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越:「相互寶」是個什麼鬼?平時1毛錢,大病30萬!

▲點擊藍色“關注桂越”

本篇文章字很少,用最簡單的話,講最深的道理


10月16日,支付寶推出了保險“相互保”

到桂越寫文章時,

10月22日20點30分,

已經有800萬人加入。

並且加入人數還在不斷的增加。

號稱“平時一毛錢,大病變30萬”,到底是什麼?

桂越這裡從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做直白的解釋。


1、相互寶的作用是什麼?

買保險,看的是保險的作用,

相互寶,是一種保障型保險。

保障型保險的意思是:

疾病或者意外發生時,

購買者能在保險公司拿到錢。

那麼一個保障型保險的作用,

就看這兩個問題:

1、配置者在什麼情況下能拿到錢?

2、配置者能拿到多少錢?

答案是:

1、惡性腫瘤+99種重大疾病,

2、39歲及以下可以理賠30萬,

40歲及以上,59歲及以下,可以理賠10萬。

保險的 是兩種功能。

也就是說,相互寶是一款:

重大疾病險,得重大疾病之後:

一次性理賠30萬(39歲及以下)。

或者理賠10萬(39歲以上59歲以下)。

或者不賠錢(60歲以上)。


2、相互寶每年究竟要多少錢?

這一段必然是要涉及到數字計算的,

所以,大家看這一段的時候,

要耐心的看~

支付寶上的官方宣傳語是:

“平時一毛錢,大病變30萬”

官方的解釋是這樣的:


桂越:“相互寶”是個什麼鬼?平時1毛錢,大病30萬!


0.1元的解釋是有人患病了,

就其他人人交不超過0.1元,

具體我們要交多少錢呢?

就要看患病人數是多少了!

然而,這背後都是有生病概率的,

這就是,保險公司精算師要算的東西。

官方給出的計算公式為:分攤金額=(出險案例累計保障金+10%管理費)/成員人數。其中,成員人數,以出險案例公示時為準。

假設某一期公示時,加入相互保的人一共有500萬,公示了100人的確診案例。那麼,分攤日每人當期需要交的錢就等於【最高賠付金額30萬元*100人+(30萬元*100人)*10%】/500萬人,計算結果為6.6元。

信美相互總精算師曾卓曾介紹,進入穩定期後,預估每個人每年的交費為100多元,對應30萬元/10萬元的保障,總體性價比較高。

這是“官方算法”,但網上刷屏的還有另一種算法。蝸牛保險醫院創始人“Dr大萌萌”做過一個推演:

假設:所有參保者中75%為40歲以下人群,25%為40歲以上人群,男女用戶佔比趨於跟人口分佈相同,即:男性佔比為51.9%,女性佔比為48.1%;

根據《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可以發現:30-40歲人群未來十年平均每年重疾率約為男性0.2%,女性0.23%。40-50歲區間的人群為男性0.44%,女性0.47%;

每次賠付,相互保收取保額的10%,管理費也由大家整體分攤,每次賠付額度相當於33萬元;40歲以上賠付額度相當於11萬元。

根據以上假設,她計算出每人每年需“保費”為:

330000×75%×(51.9%×0.2%+48.1%×0.23%)+110000×25%×(51.9%×0.44%+48.1%×0.47%)=655元

這跟官方估計的100多差了500多元。

“之所以會有差距,是跟預估的用戶結構、人群發病率不同有關”,薛洪言表示。他認為,具體的分攤金額,跟參保群體實際的發病率有關,很難預測具體金額。

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看起來很複雜。

我就用直白的話,嘗試解釋一遍。

傳統保險公司配置保險交的錢:

第一部分:存到銀行,

作責任準備金,保證隨時可以理賠。

第二部分:用來投資,

如京滬錢路,三峽,南水北調,一帶一路等。

這都是一些回報率比較高且較為穩定的項目。

也所以才會出現有些保險公司長期交費後,

除了保障外還會有比銀行利率略高的收益。

第三部分:用來作為公司運營費用。

“相互寶”交的錢:

第一部分:和傳統保險公司一樣,

只不過傳統保險公司是存在銀行。

“相互寶”是已經存在了支付寶。

第二部分:可以理解成餘額寶。

第三部分:公司運營費用也是有的,

但是比傳統保險公司底是肯定的,

因為支付寶的獲客成本比保險公司低很多。

寫到這,桂越發現,區別還有很多:

因為保險公司從來就沒有一模一樣的產品

不同的產品價格千差萬別,因為背後概率不一樣

傳統保險公司,目前還沒有出一個保險,

把39歲以下的人劃為一個繳費檔位,

40到59歲劃為一個繳費檔位,

然後又固定30萬、10萬保額,

並且只保到59歲的產品。

假使傳統保險公司,

也出一個一模一樣的產品,

肯定是會比“相互寶”貴的。

但是我估計貴不了多少。

假使支付寶出一個,

和傳統保險公司一樣的,

交20年保終身的重疾險,

按照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繳費不同,

那麼肯定會比傳統保險公司便宜,

但是並不會便宜多少。

至於為啥我會這麼說,

想知道的可以私聊討論,

我也在研究學習階段。

行業背後的規律,我還是不說太直白的好。


3、桂越如何看待“相互寶”

若要問我如何看待“相互寶”?

