潘天壽鉅作《無限風光》是如何用手指完成的

江青拍攝的廬山仙人洞 & 潘天壽 無限風光 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