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老子的无为之境。“无”和“为”都是相对的,也是虚实相兼的。这里的“无”有时是无的“无”,有时是有的“无”,有时是无的“有”。有时又是物质的,有时又是精神的。这里的“为”也是为而“不为”,不为而“为”,表面看是追求一种“不为”,而又是不为之“为”。其实,这种“无为”思想才是世界的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宇宙的秘密所在。

道家的无为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形成。《老子》中说“道法自然”,《庄子·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大宗师》中又说“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老子的“玄鉴”,庄子的“心斋”“坐忘”,进入物我齐一、自然超脱的精神境界,均是以虚静作为把握人生本质的工夫,称为“大本大宗”,它对书法艺术境界的营造和阐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要有所为,就善于有所不为。无为而为,不争为上;正如古人说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坚守纯净之心和人文操守,勇于社会担当,追求人生的生活品味和文化厚度。寂寞修正果,追古出清新。玩出学问,活出诗意!

——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

文徵明中年无缘仕途,辞官以后,以书画诗文为生,实质上成为了一位职业书画家,但他自戒书画“生平三不肯应,宗藩、中贵、外国也”。唐王曾以黄金数笏求其画,文徵明坚拒不纳,就连严嵩这样高位的达官拜访他,也不回拜。外国贡使途经苏州,每每以不得其书画而恨。文徵明辞官及其“三不肯应”是一种不为,正是这种“不为”使他有所“为”——成为职业书画家,正是这种有为又无为的做法成就了他孤芳高洁的崇高品德,在当时很得文士敬重。

刘熙载《书概》云:“书要有为,又要无为,脱略安排俱不是。”他认为书法的“有为”和“无为”是对立但并不矛盾。书法创作前要进行构思布置,也就是“意在笔先”,这是“有为”而不刻意。但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无意于佳乃佳”,即自然而然,这又要“无为”。由“有为”到“无为”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是由技入道的变化。学书的“有为”正是追求书法“无为”境界的基础、阶梯,如果技法不熟练,学养不深厚,就主张无为,则必学无所成。刘熙载《游艺约言》云:“无为者,性也,天也;有为者,学也,人也。学以复性。”则是对书法“有为”“无为”的详细注解。

刘熙载又云:“学书者务益不如务损。其实损即是益,如去寒去俗之类,去得尽非益而何?”他提出的“以损为益”这个观点很新颖也很高明,于书者而言,不无裨益。“益”和“损”实际上就是“有为”和“无为”的辩证关系。书者在初学阶段要以“益”为主,一个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增加的过程。当学有所成,就要以“损”为主,把书法上粗浅、庸俗的东西去掉,保留最本质的内核。这一益一损,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体现,值得书者三思。

面对“为”与“不为”,先要思考再作决定。该“有所为”时就要认准、看清,积极地去敢为、快为,要不稍一懈怠,就会让“有所为”变为“无所为”;而有所“不为”,不是永远不作为,而是先放一放、等一下,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择机、择时、择地而为,这样的“不为”,实质上也是“为”。 言恭达先生说:“因为要有所为,就善于有所不为。”那究竟何时“有为”何时“不为”呢?这对于善书者而言并非难事。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局部)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局部)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局部)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局部)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局部)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局部)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局部)

言恭达:书者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文徵明《兰亭序》(局部)

(抱云堂书院彭庆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