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王衛、王填、孫爲民等10餘位大咖,關於消費零售的最新思考


侯毅、王衛、王填、孫為民等10餘位大咖,關於消費零售的最新思考


未來十年,中國零售市場一定會出現以直營為主的萬億級超市巨頭?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主辦的“2018中國全零售大會”於11月1日至3日在昆明召開,近千家企業,3000餘名代表出席了大會。

大會對改革開放40年來連鎖零售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同時對目前的行業外部環境和內部風險進行了深度研討,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探明瞭路徑。

大會結束之際,《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針對消費零售這一年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向,梳理總結了參加大會的10餘位大咖的最新思考和核心觀點,供零售同仁們參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

“無人店的確走進了一個低谷”

裴亮認為,2018消費論壇的爭論主要還是圍繞“市場、技術、資本、模式和業態”而展開。年初的時候大家普遍的共識是零售市場正在經歷一個消費升級的大潮,但是到下半年,到底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各有說道。

對於模式和業態,其實大家也有很多的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爭論。比如說盒馬鮮生的餐飲化,包括永輝生活的餐飲化,超市是不是一定要做餐飲化,這是大家熱議的話題。

對於一些無人店和便利店的某些判斷,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無人店發展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變化。有人說是曇花一現,從市場的反映來看,無人店的確走進了一個低谷。同時對於便利店,最近由於資本市場的變化,我們看到個別便利店出現了倒店的情況,大家又在探討,便利店發展未來的前景如何。

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

“拼多多也是消費升級的表現”

從消費者維度來講,消費更加多樣化,也就是消費升級。不管出現拼多多也好,還是出現什麼也好,無可爭議的是

這屬於消費升級的時代,不存在消費降級。拼多多也是消費升級的表現,其最本質就是消費商品佔比下降,服務消費佔比上升。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未來的零售更加豐富多彩,從業者更加多樣,我覺得這點上還是有些樂觀的估計的。

從技術的問題來看,隨著幾十年的發展,互聯網技術也在不斷迭代,從過去PC主導的互聯網,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出現以後,我們說整個互聯網開始進入到一個場景互聯網的新時代。所以說未來的整個互聯網的主角,是立足場景和實體零售場景的企業,是未來互聯網的主力軍。我認為,我們未來的所有的零售企業,沒有一個企業不是互聯網的。

而技術的核心在於做好本地互聯網化,誰把本地化互聯網做好了,誰就是贏得了未來。

盒馬鮮生CEO侯毅

“中小超市可在這個‘錢多人傻’時代賣掉”

他在閉門會議上提出的兩個論點在大會上引起了一定的討論:

1、大多數中國零售企業比起世界上的零售企業來講,起碼落後十年。2、未來十年,中國零售市場一定會出現以直營為主的萬億級的超市巨頭。

同時,他也給出了相對應的理由:從商品的角度而言,中國零售業的全球採購能力、自有品牌能力、物流供應鏈能力,和全球零售業相比都是非常落後的,國外企業毛利都是30%,我們現在只有百分之十幾。

關於第二個觀點,他認為:橫向對比美國零售市場,美國沃爾瑪1年5000億美金的銷售,一半以上在美國本土市場,而在本土沃爾瑪差不多將近有2萬億人民幣的銷售收入。中國現在一二線城市的人口基數(3億人口)和購買能力和美國差不多,中國市場也必然會誕生一家全國超市連鎖,市場佔有率達30%以上的萬億銷售企業。其次,超市佔本地商業零售市場份額的30%以上,這在全球是普遍現象。

未來全國核心城市將由主要的兩三家巨頭佔主要份額。實際上,從今年開始,我們已經能夠看到,零售業的兼併之潮在大幅地提速。考慮退出的中小零售商,趁這個好機會——“錢多人傻”的時代賣掉,賣個好價錢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家樂福大中華區總裁唐嘉年

“積極擁抱數字化,以應對中國市場的挑戰”

在他看來,中國市場現在是全球零售業的實驗室。家樂福中國目前在技術、客戶和成本等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總結來說,家樂福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更加註重食品的質量,包括有機食品、食品安全,另外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包括和騰訊的合作,另外家樂福現在做一些形態創新,以應對中國的挑戰。

在家樂福的業態調整上,唐嘉年還是基於中國高速發展的零售業數字化而展開描述,消費者並不僅僅是買東西,零售企業的工作也許並不只是賣東西,而是圍繞人們需要生活為中心,是需要知道如何更好地讓他們消費時間。

我們發現,作為線下實體店,家樂福中國重點關注的方向逐漸變為以用戶體驗為導向,而不是以商品銷售為導向。

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

“實體零售行業關鍵是如何互聯網化”

他認為,在過去發展的十年中,對於實體零售行業來講,如何互聯網化,這兩年開始逐步的清晰化。當今最核心的問題是實體門店,如何來解決客戶留存;其次,如何在線上線下,給客戶提供一個一致化的場景和一致化的體驗的過程;最後用互聯網技術來解決後服務可視化和持續性。

