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爲寶,牛糞無害化處理技術寶典

我國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國,農林牧漁協調發展,共同促進了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養牛業的發展中,養牛業的迅速發展雖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隨之產生的大量牛糞也會給生態環境帶來極大危害,糞便汙染已經成為一大治理難題,尤其是牛糞中包含了很多的有害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會造成一定威脅。

變廢為寶,牛糞無害化處理技術寶典

所以在現在的養牛業發展過程中,牛糞的無害化處理已經成為了其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其可有效防治生態汙染,促進養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阻礙牛糞無害化處理的因素

1.使用化肥

在我國的農村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的使用是十分關鍵的,其應用方便且肥力見效快。而相比於化肥,生物肥的肥效比較慢,而且產出的效益比較低,在使用的過程中十分不便,需要付出極高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因此在現代的農業生產中,化肥已經逐漸替代了生物肥,牛糞作為生物肥的一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少,加上農村勞動力的流失,農業生產中農機的小型化已經取代了畜力,也給養殖結構帶來了一定影響,這些都使得牛糞無害化處理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2.缺乏無害化處理的意識

當前我國的很多養牛場在進行養殖時,對於牛糞無害化處理工作了解不多,很多的養牛場直接將牛糞和汙水等排放到外界,加上對養殖業環保方面工作的不重視,對其危害不夠了解,監督不嚴格,這些都使得養牛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嚴重的環境汙染。隨著科學養殖的知識普及現在很多的養牛業主也認識到牛糞對生態環境的汙染,但是由於養牛場普遍離公共排汙設施遠,牛糞無害處理操作不便,而且糞汙形成的危害,在短期內也難以顯現出來,於是很多的養牛業主也就不重視牛糞無害處理工作,導致了糞汙的危害逐漸累加,最後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3.牛糞難以發酵

牛糞是一種生性不易自然發酵的物質,所以不能夠直接用於農田施肥,必須要經過人為發酵處理之後,才能夠用作農家肥,否則會對農作物產生危害,而且也難以發揮出其中的肥力。但是牛糞的發酵處理十分不便,時間長且處理的過程中,會使得農業週期性受到限制,這樣也限制了牛糞的無害化處理。

牛糞無害化處理關鍵技術

1.燃燒處理

牛糞是一種高熱量的物質,經過計算2.59t幹牛糞的燃燒熱量相當於1t標準煤,由此可見,牛糞作為一種高熱量的物質,完全可以用於取暖,代替原本的煤炭等燃料,從而實現牛糞的合理利用。

在我國的高原和草原地區,牛糞已經成為了一種比較常見的取暖燃料,在這些地區,人們會收集晾乾的牛糞作為燃料,冬季燃燒取暖,牛糞在這些地區應用十分廣泛。但是傳統的牛糞處理方式並不健全,對其的使用也不科學合理,例如在將牛糞作為燃料製備時,可以將牛糞與煤炭以4:6的混合進行壓制,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牛糞和煤炭資源的充分燃燒利用。

在牛糞的實際燃燒利用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牛糞的燃燒特點,一般牛糞能夠在低氧的條件下進行長時間的燃燒,所以在進行燃燒使用時,可以將牛糞與煤粉和草渣等混合燃燒,燃燒充分後,關閉排煙口,翻動燃料調節室溫。

這種方式最大的優點就在於能夠保證室內整潔,不會產生大量的煙霧,而且牛糞燃燒後的產物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所以說牛糞是一種相對清潔的能源,燃燒牛糞不僅可以實現對牛糞的高效利用,而且還可以替代傳統能源,減少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實現清潔燃燒,而且牛糞燃燒後產生的物質還可以作為無機肥,應用於農業生產。所以在現代的牛糞無害化處理技術中,燃燒處理,是一種比較常見和有效的處理方式。

2.堆肥發酵處理

牛糞的堆肥發酵處理,也是現在常見的牛糞無害化處理手段之一,其處理的原理主要是將牛糞進行發酵,使牛糞轉化為能夠直接應用於農業生產中的農家肥,充分發揮出牛糞中的肥力。一般堆肥發酵處理包括厭氧發酵和有氧發酵兩種。

有氧發酵是利用發酵菌劑來進行發酵,保持牛糞堆體的溫度,在該過程中,牛糞不出現臭味和氨味即為發酵充分,這樣經過發酵得到的肥料能夠直接應用於農業生產,而且高溫發酵也可以實現無害化處理殺滅牛糞中的大部分有害微生物。

厭氧發酵處理是將牛糞分解成沼氣等其他物質,在該過程中,由於牛糞的分解,還產生了沼氣,所以在現在的一些農村和城鎮社區中,將有機肥進行無氧處理,利用產生的沼氣作為主要的能源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厭氧發酵處理後,牛糞中的各種細菌和寄生蟲都會被殺死,從而實現牛糞無害化處理。

