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社交媒體短視頻亂象及治理

考研|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

考研|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
考研|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

【內容提要】短視頻由於適應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網民碎片化時間的表達和觀看需求而越來越受到青睞與追捧,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部分平臺違規提供內容低俗、格調低下、渲染暴力色情、刻意展示低級趣味的內容,嚴重阻礙了互聯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本文聚焦社交媒體,通過對社交媒體短視頻發展亂象進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亂象治理的對策:打造優質內容生產系統,實行“黑名單”制度,以“分權”理念完善舉報投訴機制,與媒體聯動建立闢謠平臺。

【關鍵詞】社交媒體 短視頻 發展亂象 治理對策

短視頻顧名思義就是指時長極短的視頻形式,主要應用於個人社交分享、移動新聞傳播等,它更多地是指由網絡視頻用戶原創的內容,即UGC(User Generate Content)。根據CNNIC最新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國手機視頻用戶規模接近5億,手機網絡視頻使用率為71.9%,手機等移動端成為受眾信息獲取的新方式。契合移動端用戶碎片化時間使用習慣的短視頻在社交平臺的支撐下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2016年9月,今日頭條和新浪微博均在短視頻領域投入巨資,11月,秒拍在旗下短視頻公司投入10億元,12月微信新增發佈10秒短視頻的新功能。

自媒體時代,UGC短視頻生產和社交平臺的結合打破了信息傳播的固有模式,開創了全民分享的新時代。但是,正如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裡談到的,當一切社會文化都以娛樂的形式表達出來時,也是這個社會危機的開始。隨著使用的廣泛,短視頻的發展出現諸多亂象,其中過度的低俗娛樂內容對大眾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極為惡劣的負面影響。本文聚焦社交媒體短視頻亂象,在對其進行現象梳理的基礎上探討治理之策,以期為社交平臺短視頻走上文明傳播的“正道”提供思路。

一、社交媒體短視頻亂象掃描

(一)短視頻新聞真假難辨

相對於文字和圖片,視頻常常具有更為直觀和直接的感染力,它動態影像的立體和直觀使得我們對視頻信息具有高信任度,於是短視頻製造假新聞的成功率大為提升。但是在視頻後期處理技術——剪輯技術、特效技術等日益發達的今天,短視頻可以做到讓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展現在受眾眼前,使人們信以為真,短視頻披著“眼見為實”的外衣卻摻雜了大量虛假信息,導致信息真假難辨。

(二)惡搞、色情、暴力等低俗短視頻數量最多

新浪微博上點擊和瀏覽次數較多的短視頻主要有暴飲暴食類、吐槽搞笑類和美女唱歌跳舞類,這些種類都是最能夠博得受眾眼球的,短視頻上傳者在商業利益的誘惑下為了點擊量和關注度無所不用其極地吸引眼球,使得社交媒體的短視頻傳播呈現嘈雜、粗俗甚至低俗的“群魔亂舞”景象。

(三)信息洩露危及個人隱私

由於短視頻傳播中視頻會將當事人信息事無鉅細地暴露在公眾的眼中,一旦某個視頻走紅,視頻中的人物就會面臨被“人肉”的危險,在這中間不乏一部分短視頻未經當事人同意甚至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在社交媒體進行傳播,這就造成對他人隱私權的嚴重侵犯。

考研|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

二、社交媒體短視頻亂象原因分析

社交媒體短視頻具有獨特的傳播優勢,依託社交媒體的強社交性能夠有效增強其用戶使用黏性和巨大的傳播力量,簡易操作帶來的個性化視頻創作在刺激用戶上傳的同時能夠為他們提供海量短視頻信息。但是也正是這樣的傳播優勢使得短視頻成為網絡虛假信息和網絡低俗信息的“溫床”,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短視頻發佈“門檻低”是前提。短視頻的“低門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門檻的降低。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技術更新升級,原先複雜的視頻錄製、編輯程序變得簡單方便易操作,這為網民提供了極大的創作空間。另一方面是傳播平臺門檻的降低。微博等社交媒體為網民提供了短視頻隨時隨地隨拍隨傳的即時化分享功能,同時對於感興趣的內容還可以一鍵分享轉發,這些在契合當下人們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和社交需求的同時,也為普通網民提供了滿足其表現欲的途徑,而這反過來又刺激了他們的“上傳欲”。

