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再出大招,賈躍亭這波要完!

摘要:作為一個“影帝”級企業家,賈躍亭絕對是一個可以入選商科教材的案例,不過,是反面教材。

他用完美的演技成功地演繹了商人最陰暗的一面,為了“贏”,各種權術計謀順手拈來,卻唯獨缺了企業家最該有的東西——責任和擔當。


“賈許之爭”第一季:《“賈”裝勝利》剛落幕,第二季《恆大雙線反擊》就開播了。

11月7日下午,恆大健康(HK.00708)發佈公告稱,目前已向賈躍亭及其公司發起兩項訴訟。賈躍亭強行趕走恆大委派的出納員,並強行阻止恆大財務人員進場進行財務審查,造成恆大無法瞭解FF的財務狀況。

因此,恆大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起全面反訴,要求賈躍亭及合資公司切實履行合作協議,同時在開曼群島大法院起訴賈躍亭,要求法院命令賈躍亭方提供FF所有財務資料及相關文件。

也就是說,針對賈躍亭之前的種種越軌行為,恆大在香港和開曼發起“雙線反擊”。

許家印再出大招,賈躍亭這波要完!

前季劇情回顧

第一季之所以叫《“賈”裝勝利》,主要源於賈躍亭一方對香港國際仲裁法院的緊急仲裁結果斷章取義的片面解讀,將其包裝成FF全面獲勝。

真實的情況是,上次仲裁是正式仲裁前的一次緊急仲裁,本質上是一項臨時濟助措施,並不會對雙方是否違約作出明確裁決,而是儘可能地維持雙方利益的平衡

如容許FF進行不超過5億美金融資,目的是為確保其在正式仲裁結果出爐前不陷入破產危機。而且在新融資中也充分保證了恆大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權益。

既然沒有明確判決,又何來全面獲勝之說?對此,一位熟悉仲裁法的法律人士表示,“賈躍亭的聲明有明顯偷換概念的嫌疑。”

其實,賈躍亭這種操作並不難理解,一是自我安慰,二是做給支持者及潛在投資者看。就像剛輸掉美眾議院控制權的特朗普,在推特上仍大言不慚地宣稱獲得“巨大成功”一樣。

畢竟在這個時候要想再獲得投資人青睞,也只能強行打腫臉充胖子了,說白了,這更多是賈的一種心理戰術,要真跟著賈躍亭的節奏起舞信以為真,那就太so young so simple。

本季劇情大揭秘

此次恆大的反擊,再次向世人揭秘了賈躍亭在治理公司或者說做生意的過程中在桌子下面玩的一些“賈氏小聰明”。

現在筆者就來揭秘一二,先說恆大指控賈躍亭強行趕走恆大方財務人員的事。

對此行為,賈躍亭一方的回應稱:恆大拒絕付款跟FF趕走他們的出納是兩碼事。FF是因為恆大違約拒絕付款,導致協議失效,所以在香港提交仲裁,然後再讓出納離開。

不過,這一解釋很快被專業的法律人士打臉。

該法律人士表示,大股東與管理層存在糾紛進入仲裁階段,其蘊含的法律精神是雙方各自保留觀點,進入一個由權威第三方裁決的階段。期間各方均不得損害對方利益,一旦有這些行徑即屬違法。現在雙方關於協議有效性的仲裁還處於審理階段,恆大依然是FF的大股東,

即使在仲裁期間,恆大的股東權益依然受到法律保護,有權進行財務審查並向FF委派出納員。

也就是說,賈躍亭驅趕恆大委派出納員一事,與法與理都不通。

不過,恆大的反擊也很是穩準狠,直接向開曼群島大法院起訴賈躍亭,要求其公開FF財務狀況。這還真是打中了賈躍亭的七寸。因為連FF前員工都曾透露,FF的賬本和記錄都很混亂,沒有必要的授權體系。

早在2016年時,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曾試圖對FF的財務情況進行審計。但是,因為FF賬目混亂、記錄不清,畢馬威花了半年的時間,依然無法對流入資金進行債務分配,最後不得不與FF解除合同。同年底,前寶馬全球CFO斯蒂凡 克勞斯(Stefan Krause)加盟FF。他也試圖理順FF的財務狀況,表示希望“建立風控體系,實現有效的自我保護,避免CEO犯錯,避免供貨商、員工、股東等人的利益”,同時審計團隊需要直接向董事會報告。這顯然觸及賈躍亭的紅線,Krause被迫離職。談及自己辭職原因時,Krause直言道“為了公司的資金安全,CFO需要獨立,但如果賈躍亭不接受,想要成功非常難。”

賈躍亭獨攬財務大全最終結果是有目共睹的,樂視轟塌、股東被坑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鑑。

2017年10月,樂視影業的股東把該公司告上法庭,同樣是因為賈躍亭拒絕股東查賬。樂視影業的股東北京思偉在起訴書中表示,該公司長期隱瞞經營事項,且未經股東決議擅自違規經營。不過當北京思偉舉起法律武器時,該公司已經變成一個空殼子,因為之前幾個月,賈躍亭將樂視影業的股權全部質押給融創,成功套現,然後出逃美國至今未歸。

此時,恆大祭出法律武器,要求賈躍亭公開賬目正是為了預防之前的悲劇重演。

因根據時穎與FF的協議,如果出納員七天不簽字即視為同意付款。現在把恆大趕走顯然給了賈躍亭更大的操作空間。

有資深法律人士表示“賈躍亭顯然利用了這一條款,事實上將資金使用權一手包攬,並剝奪了大股東的財務審核權。如果他要挪用資金,大股東也無從防範,這顯然已經嚴重侵犯了股東權利。”


樂視前員工,也直揭“賈氏財技”,表示“只有千方百計牢牢掌握財政大權,他的‘資本騰挪術’才能夠順利施行。”

典型的就是2015年到2016年兩年間,樂視幾乎所有的生態體系都和樂視網進行關聯交易。2016年整個樂視網營業收入219.51億,關聯方交易佔到營業收入的50%以上。

以至同年,信永中和會計律師事務所出具一份“保留意見+強調事項”的年報,罕見地提示投資者注意關聯交易。這種關聯交易的最終結果就是賈躍亭掏空樂視,至今仍讓樂視網深陷退市泥潭。

賈氏連環計

由上述可知,從突然發難向香港提出仲裁,再借仲裁之口趕走恆大出納員,拒絕恆大查賬,這一步步連環計,讓賈躍亭的“司馬昭之心”,暴露無遺。

如果說樂視時代,賈躍亭拒絕大股東查賬是為了謀劃套現出逃,那麼這次他瞄準的一定是FF的資金使用權,當然也是為了掩蓋混亂且見不得光的FF賬目。

大股東查賬,天經地義,這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作為香港上市公司,恆大此舉完全是在行使自己的正當權利,相反,賈躍亭趕走恆大出納,與法與理不容。

一旦開曼群島大法院判處賈躍亭公開FF賬目,那麼,FF的賈躍亭時代便徹底結束了!

因為,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線!

賈躍亭之所以被稱為“賈老賴”就是因為長期拖欠國內外眾多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的錢不還。在看到恆大通過打國際官司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後,那些討債無門的國內外債主們倒可以紛紛效仿,加入恆大的隊伍,向賈躍亭討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