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品三國——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俗話說“大意失荊州”,俗話也只能是俗話了。

在三國初顯的時候,就是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勢力得到了削弱,劉備勢力大漲,孫權固守江東。然而荊州的問題成了蜀漢和東吳的歷史遺留問題了,在最初孫權借劉備江陵一郡之地卻要返還六郡,這利息也太高了吧!就算現在的借貸也不能利滾利滾那麼快啊,跟何況當時三家都在爭這個天下,一寸土地的得失關乎著勢力的命運走向,所以說劉備一直找藉口不還。

略品三國——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在赤壁之戰之後,周瑜攻佔了南郡,劉備攻佔荊南四郡,周瑜本來想去攻打四川來實現二分天下之事,但是周瑜死了,這個計劃就沒有人能夠實現了,所以說荊州這個土地的歸屬成了劉備和孫權之間的問題爆發點,以至於兵戎相見。

赤壁之戰以後,劉備還攻佔了漢中,而曹操又被打敗,夏侯淵在定軍山被黃忠所斬,黃忠威震定軍山,孫權看到了昔日在自己手下本來祈求自己共同抵抗曹操的劉備已經擁有了超過自己的力量,心裡的不平衡點爆發了,或許也是看到了劉備的統一套路。我們以前說過,三國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只要一出現三,每個人都不願意看到一家獨大,所以總是弱勢的兩方會結盟,於是乎孫權由找曹操結盟了,把手掌伸向了垂涎已久的荊州。

略品三國——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在這個時候,劉備想著他的霸業已經出現了端倪,於是在漢中晉為漢中王,授予關羽前將軍並假節鉞,假節鉞就是擁有出兵的權利,劉備和諸葛亮想著隆中對終於可以進行了,但是劉備並沒有給關羽力量上的支持,只是單方面的讓關羽攻打曹操,這或許就是蜀漢一個致命的失誤。荊州當時三方面勢力犬牙交錯,任何一方有動靜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但是不管怎麼說關羽畢竟是一個大將,軍令如山不得不從,於是關羽開始了他的威震華夏之旅,但是也僅僅是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而已。

略品三國——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我們來看一下當時這場戰爭的兵力分佈,關羽的軍隊歷史上並沒有記載有多少軍隊,但是從曹操和孫權的部隊可以做一下映射,根據《武帝紀》的記載,是曹仁奉命徵關羽,那為什麼到了關羽圍樊城時,曹仁只有數千兵,而關羽有三萬餘人?難道是曹仁一開始想以數千兵,徵數萬人的關羽?這顯然不合邏輯。唯一的解釋,就是在關羽攻克襄陽的戰鬥中,大量消耗了曹仁的部隊。曹仁被圍之後曹操立馬讓假節鉞的于禁和大將龐德率領七軍速來營救,關羽知道在這個季節漢水會暴漲,所以在漢水暴漲的時候出兵用計水淹七軍,于禁生活在北方,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可以說曹操的每一分土地都有于禁的身影,可能由於曹仁形勢危急或者是久戰北方不懂此地的天氣,於是于禁率領士兵投降,關羽是出了名的愛護士兵,這些兵是不會殺的,還有關羽也沒糧草于禁也沒,只能迫使關羽去搶孫權的糧草,這樣孫權就有理由跟劉備撕毀盟約來偷襲關羽創造了機會,再說了關羽還要分出來一部分軍士押解這七軍降軍。這個時候關羽已經意識到了軍士的不足,於是向劉封、孟達請求增援,但是第一是關羽平時傲氣啊,當他真的求援的時候就真的是沒有辦法才會求援,但是因為關羽平時的傲氣劉封沒給;第二就是當時孫權已經向荊州進軍了,劉封被打的只有亡命逃跑的地步,但是劉封卻像劉備報喜不報憂,致使劉備、諸葛亮判斷失誤,以為荊州形式一片大好。在關於剛剛大敗於禁之後,曹操立馬又派徐晃的十二營軍士增援,當時的曹操很重視關羽的,差點沒有遷都,可見當時派的軍士絕對不會低於關羽的軍隊,在這個時候張遼的合肥軍團也在趕往荊州的路上。我們再來看看孫權一方,則是以呂蒙的水軍精銳為先鋒,韓當、蔣欽等諸將曲部為後應,幾乎傾巢而出,去襲擊已經調走主力的荊州。然而劉備卻為給關羽一兵一卒,讓關羽抵抗曹操和孫權的聯軍,這場戰爭關羽的失敗是必然的。

略品三國——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關羽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在提防著孫權,特地設置江屯,來起到預警作用。同時,留守的糜芳傅士仁,一個是劉備的小舅子,一個是劉備的同鄉,都跟隨多難,又有誰會料到他們能不戰而降?關羽在得知荊州失守後立刻退軍,只能讓徐晃望而興嘆,無法追擊。可見是關羽在曹操大軍到來和孫權傾巢而出的軍隊下游刃有餘,但是誰料呂蒙白衣渡江呢?偷襲這等小人的手段。其實在當時關羽確實有點對孫權的放鬆,孫權徵合肥被張遼打的一輩子陰影,孫權實力大減,不敢跟曹魏硬碰,同時也沒有實力來攻打荊州;還有就是劉備和孫權的合約,會議結果雙方以湘江為界,各領三郡瓜分荊州告終,孫權歸還了已奪取的零陵郡。這次會議的結果,是關羽放鬆警惕的原因之一。因為和談剛剛進行,孫家應該在心理上獲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短期內應該不至於有太大的動作。

略品三國——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關羽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會傾巢而出來爭奪荊州,關羽當時退軍的時候手下還有上萬人,足以打敗孫權的水軍,但是當時孫權心黑啊!要不人怎麼做皇帝呢?"羽還,在道路,數使人與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周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羽人還,私相參訊,鹹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羽吏士無鬥心。會權尋至,羽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蒙讓荊州兵的家人紛紛寫信給隨關羽出征的親人。關羽北伐已近一年,戰鬥地帶是洪澇重災區(參考水淹七軍),士兵早已思鄉情重,此時便如當年四面楚歌的項羽軍,關羽的部隊早就沒有了鬥志,潰如鳥獸,而關羽也因此無奈走麥城。)"敵在淮南,而長江之險,吾與敵共;敵在上游,而長江之險,乃制之於敵矣。"(《讀史方輿紀要南直方輿紀要序》荊州正處在東吳的咽喉,南陽和襄陽在攻防上的唇齒相依之勢,長江天險本身固守的本錢,怎可反受他人鉗制。所以說劉備讓關羽進軍曹操提防孫權卻沒有給關羽一兵一卒,確實有點荒唐可笑了。

略品三國——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大意嗎?

綜觀此戰,關羽進退從容。面對曹仁、徐晃、于禁這些久歷戰陣的宿將,仍然不處下風。攻克襄陽、生擒于禁,威震華夏。若非東吳偷襲,勝負尚未可知。遭到兩面夾擊,面對數倍的敵人,又是偷襲,又是投降,我想即使孫吳復生、賁育再世,也只是有敗而已。所以說,荊州之失,非戰之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