我的回答是:

馬爸爸要做的事,無條件支持!

馬雲一直關注健康行業,

保險是健康繞不過去的話題。

現在,

支付寶基本相當於一個銀行,

它掌控了你的健康和錢的數據。

掌控錢和健康的數據,不做保險做啥?

對中國來說,普及保險意識是任重道遠,

互聯網大數據和流量,能讓越來越多的人,

重視保險,瞭解保險,配置保險。

讓越來越多的家庭遠離“因病致貧”

遠離“一人得病全家遭罪”的情況。

功在千秋,是偉大的。

但是目前來說互聯網保險還不完善,

如繳費,10歲的人和35歲的人交的錢一樣,

得到的保障也一樣。這明顯不公平。

如保障年限,40歲以下只能30萬?

59歲以下只能10萬?

60歲以上,就不能保了?

如投保時的健康告知,

有多少人看了?

我估計80%以上的人沒看,

當然大多數人都看不懂。

乙肝不能投!

2年內住院超過15天的不能投!

2級以上高血壓、糖尿病不能投!

半年內體重下降5公斤的不能投!

息肉、結節、囊腫不能投!

我說這個並不是說,相互寶不好,

有條例限制,或者文字遊戲?

而是所有的保險產品都需要健康告知,

有意或者無意沒有告知,

以後理賠的時候會非常麻煩。

桂越最擔憂的是什麼?

1、有健康問題沒看健康告知(80%以上的概率),依然投保,心裡覺得自己有保險萬事大吉了,等到正出事的時候,發現理賠不了,上網上或者上大街上拉橫幅罵孃的。

2、沒有健康問題投保了,心裡覺得自己有保險萬事大吉了,等到真出事的時候,醫院花了幾萬塊,但不是重大疾病,發現理賠不了,上網上或者上大街上拉橫幅罵孃的。

3、沒有健康問題投保了,心裡覺得自己有保險萬事大吉了,等到發生意外事件,醫院花了幾萬塊,但是又沒達到重大意外理賠範圍,發現理賠不了,上網上或者上大街拉橫幅罵孃的。

4、沒有健康問題投保了,心裡覺得有保險萬事大吉了,等到真得重大疾病的時候,發現30萬或者10萬根本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的,去罵娘?

5、沒有健康問題投保了,一直很健康,到了60歲以後,特麼的就生病了?最操蛋的是,這個時候,連傳統的保終身的保險都不買了了?

6、沒有健康問題投保了,小病幾個,但沒有大病,到了40歲之後,發現保額變成10萬了,不夠,要去找保險公司加保,這個時候買保險已經貴上天了,而且期間得過幾個小病,能不能買保險已經成了問號?

以上的情況,一旦被媒體一炒作,就會又變成保險行業的黑歷史,呵呵呵,這可真不容易啊。

為啥保險行業名聲這麼臭?

一部分原因是:老一批部分保險代理人,

保險責任可能講不太清楚,

聽的人也半懂不懂,

最後出事了,發現,

我買的年金險,不保疾病。

我買的意外險,不保疾病,

我買的重疾險,不保意外。

有的保險代理人為了佣金,

或者專業知識不到位,

沒有問投保人健康狀況,

或者沒有詢問刻意隱瞞。

生病的時候沒辦法理賠。

所以吃瓜群眾得到的結論是:

保險公司是騙人的。

寫到這,讓我想起了幾句話: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做的越多,錯的就越多

沒有比人更難伺候的

如果有的話,那就是一群人

沒有比一群人更難伺候的

如果有的話,那就是一群中國人

馬雲加油,支付寶加油,中國加油。

保險行業加油,任重而道遠。

我要積極的讓資金有限的客戶朋友

去投“相互寶”

我要積極地促進已經買了的客戶朋友,

但是保額真的是不夠的朋友

去投“相互寶”,

有比沒有好,即時只有30萬,

即使只有60歲以下。

桂越:一句話講清楚“教育年金保險”

關注桂越自媒體查看更多“桂越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