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我的成就源自超強閱讀力與思考力

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屠呦呦”這位中國女科學家,以表彰她發現青蒿素,顯著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一位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洋經歷、非兩院院士的“三無教授”摘得諾獎,因為她自幼讀過諸多經典著作,又遍訪名師(讀無字之書),在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新思維。

屠呦呦:我的成就源自超強閱讀力與思考力

幼時喜讀“有字書”和“無字書”

1930年,屠家唯一的女孩兒降生,開堂坐診的父親摘引《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為家中小妹取名“呦呦”,意為鹿鳴之聲。

受父親影響,屠呦呦從小就喜歡翻看醫書。

屠家樓頂有個擺滿各類古典醫書的小閣間,這裡是屠呦呦童年時的閱覽室:《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千金方》、《四部醫典》、《本草綱目》、《溫熱論》、《臨症指南醫案》……雖然因識字不多且讀得磕磕絆絆,但這裡卻是她醫學夢萌發的溫床。

在這樣的環境下屠呦呦慢慢地長大,她開始跑下樓來給父親做幫手,而看到前來求醫問藥的病人喝下父親煎熬的湯藥後疼痛逐漸有所緩解,心裡不由得對中草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當父親背起竹簍外出採藥時,少年時期的屠呦呦都會像個跟屁蟲似的一路追著,或鑽進叢林尋覓,或抄起鐵鏟挖掘,或捧起藥棵嗅聞,其間自然會不停地向父親詢問諸種中草藥的點滴知識,比如採收時節、藥用部分、保存方法、品質療效、貯藏要點……

採藥歸來,屠呦呦的勁頭會更大,寧可不吃飯不睡覺,她也非要跟著父親一起炮製藥材,忙得不亦樂乎。

喜學習好讀書的鄰家女孩

屠呦呦的老家在寧波市中心開明街一帶。她1948年春到1950年春在浙江寧波效實中學讀高中,讀書時的屠呦呦“長得還蠻清秀,戴眼鏡,梳麻花辮”。

屠呦呦:我的成就源自超強閱讀力與思考力

寧波效實中學

後來由於家庭經濟原因,她從私立的效實中學轉到公立的寧波中學讀高二。她在班上不聲不響,經常上完課就回家,成績也在中上游,並不拔尖。但屠呦呦有個特點,只要她喜歡的事情,就會努力去做。

寧波中學的同學翁鄮康回憶說,當時男女同學之間很少說話,他對屠呦呦不是特別熟悉,只是覺得她為人很低調,讀書很認真。

該學籍表上還詳細記錄著屠呦呦高中三個學年的各科學習成績,學科分為政治、國文、英語、算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還有勞作、圖書、音樂、體育等。

從學籍表看來,正如屠呦呦一些老同學所介紹的,她成績中等,算不上“學霸”。她的一位馬姓同學介紹,那是因為當時班上“學霸”很多。

從寧波中學保留的學生名冊看來,屠呦呦畢業於1951年春季,那屆人才輩出,中科院院士石鍾慈、中華書局總編傅璇琮等都是她的同屆同學。有同學回憶說,當年班上70多名同學基本考上了大學,考取北京大學的就有四五個,而且不少同學後來從事衛星、導彈研究。

在眾多“學霸”級同學中,一向低調、婉約的屠呦呦越發顯得平凡。不過,她的聰明和認真,給當年的老師和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年寧波中學的生活輔導主任徐老師評價說,“屠呦呦,優秀、幽靜,是個好學生,聰慧,靈巧,不僅讀書好,品格也好,不是一個捧著書死板讀書的人,本身就有學習上的天賦。”

屠呦呦:我的成就源自超強閱讀力與思考力

“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樸素,不是特別引人注目,屬於默默無聞型。”翁老說。“後來寧波中學在北京成立了校友會,我們的交往就多了一些。”有一次,屠呦呦悄悄告訴老同學,為了工作,她經常在自己的身體上做實驗,結果弄壞了身體,體質一直很差。

寧波中學教他們政治的班主任徐老師對屠呦呦的記憶是:不是很活躍,話不多,總是在很認真地讀書,不愛參加娛樂活動。

寧波中學副校長陸雁介紹說:“據屠呦呦當時同學說,她剛轉入寧中時,在這麼多優秀的同學中,她起初各學科的成績大多平平,但是高三時急起直追,順利考入北大。”

1951年春,屠呦呦考入北京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藥學院)藥學系讀書,選擇了一個在當時比較冷門的專業——生物醫學。

在那個年代,身為女孩能夠接受大學教育,屠呦呦說自己“很幸運”。

1955年大學畢業,她被分配到中醫研究院的中醫研究所工作。雖然自己出生中醫世家,自己的崗位也是研究中醫中藥,但是屠呦呦在中醫研究所曾經參加過為期兩年半的“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與屠呦呦共事過四十多年的同事廖富民評價:“她是個執著的人。”

破格擔綱領導“523項目”研究組

1967年,一個由全國60多家科研單位、50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科研集體,悄悄開始了一項特殊的使命,代號“523”,志在幫助北越政府“打擊美帝”,研究的指向正是——防治瘧疾新藥,因為1960年代的東南亞戰場上,瘧原蟲已經對奎寧類藥物產生了抗性。

全國60多個單位的500名科研人員參加了這個秘密軍事科研任務,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員。由於處於“文革”時期,部分資深科研人員只能“靠邊站”,1969年,當時還是初級研究員的屠呦呦因為具有中西醫背景,而且勤奮,在那個資深科學家大部分已被打為右派的年代,屠呦呦很快被任命為“523項目”研究組的組長。

