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種針對體質疾病調製的藥酒及配料、製作、功效、食用大全(三)

八、冠心病 心肌梗塞

1、痰濁瘀阻型 瓜蔞薤白酒

組成:瓜蔞1枚,薤白60克,米酒0.3升。

製法:將瓜蔞打碎,與薤白同酒共煮取200毫升,候溫,過濾去渣備用。

服法與用量:每日1次,每次溫飲20毫升,連服5天。

分析:此方出於《金匱要略》。方中瓜蔞清肺化痰,寬胸利氣,兼能舒肝。《重慶堂隨筆》雲:“瓜蔞實潤燥開結蕩熱滌痰,人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鬱、潤肝燥、平肝逆,緩肝急之功獨擅也。”薤白通陽散結,行氣呆滯,為治療寒痰溼濁潛於胸中,陽氣不得宣通所致的胸悶作痛,或兼喘息、咳唾的胸痺證之專藥。酒能行氣血,增強藥力,故諸藥配合,共奏通陽散結,行血祛痰之效。

2、心血瘀阻型 桃仁硃砂酒

組成:桃仁100克,硃砂10克,丹參50克,降香20克,黃酒1500毫升。

製法:將桃仁用水泡後去皮尖,再用麥麩炒至微黃,然後研細;硃砂研細粉。先將桃仁、丹參、降香與黃酒置入沙鍋內,煮沸,待冷後過濾,去渣留液,再加入硃砂末,攪勻,裝瓶備用。

服法與用量:每日2~3次,每次溫服10~20毫升。可連服數日。

分析:此方系由《太平聖惠方》“桃仁硃砂酒”加味而成,載於《常見病藥酒療法》一書中。杏仁入心肝二經,味苦甘,苦能洩降導下以破瘀,甘能和暢氣血以生新,其活血行瘀力強。硃砂味甘性涼,有毒,乃心經血分之藥,《名醫別錄》說:“通血脈,止煩滿消渴,益精,悅澤人面,除中惡腹痛,毒瘡疥瘻諸瘡。”古書上有不少服食硃砂延年益壽的記載,但因其有一定的毒性,故不宜久服、多服。丹參能活血養血,降香能降氣辟邪,散瘀定痛止血。諸藥和以黃酒,以行藥勢,有通血脈、止疼痛的作用。

3、氣虛血瘀型 二參酒

組成:黨參100克,丹參100克,山楂50克,米酒適製法將上3味藥切碎,加米酒適量浸漬15天,濾取浸出液,壓榨殘渣,浸液與壓榨液合併,加米酒適量至1升,過濾後裝瓶備用。

服法與用量:每日2次,每次10毫升,飯前溫服,連服5天,過兩天後可再服。

分析:此方系《中國藥酒》所載經驗方。方中黨參甘溫,大補元氣;山楂酸甘、微溫,活血化瘀,消食化積,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含量和強心作用。丹參味苦性微寒,《本草綱目》稱其:“活血、通心包絡。”《日華子本草》謂其能“養神定志,通利血脈。”藥理實驗結果表明,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作用,能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並使心率減慢。又因丹參富含維生素E,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抗衰老作用。三藥與酒相合,既能補氣血,又能通瘀脈,心梗後病屬氣虛血瘀者,可飲此酒。

4、心腎陽虛及心陽欲脫型

(1)葡萄酒

組成:葡萄酒適量。

製法:商品紅葡萄酒無特殊製法。

服法與用量:每次20-30毫升,每日1~2次。

分析:載於《科學飲食強身大全》。葡萄酒是以葡萄榨汁發酵而成,酒度較低,一般在12~18度之間。葡萄酒除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糖分和10多種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外,還含有抗惡性貧血的維生素B12。葡萄酒同其他酒一樣也有溫陽、活血、通經、活絡的作用。有關資料顯示,在酒精飲料中只有葡萄酒才具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因為葡萄酒含有原花色素,它能加速血液中的膽固醇的純化,從而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在動脈管壁中,原花色素能夠穩定構成各種膜的膠原纖維,能抑制組氨酸脫羧酶,避免產生過多組胺,降低管壁透性,抑制或消除血栓形成,從而達到防治心梗的目的。正常人平時少量飲服,也有益於健康。

(2)參附酒

組成:人參50克,熟附子30克,生薑10克,大棗5枚,桂枝3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人參、附子、桂枝搗成粗末,生薑切片,大棗去核,共用白紗布盛之。置淨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15天后開封,去掉藥袋,過濾裝瓶備用。

