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有哪些稱謂?你除了知道朕、皇帝外,還知道有什麼?

古代帝王有哪些稱謂?你除了知道朕、皇帝外,還知道有什麼?

【君】原是古代各級據有土地的統治者的通稱。天子、諸侯及卿、大夫都可以稱君,後指君主制國家的元首、國君。“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原君))

【人君】對國君的一種稱呼。“人君當神器之重。”(《諫太宗十思魔))

【君王】對帝王的一種稱呼。“君王為人不忍。”(《鴻門宴》)

【王)一國的君主。春秋時周代最高統治者稱王,周衰後列國諸侯也稱王。“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五疊》)“文王”是指周文王。“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官威)“六王”(齊王、楚王、燕王、韓王、趙王、魏王)是戰國時諸侯國的國王。“大醫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說》)這裡“王”是指唐朝皇帝。

【大王】大、通“太”、極大,至高。“大王”是至高的王;是對君主的稱頌之辭。“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皇帝】封建時代君主的稱號。“皇帝”這個詞早在秦始皇以前近千年就出租了。“皇”是“大”的意思,“帝”指君主,“皇帝”就是偉大的君主。秦始皇統一中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稱為“始皇帝”。從此“皇帝”用來稱呼封建帝王。“當今皇帝聖明,天下安樂。”(《與陳伯之書》)

【皇上】封建時代臣下對皇帝的稱呼。“皇上欲大用康先生。”(《譚嗣同》)

【上】皇上的簡稱。“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天子】古代君主的尊稱。封建統治階級宣揚“君權神授”,謂君主秉承天意治理人民,是天之驕子,故稱君王為天子。“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本蘭詩)

古代帝王有哪些稱謂?你除了知道朕、皇帝外,還知道有什麼?

【主】一國之長,君主。“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於此。”(《察今)

【主上】古代臣下對君主的稱呼。“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與陳伯之書》)

【明主】聖明的君主,頌辭。“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與陳伯之書))

【聖主】聖明的君主,頌辭。“聖主乃吾輩所共事之主。”(《譚嗣同》)

【元首】本義是頭,比喻君主。“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諫太宗十思疏》)

【陛下】陛,宮殿的臺階,稱天子為陛下,是不敢直呼,是”請陛下侍衛之人轉達”的意思,是對帝王的敬辭。“竊為陛下惜之。”(《論積貯疏》)

【萬乘】乘,一車四馬。周朝制度,天子佔有土地方千里,擁有兵車萬乘,後以“萬乘”代稱天子。“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過秦論》)

【千乘之王】天子。週期制度,諸侯擁有兵車千乘,後以“千乘”指稱諸侯。“千乘之王”就是諸侯之王,即天子。

【可汗】我國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的最高統治者。“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木蘭詩》)

【單于】漢朝時匈奴的最高首領。”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蘇武傳》)

【氈裘之長】胡人國君。“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與陳伯之書》)

【先帝】已經夫世的帝王,指當朝帝王的父王。“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先王】已經去世的帝王。有時指當朝帝王的父王,“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馮諼客孟嘗君》)有時泛指若干代的帝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聯】秦以前泛指“我”“我的”,秦始皇以後專用為皇帝的自稱。“此人可方比干,第聯非紂耳。”(《海瑞傳》)

【殿下】對王侯的尊稱。“中軍臨川下殿,明德茂親。”(《與陳伯之書》)

【寡人】古代王侯的謙稱,意為少德之人。“寡人無疾。”(《扁鵲見蔡桓公》)

【孤】古代王侯的謙稱,意為自己不能得眾。“此天以君授孤也。”(《赤壁之戰》

【不穀】古代王侯的謙稱。谷是善物,用來養人,不穀是不善的意思“豈不穀是為?”(《齊桓公代楚》)

【寡君】古代臣子對別國自稱其君的謙辭,我們的國君。“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秦晉殽之戰》)

古代帝王有哪些稱謂?你除了知道朕、皇帝外,還知道有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