屠呦呦帶領一個小組的成員開始查閱中醫藥典籍,走訪老中醫,埋頭於那些變黃、發脆的故紙堆中,尋找抗瘧藥物的線索。開啟了她最優秀的研究工作完成之旅,時間是1969年至1972年之間的“文革”時期。

屠呦呦:我的成就源自超強閱讀力與思考力

39歲的屠呦呦遵循毛澤東主席“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的指示,開始著手從中草藥中發現新的抗瘧藥。她查閱了大量的古代醫學書籍和民間的藥方,尋找可能的配方。幾年時間,她“幾乎把南方的老中醫都採訪遍了”。青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了屠呦呦的視野。

這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兩千年前的中國古醫書中就有入藥的記載。在公元340年間,東晉醫書《肘後備急方》中記錄了一個“治寒熱諸瘧”的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耗時3個月,從兩千多個方藥中篩出640個,又鎖定到一百多個樣本。青蒿是當時的191號樣本,雖然曾經有過68%的抑菌率,復篩結果卻一直不好。

很長一段時間,這種不起眼的菊科植物都不是最受關注的藥物,直到有一天,屠呦呦決定:用沸點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來提取青蒿。這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溫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關鍵。

屠呦呦:我的成就源自超強閱讀力與思考力

“非議”背後的啟示:創新是如何實現的?

2011年9月24日2時,81歲的屠呦呦登上了2011年度拉斯克醫學獎的領獎臺,斬獲臨床醫學研究獎,那是彼時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獎項。

在拉斯克獎評審委員會的描述裡,屠呦呦是一個靠“洞察力、視野和頑強的信念”發現了青蒿素的中國女人。

而國人卻發現了這位被世界認可的卓越女科學家卻是“三無教授”既沒有博士學位、留學經歷,也不是兩院院士,只是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員。

《科學》雜誌的網絡報道稱:“拉斯克獎重新點燃一個爭議:是否應該把研發出強有力的抗瘧藥物——這個文化大革命期間政府一個大規模項目的成果——歸功於一個人。”

曾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饒毅在《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的文章中給出了比較中肯的觀點:“雖然對於青蒿素的歸屬問題爭議不斷,但有三點毋庸置疑:

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對於發現青蒿的抗瘧作用和進一步研究青蒿都很關鍵;

2、具體分離純化青蒿素的鐘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組的成員;

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組是在會議上得知屠呦呦小組發現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瘧作用以後進行的,獲得純化分子也晚於鍾裕容。”

四年後,並不認可集體成就的諾貝爾獎,再次把獎項頒給了在青蒿素研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個人。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組委會秘書格蘭•漢森(Goran K. Hansson)說:

“畢竟,個體才能做出發現,而不是組織。在組織和機構變得愈發重要和有權力的時代,從中辨識出真正具有創造力並改變了世界的個體也變得愈發重要。”

挑戰和機遇:沉潛經典閱讀,錘鍊創新思維

屠呦呦的偉大發現,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她的成功來自於超強的解讀(閱讀)能力。《肘後備急方》已經成書上千年,讀過的人無數。但真正讀懂了的只有屠呦呦。屠氏是如何讀懂的呢?一般來說,超強的解讀(閱讀)能力,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培養:

  • 大量經典閱讀的根基

屠呦呦超強的解讀能力,來自於她從小打下的經典閱讀底子。經典類似於一座一座的高山,從小樂此不疲地開始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爬山”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練就,一旦要翻越一座更高的山峰,一般而言就容易得多了。

屠呦呦小時候的書單:“屠家樓頂有個擺滿各類古典醫書的小閣間,這裡是屠呦呦童年時的閱覽室:《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千金方》、《四部醫典》、《本草綱目》、《溫熱論》、《臨症指南醫案》……”

事實再一次證明,從小誦讀經典,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當然,經典都是濃縮的精華,要化開這些精英鑄就的精華,除了研讀本身之外,平時有賴於大量的略讀、瀏覽、跳讀等等快速閱讀,幫助進一步慢慢消化、融開。

屠呦呦除了幼時的經典根柢外,接受任務後,又有長時間閱讀“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的經歷和過程。

  • 寬廣的“跨界”知識結構

不少人津津樂道於自己的專業,同時也就囿於自己的專業。辯證地說,這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屠呦呦的成功,是把現代科學方法運用到了傳統中醫當中去,才獲得了研究的突破,這體現了她作為一名科學家的創新思維。

請問,屠呦呦的創新思維從何而來呢?

不知讀者是否留意上文:“雖然自己出生中醫世家,自己的崗位也是研究中醫中藥,但是屠呦呦在中醫研究所曾經參加過為期兩年半的‘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其中昭示了屠氏寬闊的知識結構。

試想,如果屠氏缺乏“跨界”能力,也許青蒿素的提取,將與其失之交臂。

善於思考,抓住靈感。屠呦呦因為受到中醫古籍的啟迪,並且通過現代科學方法對中藥青蒿成分(可以有高效抑制瘧原蟲)進行提取,最後成功研製出挽救了數以百萬人的生命的青蒿素。

中醫和西醫的結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儘管青蒿素源自傳統的中藥,但是從中草藥的提取物中尋找到具有抗瘧疾功能的成分,卻採用了中西醫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

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廖品東教授認為:

“中醫和西醫的結合必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我給每一屆的學生都會講這個故事。”

  • 創新思維能力

屠呦呦一度陷入榮譽的非議之中,在這個大協作的“523”項目中,屠呦呦個人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對於這一爭議,拉斯克醫學獎給出瞭解釋:

屠呦呦是第一個把青蒿素引入523項目組,第一個提到100%活性,第一個做臨床實驗,這三點中的任何一點都足夠支撐她得這個獎。可見這個獎項注重科學發現的思維,而不在乎是誰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