隨著新零售提出來店、倉、配一體化的三公里前置倉的概念,他認為實體行業實現互聯網化有三個指標:實現資產高效率的提升、整合全球供應鏈能力以及以運營店面人員為核心的運營能力。

步步高董事長王填

“將進入鄉鎮一級,明年開啟鄉鎮市場戰略”

經歷過在重慶市場的失敗後,步步高有進有退。王填更偏向往自己熟悉的三四線城市領域發展。他表示將準備進入到鄉鎮一級,在明年將正式開啟鄉鎮市場的戰略,在湖南、廣西、江西和四川,他們會更積極的擴張。

他的觀點與侯毅相反,他認為中國的零售業是全世界進步最快的行業。鑑於中國市場足夠大,差異化也足夠明顯,所以中國零售商大有大的活法,小有小的滋潤。並不贊成說我們比全世界落後十年,反而可能是領先五年。

他還表示,關於高利益下有三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個就是所謂深度的供應鏈;第二個,有差異化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第三採用互聯網技術來驅動這個公司的變革,或者說迎合這個時代的一些變化。

天虹董事長高書林

“企業初期發展像人,後期應該像城市”

他一直在想一個企業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越來越像一個“人”,有大腦、手腳,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他必須要去建立他的職務神經系統。比如大腦不在的時候,這個大腦需要休息的時候,他這個企業還是能夠非常穩定有效的運行,這要靠職務神經系統。天虹這一步基本已經完成了。

高書林表示,我們也會發現,一個人從小孩,非常快的長大,長到成人之後,他就停止了生長,也就意味著他已經面臨著一種規模的約束。到底為什麼人到了二十已歲以後,身高也不長了,體重也不長了,這背後是有原因的,他覺得企業也是這樣。

這時候企業就不能再像一個人,因為再像一個人就是瓶頸了。所以這時候就必須要轉變為像一座城市,因為我們知道一個城市只要條件允許,是可以永遠的擴大。為什麼這個城市可以做大?一個人做不大,就是因為一個人是封閉的系統,一個城市是開放的生態

所以要突破這樣一種規模的瓶頸,我覺得最重要的對自己的命運,我們要不斷地去創新。

迪卡儂中國區總裁張玥

“客流量下降,要重視新需求出現的應對策略”

在面臨和同行業企業一樣的問題——客流量下降的情形下,張玥表示,外部市場目前的選擇,產品的選擇越來越廣泛,頻率變化越來越快,而這些年輕的消費者也會知道我們去看到我們對消費產品的變化,這是我們每個零售商都要去思考的。

我們不能忽略掉現在新興人群正在發生變化,所以我覺得這是大家共同要去思考的問題,就是這些新的需求出現,我們該如何應對。

美宜佳董事長葉志堅

“零售永遠是朝陽行業,要保持充裕現金流”

他認為,零售服務業永遠是一個朝陽行業,但是零售服務業很累,工夫多、利潤薄,市場競爭又激烈。做好這個行業,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守本業,不斷創新;其次,在任何時候,企業都要堅持量力而為,穩健發展。要保持多大的能力就辦多大的事以及保持充裕的現金流。

美宜佳從第一家店到第一百家店,用了差不多三年。從第一家店到第一千家店,用了差不多十年。從第一家店到第一萬家店用了整整20年。他表示,如果繼續以這種速度下去,他們第二個一萬家店,用三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此外,他還認為:要想做一家百年的企業,第一考慮的是先活著。

生鮮傳奇董事長王衛

“生鮮被資本認可,實體商業在被重新認知”

生鮮傳奇作為螞蟻商聯的核心,王衛認為,螞蟻商聯不是一個區域性的聯盟,它是區域性的企業全國性的聯盟,截止現在一共有35家來自於20個省的各個區的企業。他們大概統計了一下,現在銷售規模應該突破500億。

而對於近期的新一輪融資,拿到了30億的估值,3個億的投資,前前後後一共拿了5個億的投資,他表示有幾個現象得以證明:第一是生鮮賽道被資本認可,第二是實體商業又在被重新的認知。

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

“社區商業,關鍵是如何跟老百姓結合”

李燕川經營超市發依然堅持著以顧客為中心。他認為,社區商業,其實我們中國人住到一個社區裡面是離不開老百姓,拿商業來說是離不開顧客。不管是社區賽道還是生鮮賽道,都在談概念,都在談如何發展,更多的應該談我們如何跟老百姓的結合。

李燕川表示,去年8月份和羅森合作開了第一家店,到現在已經開了20家。現在100平米的羅森店日銷售過2萬,此外羅森今年要在北京開100個店。與羅森合作,他學的更多是技術和管理,羅森可能借用了他的一些資源,比如商品資源。在很多理念上也與羅森很契合,不僅只是開普通的便利店,在便利店的延伸上,比如拓展書吧,引進鮮花都得到了顧客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