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警、輔警、正式警?這幾大差距決定了他們的地位!

2018年7月,重慶各地開始了輔警的招聘公告。那麼有小夥伴兒就納悶了額,輔警難道不就是兼職嗎?還需要考試?很多人都還停留在這個階段,更有小夥伴兒連輔警、協警、招警是什麼都還傻傻的分不清楚,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解答,這幾個崗位到底有什麼差別呢?差距到底大不大呢?

協警、輔警、正式警?這幾大差距決定了他們的地位!

輔警、協警、招警到底是什麼?

輔警,也叫做輔助警察,顧名思義也就是對正式警察起到輔助作用的一個崗位,輔警也是公安機關統一通過筆試、面試、政審、體檢的方式進行招錄,受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揮和監督,屬於警務輔助工作的一種職位,主要的工作為日常的巡邏工作,為正式警察解放警力,可以投入到跟多的刑事案件等重大事件中去,雖然輔警並不是正式編制的警察,但是其行為與形象也是代表了咱們的公安形象。

協警,名字上跟輔警是一個道理,也是對於正式在編的警察起到一個協助輔助的作用,但是跟輔警不同的是,協警的定位是輔助的警力,是屬於專業的群防群治的隊伍。

招警,也就是咱們的人民警察,即狹義“公安”,包括治安警、戶籍警、刑警、交警等,當然還有其他的各種警察職位,小編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人民警察是屬於國家公務員,具有執法權力。

協警、輔警、正式警?這幾大差距決定了他們的地位!

輔警與協警的差別

①招聘環節不同,輔警的招聘環節稍微正式一些,需要經過筆試、政審、面試等方面才能被錄取到崗位,而協警則要簡單不少,因為一般情況下是沒有面試環節的,更有甚者連筆試都是沒有就可以直接上崗的。

②主要的工作內容不相同,輔警的工作主要為日常的巡邏,是屬於派出所的輔助崗位,而協警屬於交警中隊,很多的時候在進行交警管理時的輔助工作。

各項的職位具體區別咱們瞭解了,接下來就是最為重要的了,這三個崗位這幾方面的的巨大差距,讓他們的地位有了明顯的不同!

協警、輔警、正式警?這幾大差距決定了他們的地位!

差距①:編制問題

輔警、協警不具備公安崗位的正式編制的,也就是咱們所說的“臨時工”,而咱們的正式警察是有正式編制的,是屬於公務員。

差距②:待遇問題

全國各地的輔警與協警的待遇普遍都不會很高,畢竟是屬於非編制崗位,待遇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好,而人民警察因為屬於公務員在編崗位,福利待遇則都是按照公務員的待遇發放。

這裡小編要說一下,雖然輔警、協警的待遇不高,工作也確實辛苦,但是可以積累警察工作經驗,讓之後的公考之路更加便利。

差距③:招考難易程度

一般情況下,輔警、協警、招警都是需要通過考試才能夠被錄取的,而這幾個崗位的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也正是因為,考試的難易程度導致的;輔警、協警的考試整體偏向簡單,筆試通過的概率也是比較大的,也就是咱們所說的,‘好考’;而對於有正式編制的人民警察來說,考試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不論是筆試的通過率還是面試的錄取概率都大大的低於其他的兩崗,所以說,照這麼一講,其實正式警察與其他兩崗為何待遇差距大,也就顯而易見了。

必然性推理之三段論的概述

行測科目中,經常會出現三段論的題目,有些題目直接考查三段論,三段論是一個重點和難點,所以要學習好三段論,就必須掌握一些“必殺技”,在做題時,做到“快、準、狠”。那麼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三段論的概述。

首先,我們先來看個例子:所有中國人都是理性的,所有理性的人都是熱愛和平的,中國人都是熱愛和平的

看到這個例子我們就只知道根據前面兩句話得到後面的一句話,而且他們三個都是屬於命題,其實這就是一個三段論。即三段論是由兩個含有共同項性質判斷作為結論的演繹推理也就是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所以叫做三段論。三段論的本質在於傳遞。

我們把這個例子簡化成A是B,B是C,則可推出A是C,其中A是小項,B是中項,C是大項,“A是B”小前提,”B是C”的大前提。當我們知道這些基本的概念之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三段論有哪些標準形式呢?這是一個重點內容,是我們做題的依據。