考研|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

注意力經濟驅使是動機。麥克爾·哥德海伯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網絡為基礎的“新經濟”其本質是“注意力經濟”。④在現在的社交平臺上,越是反常、不走尋常路的內容越容易斬獲受眾的注意力資源。因此,對於普通的社交媒體用戶來說,主動給自己貼上“三俗”的標籤成為迎合受眾注意力的有效方式。

平臺缺乏有效監管是根本。對於這些格調低下的不文明傳播現象,平臺是有監管義務的,但是目前平臺對此類短視頻的監管存在著滯後性的特點,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速度快且在不同社交平臺的傳播都是打通的,即使平臺第一時間刪除違規鏈接,仍然會有不少種子文件殘留下來,利用其它途徑進行傳播。另外,社交平臺上短視頻數量龐大,這給監管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使得監管存在著不完全性的特點。再加上有的社交平臺刻意為之,給予低俗短視頻以最大限度的放縱和容忍,這無疑為短視頻的不文明傳播現象推波助瀾。

三、社交媒體短視頻亂象治理對策淺析

(一)打造優質內容生產系統

短視頻發展迅速的根本在於受眾持續走高的觀看需求,因此對於社交媒體短視頻亂象治理的治本之策是保證用戶有內容可看,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觀看真正感興趣的內容,而不是一味的對短視頻進行限制和審查。首先是要提供優質內容,雖然低俗內容可以迎合受眾需求,但是真正引發網友共鳴的往往是優質內容。社交平臺可以為短視頻提供包括分享、轉發、點贊、評論、收藏等功能,應該將這些功能用在對優質內容的傳播上;其次是要對用戶進行短視頻內容的精準分發,社交媒體龐大的用戶量和用戶瀏覽數據為他們記錄和分析用戶觀看習慣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精準的內容推送可以獲得一批穩定的收視群體,以此加強優質內容的增值效應。

考研|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

(二)實行“黑名單”制度

微博等社交平臺現在都實行實名認證制度,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比如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等都會錄入到系統的數據庫中,這就為建立黑名單制度提供了依據。“黑名單”制度指的是對社交媒體短視頻進行審查,依據內容的違規程度對上傳者實行警告、限制或者加入黑名單禁止該用戶使用相關功能等措施。社交平臺應該對虛假、低俗、色情、暴力等內容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確立分級處理標準,對於那些在社交平臺發佈不符合法律規定視頻內容的用戶,平臺可以根據視頻內容來判斷對其處理的辦法。這可以使發佈者意識到短視頻內容的自由是受到限制的,違法視頻內容的上傳是需要承擔相應責任的。

(三)以“分權”理念完善舉報投訴機制

社交媒體上的短視頻憑藉簡單化的生產方式和社交平臺的黏性網狀關係形成了節點與節點相連接的傳播模式,在這個穩定的傳播模式中,受眾作為中間一環,成為不文明短視頻的直接受害者,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身份特徵,受眾可以成為短視頻亂象治理的“中堅力量”。⑤如前所述,對於數量龐大的短視頻,僅憑平臺一己之力很難完成監管,但是如果平臺能夠轉變治理觀念,通過“分權”的思路動員眾多網民參與到監管中來就可以事半功倍。不過,這個措施實施的前提就是平臺能夠建立健全舉報投訴受理機制,為網民的舉報投訴提供便捷的通道。

(四)與媒體聯動建立闢謠平臺

建立闢謠平臺作為治理社交媒體短視頻亂象的補充手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社交平臺的信息發佈機制本身就會助推謠言等不實信息的傳播,以微博為例,對於專業性不是很強的用戶來說,他們很難利用較短時長的傳播單元將一件事情有重點地解釋清楚,這就為不實信息的傳播埋下了隱患。一方面,與新聞媒體聯合,在微博等社交媒體設立專門的闢謠平臺,可以藉助新聞媒體的專業性有效減少內容不實的短視頻的傳播,將其扼殺在大面積傳播之前。另一方面,短視頻和新聞媒體的有機結合能夠通過轉變受眾的關注方向而改善短視頻發展環境,引導受眾將注意力從低俗內容上挪開。

1.王玉風《社交媒體短視頻亂象及治理》

考研|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
考研|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

戳戳戳,請盡情的戳~

只要你對新聞實務無法下筆,擔心無人點評,加入我們!這些煩惱統統解決~

我們會有很多期,錯過一期就失去一次新聞實務練習點評的機會哦~

還在等什麼,快來加入吧!

還沒有心動麼?

老師逐句點評

提出修改意見並指導新角度思考

怎麼樣

這下子,該心動了吧

心動了還不趕快行動!

詳情請聯繫陳老師微信:shendusikao1

我們在這裡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