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豬龍河(或寫作“朱龍河”、“珠龍河”、“洙龍河”),古稱德會水,又名“灃水”,是流經淄博市的一條重要河流之一。豬龍河流向西北,南起泰沂山北麓,流經淄博市張店區、高新區、桓臺縣3個區縣,最後匯入小清河,全長47公里,張店境內長24公里,流經中心城區段全長8850米。現如今的豬龍河,經過不斷的生態修復建設,已然成為張店城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銅幫鐵底的豬龍河,萬丈高的無影山”這是流傳在張店境內,乃至桓臺的一句俗語。

說豬龍河是銅幫鐵底,無非是說這條河河床低陷地下,無論河水多大都不會溢出河岸遺害於人,這倒是事實;說無影山萬丈高這就未免玄而又玄虛而又虛了。

那麼豬龍河的河床為什麼這麼低陷地下呢?這還得從豬龍河的形成說起。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頭好吃懶做的豬跑到人間來了。他來到人間之後,首先考慮的是吃、喝、睡。他找來找去,相中灃水境內的母豬山。這裡山花爛漫,水草豐盈,林木遮天,優雅嫻靜,是納涼消暑的好地方。豬怕熱,故選這裡為他納涼消暑的懶睡之所。母豬山之處有一處名叫“泉河頭”的地方,泉水橫溢,冬夏無涸,是他醒後飲水的好去處。天豬心想睡

有睡處,喝有喝處了,可吃什麼?在他喝足睡飽之後,張開睡眼向四周觀看時,只見坡野裡不是如荼似火的高粱就是賽珍似珠的玉米,還有飽滿的豆角和金黃的穀子,心想,這不就是我理想的天堂嗎?在這裡有吃有喝,有茵茵綠草的可睡之地,那可比我在天上強多了,吃、喝受限制,特別是玉皇老兒的那些御廚們,動不動就對我們兄弟姐妹使威風,耍脾氣。不是割耳朵,就是挑蹄筋,弄得我們整天提心吊膽的,說不定什麼時候要抹掉我們的脖子,永遠不得吃喝呢!

天豬越想越氣,越想越覺得這次到下界來的適時,於是便睡母豬山,飲泉河水,早吃紅高粱,晚吃玉米穗的長期住下來。天豬一住下來,可讓這一帶的百姓遭了殃。天豬來的時候是秋天,大片的高粱、穀子、玉米吃去個三五畝,人家並不覺得怎樣。不過到了冬天,坡裡顆粒無有時,那便到了百姓們遭災之日了。因他總不能只靠喝水睡覺度日,還要吃飯吶。百姓們種上的麥苗他一夜之間就啃個精光,不飽便到人家家裡去偷吃東西,什麼雞了、羊了、狗了它都吃,不過他從來不吃豬,你說怪不?人們恨透了這頭豬,可是能有什麼辦法呢?打又打不得,捕又捕不住,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正當人們愁眉苦臉萬般無奈時,忽聽一位老媽媽說:“你們老發愁有什麼用呢?常言說“天無絕人之路”你們何不去求求灶王爺讓他把天豬害人的事稟報給玉帝,讓玉帝派人來收拾這頭畜牲呢?人們聽到這話抬頭望時,哪有老媽媽的影兒,人們尋思一會兒,才明白這是神佛的庇護提醒,於是便向這聲音傳來的方向磕頭禮拜。


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玉豬龍(圖文無關)


臘月二十三到了,這是送灶王爺上天向玉帝彙報事情的日子,看吧,家家戶戶都在灶王神像面前擺上香燭紙馬酒果糖瓜,人們跪在他面前默默的把天豬下凡害人的事告訴了他。其實,關於天豬下凡害人的事灶王早就知道了,只是平時不得上天彙報而已。今天聽了人們的哭訴,他顧不得享用精美的禮品,便急急上天,把天豬下凡害人的事報告給玉帝。玉帝一聽龍顏大怒,立即派他的殿前護衛下界除去這一畜牲。

殿前護衛是西海龍王之子,保唐僧西天取經的小白龍,因他保唐僧取經有功,故被玉帝提升為殿前護衛。

小白龍得了玉帝的聖旨,隨即乘風駕霧很快便來到了齊魯大地,一眼就看見那頭豬沉沉的睡在母豬山上。小白龍一見便十分惱火,心想:好吃懶睡,看我今天如何整治你!想罷,它就像孫悟空一樣順手抓來幾個癢癢蟲放進天豬的鼻孔之中。

“阿嚏!阿嚏!!啊——啊——啊嚏!”