1. 所有A是B,所有B是C ,則所有A是C

2. 有些A是B,所有B是C ,則有些A是C

3.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 ,則所有A是C

4.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 ,則有些A不是C

為了更好地幫助同學們做題,我們來看一下推理過程中的一些特徵,讓同學們快速得到正確答案:

1. 兩個前提中含有三個不同的概念,每個概念在推理的過程中出兩次

2. 中項在前提中出現,在結論中不出現

3. 中項在前提中一定有“所有B”的形式

4. 前提中含有“有些”,則結論中也含有“有些”

5. 前提中有否定命題,則結論中也含有否定命題

6. “有些+有些”推不出任何結論,兩個前提中不能全是“有些”

例題一:有些貴州人喜歡吃辣椒,因此,吃辣椒的都是可愛的人。為了是上述結論成立,必須補充哪項作為前提?

A.有些貴州人喜歡吃辣椒

B.所有可愛的人都不是貴州人

C.所有貴州人都是可愛的人

D.有些吃辣椒的人不是貴州人

解析:從題型上看,這是是一道典型的三段論的題目,提問需要補充一個前提,我們就看一下需要的是大前提,還是小前提,結論中出現肯定的,則前提中也是肯定的,故排除B和D,根據三段論的特徵,我們知道中項中一定會出現所有…的形式,則排除A答案,故本題選C。

申論部分中,歸納概括是基礎題型,主要測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就是需要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準確提煉出題幹所給出的關鍵信息點。歸納概括想要得高分,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是核心。

一、歸納概括病因分析

歸納概括題型之所以得分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無法做到精準審題(比如沒有精確理解題幹中的“根據給定資料1,概括功能”);二是材料讀不懂、讀不透(比如閱讀材料時忽略了關鍵詞、句);三是要點找不準、要點找不全(比如從材料中找出來的要點不符合題乾的需要,題幹中讓找措施,結果找出來的是結果);四是要點合併不妥當,或者沒有整合要點;五是字數控制不靈活,有的時候字數超了,有的時候字數又不夠;六是字跡不夠工整、美觀。

二、高分提升建議

一是針對審題部分進行重點複習,熟記題型判斷的標誌性詞彙(概括、歸納、總結……);圈注題幹中所有關於答題對象的關鍵詞彙(措施、功能、原因、問題……);結合題幹中材料範圍的要求,確定作答範圍;關注並列性詞彙(和、並、及……),確定作答問數;每天拿一套歷年真題,進行審題訓練,只審題,不答題,提高審題能力,對自己經常出現偏差的審題要素進行總結,加大訓練力度。

二是鞏固複習材料閱讀方法,熟練運用符號標註法(直線、波浪線、圓圈、三角符號)對材料中的要點進行簡單標註;關注材料中出現的關鍵詞(問題詞、原因詞、影響詞、對策詞、關聯詞)、核心句(首句、尾句、核心句);每天拿一套真題,不做題,對材料中的相關信息進行詳細標註,並判斷每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轉折、遞進、並列、因果、總分關係)。

三是根據答題對象關鍵詞詞彙,帶著問題進行針對性閱讀;在進行要點概括時要優先使用材料中有的高頻詞、高檔次,自己不主觀臆造關鍵詞彙。對於常見的要點關鍵詞進行積累、綜合運用“詞、句、段、篇”等多種閱讀方法展開閱讀;對於歸納概括類題目進行專項訓練,每天兩道,以歷年真題為主。

四是當題幹明確限定從哪幾個方面概括,或者材料中有同類意思、同類範疇等可以明確歸類的情況下需要合併要點;將意思表示相同、主體相同、範圍相同的要點進行合併,需要簡單的進行概括。

五是平時用格子紙練習,嚴格精準控制字數;審清字數要求,回顧材料找要點,粗略計算一下(此題包含幾個要點、每個要點大概可以寫幾個字),然後再書寫。

六是買本楷書字帖,每天堅持練習半個小時以上,平常做題過程也需要特別注意,儘量不要寫連筆字。

歸納概括題型是申論考試中最基礎也是最常考的題型,考生必須熟練掌握。通過病因分析以及提升建議的學習,希望考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問題,針對性的複習,最終熟練掌握該種題型的作答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