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豪杰,从小就当男孩子养,黄氏汇宗门现任掌门——黄彩霞


女中豪杰,从小就当男孩子养,黄氏汇宗门现任掌门——黄彩霞

一、掌上明珠

黄彩霞是黄氏汇宗拳掌门人黄德兴的女儿,生于1943年2月。

黄彩霞本来有两个哥哥,一个只带到半岁,因兵荒马乱、缺衣少食,致使母亲没有奶水,靠米糊糊喂养,终因营养不良而生病夭折。另一个带到三岁半,在日本兵进犯到衡阳,途经株洲时,一家人跟着大群逃难百姓往偏僻的山冲里躲,当时祖父母负责带黄彩霞哥,父母就抱着黄彩霞挤在人群中,忽然飞机上摔下一串串炸弹,吓得百姓们四处逃跑躲避,一家人就这样被冲散了。任凭父母四处寻找、呼天喊地都无济于事。后来几经周折才知道祖父母躲进了山冲里一个亲戚家。但黄彩霞哥哥生病了,老是拉肚子(实际上是染上了痢疾)。没有钱没有药医治,祖母就求菩萨保佑,每天装香拜佛求神水喝,结果病越来越重,不几天就夭折了。连续几年两个儿子夭折,就剩下小女孩,父母伤心到了极点,爷爷奶奶也受到沉重的打击,因为黄家的两个孙子都没了,并且母亲再也没有生育。

黄彩霞从小就表现出了习武的天赋,力气很大,像个男孩。约一岁时,黄彩霞站在站栏(一种辅助小孩站立的小木栅栏)里,有一位客人抱她,她不肯,两手抓住栅栏边不松手,结果客人强行抱她时,连栅栏也提离了地面。“哇!”客人惊讶地叫了一声,对黄德兴说:“这个妹子好大劲呀,像个男孩子,德兴(黄彩霞爸的名字)你好好培养,一定是个女中豪杰。”一番赞美的话,使父母茅塞顿开:对,既然两个儿子夭折了,那就好好培养女儿吧,谁说女儿不如男?从此,父母待黄彩霞如掌上明珠,倍加呵护。


女中豪杰,从小就当男孩子养,黄氏汇宗门现任掌门——黄彩霞

二、家学渊源

发现女儿黄彩霞的天赋之后,黄德兴决定教黄彩霞练武术,把黄彩霞当男孩培养,一切按男孩要求。大约五岁时黄德兴教黄彩霞正气练体功,学习站桩等功法。然后学习南方巫家拳系列的一些拳式套路。由于坚持早晚锻炼,长年不懈,身体日益健康,快乐成长。

以前的女子,是很少有读书机会的,但是从小黄彩霞就被送去私塾读书。跟着老师和大同学们咿咿呀呀地读《三字经》、《百家姓》,虽然什么意思都搞不懂,但是必须背诵。没背出来还挨过老师的竹板,所谓:板子本性竹,不打书不熟。因为怕挨打,那时黄彩霞也确实努力地读了几句老书,识了几百汉字。现在,私塾老师身着长袍,摇头晃脑地诵读诗书时的神态和容貌还历历在目。

黄德兴还注重让黄彩霞接触名师,使黄彩霞从中得到熏陶。

黄德兴经常带黄彩霞去参加“三李一黄”的各种武林集会,特别是鼓励黄彩霞和男孩去“打架”,体验摔跤技巧。当时没有拳击手套和摔跤衣、带,就把破旧的被单撕开成一长条缠在手上做拳套,把旧大衣当跤衣,同样练得非常起劲。

小时候黄彩霞的家在湘江渡口岸边,江边有一片美丽的沙滩,这是黄彩霞的乐园,除了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之外,这片沙滩就是黄彩霞和男孩子打架的地方。有时黄德兴就在旁边指点摔跤动作,赢了,黄德兴会拍手叫好;输了,就回家教黄彩霞苦练摔跤技巧,鼓励黄彩霞下次再去找大一点的男孩摔,以试身手。所以,黄彩霞从小就是男孩性格,也练了好几招摔跤技能,这对黄彩霞后来当专业的武术运动员时敢进摔跤房、拳击房与男运动员较量,有直接的联系。

