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網友:不如合作共贏吧!

南北文化差異的對比,每次一出現,總能引起大家熱議。無論是之前的南北方的買菜習慣,還是前段時間的對餐桌“硬菜”的理解,不過最近霸佔話題榜首的或許是稻香村的南北之爭。稻香村作為馳名已久的中華老字號,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或者吃過它的糕點,但是稻香村到底是北京的還是蘇州的,這個爭論多年的問題,近日又有了一個答案。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法院對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訴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侵害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北京稻香村立即停止侵害商標權的行為,立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商品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而就在上個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卻給出截然不同的判決: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

中華老字號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網友:不如合作共贏吧!

這個結果一出,網絡一片熱議,“吃了這麼多年稻香村,如今告訴我是假的?說破天,稻香村也是北京的一個品牌”“稻香村是我從小見到大的老字號,不知道北京稻香村是一個怎樣的品牌,但是自己對蘇州稻香村還是比較瞭解”......其實,稻香村這個品牌其實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出現了,據瞭解,最早註冊的其實是保定稻香村食品廠,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只有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保留下來,並且發展壯大,聲名遠播。

中華老字號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網友:不如合作共贏吧!

其實,“稻香村”這個品牌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商業價值和品牌價值,無論如何,稻香村的南北之爭,對於雙方來說,可能都不是獲得最大價值的方法。對比南北稻香村,其實產品上也有部分重合,但是風格和產品偏重點都有差異。北京稻香村沿襲傳統生產模式,前店後廠,所以對產品保鮮要求比較高,目前的發展重心主要在北京,消費者認可程度很高,幾年來也順應時勢,開啟電商通道,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營業額在穩定增長。而蘇州的稻香村,採用現代化加工,專營店遍及全國範圍,由於電商佈局較早,電商渠道成熟,銷售額佔據很大一部分比重。其實,對於消費者而言,北京稻香村和江蘇稻香村都是老字號,是大家認可的味道,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

中華老字號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網友:不如合作共贏吧!

此次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針對“稻香村”商標的爭奪,更多的是由於“稻香村”這個品牌在糕點的使用上,無論是誰最後被禁止使用稻香村這個品牌,都會損傷部分消費者的心,不利於將來品牌的發展和壯大。或許雙方握手言和,共同開發稻香村這個品牌,在現有的基礎上,強化各自優勢,增加市場辨識度,豐富消費者的選擇,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可能在合作中獲得更大共贏。目前稻香村的南北之爭還沒有結果,我們也期待著雙方能拿出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