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爲而有所不爲

老子的無為之境。“無”和“為”都是相對的,也是虛實相兼的。這裡的“無”有時是無的“無”,有時是有的“無”,有時是無的“有”。有時又是物質的,有時又是精神的。這裡的“為”也是為而“不為”,不為而“為”,表面看是追求一種“不為”,而又是不為之“為”。其實,這種“無為”思想才是世界的真實的存在,是一切宇宙的秘密所在。

道家的無為思想,深深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形成。《老子》中說“道法自然”,《莊子·人間世》中說“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大宗師》中又說“離形去知,同於大道,此謂坐忘”。老子的“玄鑑”,莊子的“心齋”“坐忘”,進入物我齊一、自然超脫的精神境界,均是以虛靜作為把握人生本質的工夫,稱為“大本大宗”,它對書法藝術境界的營造和闡述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因為要有所為,就善於有所不為。無為而為,不爭為上;正如古人說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堅守純淨之心和人文操守,勇於社會擔當,追求人生的生活品味和文化厚度。寂寞修正果,追古出清新。玩出學問,活出詩意!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

文徵明中年無緣仕途,辭官以後,以書畫詩文為生,實質上成為了一位職業書畫家,但他自戒書畫“生平三不肯應,宗藩、中貴、外國也”。唐王曾以黃金數笏求其畫,文徵明堅拒不納,就連嚴嵩這樣高位的達官拜訪他,也不回拜。外國貢使途經蘇州,每每以不得其書畫而恨。文徵明辭官及其“三不肯應”是一種不為,正是這種“不為”使他有所“為”——成為職業書畫家,正是這種有為又無為的做法成就了他孤芳高潔的崇高品德,在當時很得文士敬重。

劉熙載《書概》雲:“書要有為,又要無為,脫略安排俱不是。”他認為書法的“有為”和“無為”是對立但並不矛盾。書法創作前要進行構思佈置,也就是“意在筆先”,這是“有為”而不刻意。但書法創作的最高境界是“無意於佳乃佳”,即自然而然,這又要“無為”。由“有為”到“無為”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是由技入道的變化。學書的“有為”正是追求書法“無為”境界的基礎、階梯,如果技法不熟練,學養不深厚,就主張無為,則必學無所成。劉熙載《遊藝約言》雲:“無為者,性也,天也;有為者,學也,人也。學以復性。”則是對書法“有為”“無為”的詳細註解。

劉熙載又云:“學書者務益不如務損。其實損即是益,如去寒去俗之類,去得盡非益而何?”他提出的“以損為益”這個觀點很新穎也很高明,於書者而言,不無裨益。“益”和“損”實際上就是“有為”和“無為”的辯證關係。書者在初學階段要以“益”為主,一個從無到有的學習過程,增加的過程。當學有所成,就要以“損”為主,把書法上粗淺、庸俗的東西去掉,保留最本質的內核。這一益一損,正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體現,值得書者三思。

面對“為”與“不為”,先要思考再作決定。該“有所為”時就要認準、看清,積極地去敢為、快為,要不稍一懈怠,就會讓“有所為”變為“無所為”;而有所“不為”,不是永遠不作為,而是先放一放、等一下,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擇機、擇時、擇地而為,這樣的“不為”,實質上也是“為”。 言恭達先生說:“因為要有所為,就善於有所不為。”那究竟何時“有為”何時“不為”呢?這對於善書者而言並非難事。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局部)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局部)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局部)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局部)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局部)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局部)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局部)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文徵明《蘭亭序》(局部)

(抱雲堂書院彭慶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