服法與用量:每次10~20毫升,每日1~2次。

分析:此方出自《常見病藥酒療法》。人參,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者偏溫。功在補五臟,益六腑,安精神,健脾補肺,益氣生津,大補人體之元氣。近代實驗研究表明,人參能增強大腦皮質興奮過程的強度和靈活性,提高對於複合刺激的分析能力,從而增強條件反射。有強壯作用,使身體對多種致病因子的抗病力增強,改善食慾和睡眠,增加各器官臟腑的功能活動。此外,人參還有降低血糖、抗毒、抗癌,提高人體對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附子性味辛溫,為大熱回陽之藥,能溫腎散寒,回陽救逆;桂枝可溫通經脈,配以生薑、大棗調中散寒。諸藥酒浸為飲,助藥勢之行散,溫壯之力益加,使陽氣得復,病症可除

九、冠心病 心力衰竭

1、氣虛陰傷型

(1)茶樹根酒

組成:老茶樹根30~60克,糯米酒適量。

製法:將老茶樹根洗淨切片,與糯米酒同入瓦罐中,文火煎熬20分鐘,或先把老茶樹根煎成濃汁再加糯米酒煮。服法與用量每晚睡前頓服,連服7天。

分析:此方出自《臨床食療手冊》。書中要求挖取10年以上的茶樹根(愈老愈好)。茶樹根性味苦涼,能清熱瀉火、治療口瘡等病。近年來多用於冠心病,風溼性、高血壓性、肺源性心臟病及心律不齊的治療。臨床研究發現它有強心利尿的功效,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悸、氣促、失眠、浮腫等症狀。

(2)固精酒

組成:枸杞子120克,當歸60克,熟地黃180克,白酒4000克

製法:將上藥與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后放入鍋中,隔水蒸2小時,再埋入土中7日,以退火氣,便可服用。

服法與用量:早晚各服1次,每次15~30毫升。連服5天。

分析:此方出自《家庭藥膳與疾病食療》。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腎二經,功效滋陰補腎,養血益智。正如《本草正》說:“枸杞,味甘而純,故能補陰,陰中有陽,故能補氣。所以滋陰而不助陽衰,助陽而能使陽旺。”當歸性味甘辛、溫,入心脾肝經。能養血活血。藥理研究證實對房顫、心衰有不同的治療作用。動物實驗表明,對動脈粥樣硬化之斑塊病理過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熟地黃性味甘微溫,人心肝腎經。具有補陰養血之功效,用於腎陰不足及血虛諸症。本方滋補力強,可用於氣陰兩虛、偏於陰虧的各種病症。

2、痰濁阻肺型 葶藶酒

組成:葶藶子100克,白酒0.5升。

製法:將葶藶子搗碎,用白紗布袋盛之,置於淨瓶中入白酒浸泡,封口;3日後開啟,去掉藥袋,過濾後備用。服法與用量每日2次,每次20毫升,飲後以小便通利為度。

分析:此方出自《聖濟總錄》。葶藶子性味甘寒,入肺、膀胱經。功效下氣行水,善治肺壅喘急,痰阻咳嗽,水腫脹滿。《本草經百種錄》說:“葶藶滑潤而香,專瀉肺氣,肺如水源,故能瀉肺即能瀉水。”可用於心衰水腫症的輔助治療。

3、 心腎(脾)陽虛及陽氣虛脫型

(1)鈴蘭酒

組成:鈴蘭草2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鈴蘭草洗淨,切碎。置於淨器中,入白酒浸泡,封口,7天后開啟,過濾去渣,裝瓶備用。

服法與用量: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連服3天后,改為維持量5毫升,每日1次,連服7天

分析:此方出自《中藥大辭典》。鈴蘭性味甘苦,溫,有毒。能溫陽利水,活血祛風。內含鈴蘭毒甙、鈴蘭毒醇甙等,有強心藥洋地黃的作用,能加強心肌收縮力,尤對衰竭心臟的作用更顯著,能減慢心率,抑制傳導,表現為強心甙的作用。同時鈴蘭還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能消除水腫,改善心衰症狀。但鈴蘭製劑有毒,不宜久服,並要嚴格控制用量,以防發生意外。

(2)溫脾酒

組成:乾薑30克,甘草30克,大黃30克,人參20克,制附子20克,黃酒0.5升。

製法:以上5味研成粗末,用白紗布袋盛之,置於淨瓶中,入黃酒浸泡,封口。5日後,去藥袋,濾渣備用。

服法與用量:

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早晚溫服為宜。

分析:此方出自《千金要方》。乾薑為大辛大熱之品,能溫中回陽,溫心散寒。附子具純陽之性,功專助陽,大補命門真火,上能補助心陽,下可補腎火,內溫脾土,外固衛陽,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附子有抗衰老及強心作用。大黃味苦性寒,能通便瀉水,《本經》稱其:“下瘀血,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盪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甘草,《本草正》謂其:“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外,下藥得之緩其速……祛邪熱,堅筋骨,長肌肉。隨氣藥入氣,隨血藥入血,無往不可,故稱國老。”人參甘溫益氣,以補其虛。諸藥合用,共成溫中攻下之劑。適用於心衰陽氣虛損,肢體浮腫,大便冷秘者服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