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ABB執行長如何應對機器人發展帶來的大變革

世界上幾個最大的自動化公司之一的老闆Ulrich Spiesshofer與作者Jon Excell談到了協作,創新以及我們不應該害怕機器人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威脅的原因。

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一些人認為,這威脅到人類的工作崗位甚至給整個行業帶來破壞;其他人則認為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能夠提高生產力並能將其益處擴大到其他領域。

猜測Ulrich Spiesshofer——ABB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站在這個爭議性話題的哪一方並沒有意義,他在最近訪問英國時向The Engineer解釋了我們應該歡迎機器人興起的原因。

訪談|ABB首席執行官如何應對機器人發展帶來的大變革

ABB CEO Ulrich Spiesshofer

他表示:“如果把機器人密度和失業率聯繫起來,你會發現機器人的密度越低,失業率就越高。在美國,每一萬名工人擁有大約100臺機器人,失業率依然很高。而法國大約有130臺機器人,失業率在9%到10%之間。德國、日本和韓國每一萬名工人擁有300多臺機器人,失業率在4%以下。並沒有任何聯繫顯示了機器人帶來了失業,恰恰相反,機器人推動了就業。這是因為通過新的競爭方式,人們創造了額外的工作崗位。”

更重要的是,儘管自動化可能沒有實現科幻作家曾經預言的全人類休閒和放縱的生活,但是Spiesshofer認為,自動化已經成為提高全人類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說:“過去五十年裡從極端貧困中走出來的人數,已經超過了過去五百年時間裡的脫貧人數,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自動化的產業化。”

機器人推動了就業,這是因為通過新的競爭方式,人們創造了額外的工作崗位。

隨著工業4.0、協作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出現——此處只列舉幾個帶來變革的技術趨勢,這種由自動化驅動的變革並沒有放緩的跡象。Spiesshofer自2013年執掌ABB後就對公司部門進行重組,旨在確保公司能夠很好地幫助推動這場正在進行的變革。

公司運營方式的一個關鍵變化是更加強調與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特別是與學術研究領域夥伴的合作。他解釋說:“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已經改變了原有模式,現在我們更多地依賴合作關係,這種合作關係不僅僅是在商業方面,也在教育和研究方面。我們需要在創新的發源地進行創新。”

ABB公司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合作就是一個例子。Spiesshofer最近訪問英國時與這所大學簽署了一份協議,在研究數字電網上達成了合作。數字電網是ABB公司一個重要的新興領域。

在不斷加強對外合作的同時,公司還加大了對內部研發的投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Spiesshofer相信這些新興領域將決定自動化行業的未來。“我們原先的工業環境已經逐漸被自動化取代,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環境,在這裡我們將驅動、控制、傳感,數字化和人工智能集成在一起,確保工作人員所獲取的知識能應用到控制系統的運作中,以便我們通過使用人工智能真正放大人類的潛力。

訪談|ABB首席執行官如何應對機器人發展帶來的大變革

ABB的YuMi協作機器人

Spiesshofer通過重組公司部門實現這一變革已經成為他的一個關鍵目標。在過去幾年中,他簡化了公司的運作方式:在繼續保持其全球四大業務領域——電網、電氣化、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整個企業的協作和專業知識分享。他說:“過去,我們是一家縱向集中發展、橫向聯合的公司,現在我們是一家橫向槓桿型的公司,具有深厚的垂直領域的專業知識。”

粗未來幾年裡,雖然世界將會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不受這些不確定性的影響。

為了幫助創造公司各部門合作的條件,Spiesshofer制定了一個名為“發展港口”的流程:組織所有重點部門的主管定期與其他部門的人員進行會面,以此發現合作機會。他解釋說:“首先,我們與銷售人員會面,詢問市場滲透的重點在哪裡。下一次我們談論創新,然後我們把研發部主管聚集在一起,詢問我們在創新方面可以做些什麼。第三次,我們談到市場擴張以及進軍新領域,我們再次把企業領導聚在一起。我們創造了一個比以前更加協調一致的發展和創新環境。”

這次重組發生在全球經濟變化和充滿不確定的時期,這種環境阻礙了全球基礎設施的投資,併為諸如ABB這樣的技術供應商帶來了更多的挑戰。但是,Spiesshofer更傾向於把這種不確定性視為一個機會。“我們需要認識到,雖然在未來幾年,世界將會有很大的波動和不確定性,但是通過提高基礎生產率和競爭力,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應對這些不確定性。在技術應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和公司也將在不確定的世界中處於領先地位。”

這一點在英國尤為明顯,英國的生產力差異大,而英國脫歐的形式和產生的影響最終帶來了持續不確定性,引起了整個行業的重大關注。“我認為,目前在政治方面存在不確定性的英國應該繼續致力於發展技術,並應該在更多科技領域成為先行者。總而言之,英國應用技術的機會無限,英國的機器人密度遠遠低於德國和日本——所以英國有機會去作為,我認為使用技術越多會對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