天豬越是打噴嚏,癢癢蟲越是往裡鑽,越鑽越癢,奇癢不過時,才睜開眼一看登時慌了起來,蹶起屁股就跑。心想:我且到泉河頭那邊躲躲,躲開這凶神惡煞般的小白龍。誰知它快,小白龍比它更快,當他跑到泉河頭向一個巖洞鑽的時候,被小白龍一把採住豬鬃,把頭狠狠地安在地下。天豬習性好拱,他從泉河頭開始一直向北拱,當拱到無影山時卻拱出問題,原來這裡是閻王特設的一處吊死鬼地獄,吊死鬼多半是一時想不開自殺的,對其他人就不一定犯有多少過惡,故閻王對他們處罰較輕,只在地表之下設了淺淺的一層地獄,派牛頭馬面掌管著。天豬拱到這裡只覺得一陣鬆緩,原來他把閻王的吊死鬼獄給拱塌了,只見那些平時見不到陽光的吊死鬼紛紛跑了出來,牛頭馬面想制止,哪能制止的住?小白龍也慌了神。只見他一手抓了天豬,另一隻手扯下自己的白布衫,一下把天豬拱塌的地方堵了起來。地獄是堵起來了,但早已出走的吊死鬼卻收容不回來了,故使他們給人間又造成了無數災難,這姑且不提。且說小白龍因此更加恨這頭豬了。只見他一腳就把天豬踢了個倒栽蔥,抓起豬鬃狠勁往地下按去。天豬負痛,更為了逃命,它便急速向前拱去,一直拱到桓臺縣的馬踏湖,但始終擺脫不了小白龍狠抓自己豬鬃的那隻手,它也精疲力盡不能借拱來逃命了,便無可奈何的被小白龍帶回了天庭。

泉河頭的水順著天豬拱出的那條溝奔流而下逐漸形成了一條河,這條河就是“豬龍河”。

豬龍河的近旁有一座山,其名就叫無影山。無影者,無形也,就是地表不見山形的山。那麼有人為什麼還說他萬丈高?豈不是故弄玄虛?說玄虛就玄虛,說不玄虛就不玄虛。因這山是淄川雙溝鎮以西的蟠龍山的一條餘脈,淄川蟠龍山是因為一條龍在這裡盤伏而形成的,最初叫“盤龍山”,“盤”“蟠”諧音便改成了蟠龍山,實際它是一條龍變的。這條龍的尾巴向北伸,首先形成漫泗之南的蛤蟆山,繼而形成了店子附近的石山寺山,最後形成了無影山。因為尾鰭既軟又薄的緣故,因而形成的山沒有顯出山形,所以人們叫它無影山。山雖無形,但他終是龍的尾鰭變的,一旦龍騰飛起來,那何止萬丈呢?這座山就在山東鋁廠東邊的赤泥堆下,真的成了座無影之山。

(以上文字為王繼臣蒐集整理,致敬!)

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豬龍河溼地公園航拍圖


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美麗的豬龍河溼地公園


現如今的豬龍河已煥然一新:豬龍河綜合治理生態建設水利工程已經完工,美麗的豬龍河溼地公園已向市民開放;豬龍河柳泉路篷河段、共青團路至興學街段篷河商業建築物已經開始拆除,讓這段豬龍河“重見天日”,在不久的將來,一條全新的豬龍河將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柳泉路上這些篷河建築將告別歷史的舞臺

張店民間故事——豬龍河與無影山的傳說


▲拆除中的篷河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