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一場大變革正悄悄醞釀!

11月5日,一條重磅消息突襲市場,國家決定: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瞬間在國內外激起了巨大的反響!

這段話的看點有二,一是科創板,二是註冊制,前者是分層次資本市場的範疇,後者則屬於股票發行(IPO)的範疇。

一、什麼是註冊制?

舉個例子:A是一家科技型企業,投資某項目需要50億,這麼一大筆資金要麼是向銀行貸款,要麼是向別人借(機構或個人),但是現實情況下,由於信息傳遞不夠通暢,願意給A借錢的機構或個人往往是對A十分熟悉或且知道A有需求,但實際情況中,A的融資是非常難的,一是A的融資規模比較大,普通散戶難以做到。二是缺乏有效的保障和監管機制。

但是如果存在這樣的一個平臺就非常好辦了,這是一個普遍受投資人認可的平臺,其次是這個平臺對企業有約束力,比如A的財務狀況、公司運營情況都會在這個平臺上發佈,並接受監管;三是A的50億融資不是向單一投資者募集,而是面對眾多投資人。

這個平臺就是交易所,目前中國最為知名的交易所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由於他們知名度非常高,如果A有條件將自己的融資需求在這個交易所發佈,那麼將有數以萬計的投資者願意購買A的股權,為A提供資金,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就是上市。

但是理論上A融資並不難,實際情況許多企業並非都能像A一樣獲得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股權的機會,首先是符合國家的戰略導向,其次是滿足一定財務指標要求,證監會會核對你的財務指標滿不滿足要求,還要對你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實質性審核。目前A股市場上有三千多隻股票,近30年來真正退市的應該不到100只,也就是說近30年來幾千萬企業當中只有三千多能上市,這就導致絕大部分企業無法擁有通過交易所向市場融資的機會。

註冊制的意思是對有意上市的企業只進行象徵性審查,比如其他國家通行做法是隻要滿足交易所設定的指標,如果沒問題,交易所將企業信息交給證監會註冊即可上市。這樣大大增加了企業上市的便捷性,也大大增加了上市企業數量。

如果註冊制全面推行,我們可以理解為發行股票的增加。而11月5日科創板意思是在上交所某一板塊當中只允許某一特定的企業上市。根據早前,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若干意見》,“試點企業應當是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於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我們暫時把未來可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視為上述列舉的行業。

所以,我們可以把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理解為定向發行股票。

二、什麼要發行股票呢?

中國資本市場開始發力,股市發行制度醞釀大變革背後是

中國經濟環境正發生巨大的變化:

1、中國廣義貨幣(M2)增速從過去的兩位數(最高在2009年接近30%)下降到目前的個位數(9月份增速是8.3%),M2的機構+居民存款的總和,M2增速下降可以理解為總貨幣增速的下降。

央行發行一塊錢貨幣就會增加一塊錢的負債,而當銀行運用央行的錢發放貸款,全社會又增加了一筆負債。所以央行印鈔增速下降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全社會信用的收縮,或者負債增速的降低。

即上述我們得出這樣兩個結論,一是貨幣增速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實體經濟對資金的利用由增量貨幣向存量貨幣過渡。二是全社會信用收縮,企業通過貸款、發債難以維持企業發展的情況下,必然需要找新的融資渠道,那麼這個渠道是誰?只能是股市。

2、中國目前的宏觀槓桿率非常高,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宏觀槓桿率為248.9%,與美國(251.2%)、歐元區(258.3%)相當,高於巴西(151.7%)、印度 (124.3%)。中國現階段的發展水平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的情況下,槓桿率卻和美國相當,這是引起重視的。

宏觀槓桿率分為三個部,一是非金融企業部分,2017年末槓桿率為163.6%;二是居民部分,槓桿率是49%;三是政府部門,槓桿率是36.3%。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截至2017年末,中國槓桿率最高的是非金融企業部門,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列第一,遠高於歐元區的101.6%、日本的 103.4%和美國的73.5%,更高於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體。也就是導致我國宏觀槓桿率過高的主要原因。

三、為什麼中國非金融企業槓桿率那麼高呢?

一是過去20年,中國連續的貨幣超發,在流動性過剩、融資成本低的情況下,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發債等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尤其是國企,由於獨特的地位,往往獲得銀行的青睞。央行數據顯示:在非金融企業部門中,國有企業槓桿率較高。截至2017年末,我國規模以上國有工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達60.4%,較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高出4.9%。

二是中國的資本市場長期比較弱,絕大多數企業無法通過上市的方式募集資金,轉而只能通過債權融資。目前中國股市總市值/GDP的比值為72%左右,而美國卻達到了100%-120%。

股權融資是區別於債權而來的,當一個企業通過股權融資的時候,形成的是一種所有權關係,而債權則是債權債務的關係。

所以一個企業如果通過銀行貸款10億,那麼企業負債將會增加10億,但如果通過IPO或者再融資方式從股票市場上募集10億,一方面可以獲得資金,另一方面卻不會做大債務規模。

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由發行貨幣轉向發行股票是歷史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兩大變化:

1、企業上市更便捷,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在魚龍混雜的情況下不乏有許多優質的股票,也有許多劣質的股票,但它們不會告訴你這些信息,需要你自己去識別,這就要求投資者有較強的專業能力。美國股市之所以能夠實行註冊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投資者結構當中,機構投資者居多,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專業能力都會比一般投資者要強。

中國市場其實目前也正在進入“散戶離場,機構進場”的時代,根據證監會的《答記者問》:

證監會將指導上交所針對創新企業的特點,在資產、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強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分享創新企業發展成果。

也就是說對於新設立科創板,證監會希望的是機構投資者為主,普通投資者如果想投資可以通過購買基金的方式參與。

2、在股權發展的時代,意味著房產投資價值弱化。我們都知道,宏觀槓桿率除了企業負債外,還包括政府負債、居民負債。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住戶部門槓桿率(債務餘額/GDP)為49.0%,低於國際平均水平(62.1%),但高於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平均水平(39.8%)。

也就是說中國居民部門49.0%的槓桿率如果沒錯,那麼未來房價確實有上升的空間,因為49%的負債率其實主要是房貸,但是這個速度上升得太快了,2008年中國住戶部門槓桿率僅為17.9%。現階段監管部門要做的就是抑制居民槓桿率是過快上漲,說白了就是抑制房貸過快上漲,對應的就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中國股市:一場大變革正悄悄醞釀!


四、有的人問了,如果註冊制來臨,那麼會不會導致股市大跌?

確實,註冊制的出來短期對股市是很不利,近幾日股市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一般。但是長期卻有利於A股的健康發展,甚至可能催生一輪牛市,這有點類似於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的要義是允許限售股上市,最後增加市場上流通股數量,相當於股市擴容,和註冊制有幾分相似。

我在12月27日《中國股市:另一場股權分置改革將來臨?》一文當中說(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可查看):當年股權分置改革正在醞釀的時候,也有不少人高呼狠來了,每每爆出相關消息都會引起股市大跌,以至於從2001年第一次推出國有股減持方案,到2005年才正式進行股權分置改革。而現在註冊制也一樣,從2013年提出,到現在已經5年,根本原因在於市場對它們太過於恐懼。

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不得不承認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一次深刻變革,我們稱為改革1.0,催生了2005-2017年的牛市。而現在註冊制可能的推出,我們稱為改革2.0,會不會重演當年的風采呢?我們試目以待吧!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我們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讓你學財經,懂理財,跟著小白讀財經,財經從此so ea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