3.蚯蚓處理

利用蚯蚓來進行牛糞處理,是現在一種新的生物技術,在牛糞堆處放養蚯蚓,可以促進蚯蚓的生長和繁殖,蚯蚓在牛糞堆中的生長繁殖,可以促進牛糞的腐熟,相比於自然發酵而言,其發酵的速度更快,無害化處理的質量也更高。

4.種植食用菌

牛糞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N、P、K等元素,用牛糞拌稻草做基質加入一定的輔料堆積發酵後,可以栽培食用菌。主要種植的品種有雙孢菇,草菇,姬茸菇等。孫海清(2008)利用牛糞稻草按1:1混合進行堆肥發酵後生產雙孢菇,可產菇12.5~15.0kg/m2,可消納牛糞12.5kg,純利潤在100元/m2以上。利用牛糞和秸稈等農業廢棄物栽培食用菌不僅使牛糞、玉米秸稈等廢棄物無害化和資源化,還生產出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食用作飼料,從而使資源得到多層次循環利用。

5.催化氧化處理

對牛糞進行催化氧化處理,就是對牛糞進行降解,將牛糞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牛糞中的粗蛋白質、粗脂肪和腐植酸類物質,都可以通過催化氧化作用,轉化為可水溶性的有機物,並實現降解,在封閉的環境下,也可以防止廢氣、廢液和廢渣的排放。

結語

我國的養牛業發展十分迅速,在牛類的養殖過程中,牛糞的排放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汙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會產生一定的威脅,所以在現代養殖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進行牛糞的無害化處理,對牛糞進行綜合處理,提高其利用率,實現養牛業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痛點,其中缺少充足的飼草、飼料種植土地資源,養殖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畜禽糞便、廢水、肥料汙染等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勝偉“鹽鹼地+”商業模式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

缺少有機質是鹽鹼地覆育過程中要解決的一大問題,而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畜禽糞便是優良的生物有機肥原料來源,通過在養殖場周邊引入生物有機肥加工廠,可實現對於畜禽糞便與屠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肥料的處理,實現變肥為寶,大面積改良覆育鹽鹼地。而在改良覆育後的鹽鹼地上選育、種植耐鹽鹼優質飼料作物,在不佔用現有可耕地資源基礎上,可大幅度增加優質飼料草場的面積,為畜牧養殖業提供充足的飼料來源,

同時,勝偉還可引入精飼料加工廠,將鹽鹼地上產出的鮮草轉化為精飼料,就近供應養殖場的需求,從而實現鹽鹼地上農牧產業園的零汙染、零排放,內部產業間實現生態循環。目前勝偉集團在濰坊濱海的農業種植園和國際畜牧產業園已初具規模,已建設完成了年屠宰加工肉牛10萬頭的現代化食品廠和多個大型隔離場。佔地3000畝的鹽鹼地生態種植園也初步成型,鹽鹼地無公害農產品,鹼地苜蓿、羊草、青貯玉米等飼料作物均已試種成功,並實現規模化種植、量產。

變廢為寶,牛糞無害化處理技術寶典

鹽鹼地農牧產業園模式還具備良好的可推廣複製性,勝偉集團調研發現,中國的鹽鹼地分佈區,與貧困人口分佈區以及傳統的畜牧養殖區,存在高度的重合性,鹽鹼地上的貧困人口因缺乏鹽鹼地利用技術,處於極度貧困狀態。如何利用好手中的鹽鹼地技術資源優勢,同時有效承接當地畜牧養殖傳統,實現鹽鹼地資源產業化運營,帶動鹽鹼地分佈區人口脫貧致富,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所有勝偉人持續探索的課題。

在產業智慧化理念指引下,勝偉集團依託智慧農業與智能製造專業委員會,在產業運營管理中導入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無人化、少人化管理,通過搭建電商平臺,結合區塊鏈等前沿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建立起貫通全產業鏈條的智能信息體系,實現鹽鹼地農牧產品的全程可追溯,徹底解決當前國內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最大痛點,從全流程保證食品的安全可信。

未來,勝偉集團將充分發揮鹽鹼地改良技術優勢、濰坊港口物流優勢、整合國內外優質種畜資源,積極走出去,輻射全國五大類型鹽鹼地分佈區,建設鹽鹼地農牧產業園,開創新型扶貧模式,將國外優質肉牛種源引入國內,以每2000-2500畝鹽鹼地建一座可存欄500頭的智能“牛倉”,形成一條“鹽鹼地農林牧複合、草果田契合、一二三產融合,種養加產業循環發展”的經濟模式,助推國家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