从小父亲就培养黄彩霞广泛的兴趣爱好。黄德兴劳动之余爱看戏,什么花鼓戏、扭秧歌、地方戏等都爱看,那是不要花钱的,所以看戏时都带着黄彩霞。黄德兴有个叫李实华的武林兄长,系解放前的武林高手,解放前湖南国术馆的高才生,擅长拳击,又是诗坛的名家,可谓文武双全,德艺双馨。每当李实华来家里,黄德兴都要留他在家里住好几天,以此熏陶黄彩霞。聊天时黄德兴故意让黄彩霞在一旁聆听他们交谈,其语言词汇非常丰富,内容也很广泛。黄彩霞很小就听说到“近珠者赤,近墨者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虽似懂非懂,但记忆犹深。这种熏陶和潜移默化,使黄彩霞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初去戏院看戏也是受李实华伯伯的影响。每天吃过晚饭后,父亲就驾着小船陪同实华兄长,渡过湘江去和平戏院看戏,当然也会把黄彩霞带上。和平戏院看戏是要钱的,水平比较高,黄彩霞记得那时看得最多的是越剧、黄梅戏,还有京剧。而黄彩霞最喜欢的是打斗戏,那些脑后插着小彩旗、头上两支长尾鸡毛一闪一闪地、穿着盔甲战袍、披着披风拿着武器的人威风凛凛地打来斗去,还不时的翻跟头的场面煞是好看。第二天早上起来,黄彩霞就学着戏中的武打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神气十足,逗得大人们笑得前俯后仰。

尽管把黄彩霞当男孩子,但是自从黄彩霞上初小以来,父母都会在黄彩霞上学前给黄彩霞梳头发,帮黄彩霞扎两个小羊角辫,还系上两个粉红色的丝绸蝴蝶结,把黄彩霞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黄彩霞家离学校有四、五里路远,落雪下雨天泥深路烂不好走,中午就不回家。母亲为黄彩霞缝制了一个专门盛饭菜的布袋——这种布袋是按学校要求做的。因为学校只有一个大蒸笼,要把学生带的饭菜全部放在甑里用柴火蒸热很困难,只好在餐具上想办法了。尽管这样去得早的就可以把饭袋放在底层热得快,去晚了放在上面就难保证热透了。这就是当时的学习环境。

至今黄彩霞还记得一个生鸡蛋和熟鸡蛋的故事。一天,妈妈让黄彩霞带饭还煮了一个咸鸭蛋让黄彩霞下饭。那天中饭黄彩霞吃得特别香。因为这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无异于一顿美餐。不懂世事的黄彩霞,第二天还想吃又不好开口,怎么办呢?正巧放学后看见一只母鸡生了蛋,黄彩霞便心生邪念,悄悄地把蛋藏起来。第二天上学时趁母亲没注意偷偷的把它塞进裤袋里,心里还美滋滋的。可到吃午饭时,圆滚滚的鸡蛋不见了,满口袋湿乎乎的,用手一抓,手上粘着白白的、黄黄的浆。黄彩霞慌神了,怎么回事呀?这时大点的懂事点的同学笑得前俯后仰,还说:“你这小笨蛋呀,你的鸡蛋可能在跳房子时(注:一种小孩的蹦跳游戏)挤破了还不知道哩。”黄彩霞辩解说:“昨天我也是这样带的呀!”“你昨天带的是咸鸭蛋且煮熟了呀,所以破了也不会流出蛋汁来,知道吗?小笨蛋。”黄彩霞也只好哑然一笑。回到家里,黄彩霞不动声色悄悄地把外裤换下。妈妈问黄彩霞:“昨天你看见鸡生了蛋吗?”黄彩霞吱吱唔唔不敢说,怕挨打。妈妈惊讶地说:“我昨天听见鸡生蛋后的叫声呀,我每天都摸了鸡屁股呀,怎么回事呢?”黄彩霞知道说谎不行了,只好如实招来。幸好妈妈没有过多的责备,只是语重心长地对黄彩霞说:“傻妹子耶,想吃鸡蛋你跟娘说呀,干这种不光彩的事干吗?俗话说:小来偷针,大了偷金。这还了得!下次不准这样啊!”黄彩霞诚恳地向母亲认了错并保证下不违例。黄彩霞感受到了母亲博大的胸怀,从此后,黄彩霞知道了生鸡蛋与熟鸡蛋的区别,更知道了要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

黄彩霞在株洲县王家坪完小读书,离家十多里路远。在往返学校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叫石竹嘴的地方。这个地方两边是山,山上林木茂盛,石竹林立!两山之间的小路宽约1.5米,长达200余米。传说此地经常闹鬼:什么“无常鬼”、“吊颈鬼”、“血符鬼”、“沙子鬼”出没无常。为此,黄彩霞每次往返学校经过此地时,老人们总是要求约许多同伴同行,常说人多火焰高,不怕鬼。因此,小伙伴们走到石竹嘴时,都会故意大声说话,或唱歌,或嬉笑追跑,设法快速通过这个狭窄地段。这样有较长时间都平安通过。可有一个周日下午三点左右,黄彩霞和两个女同学同行返校,由于天气不好,石竹嘴显得昏暗阴森。黄彩霞们和往常一样快步行走,但由于人少,心情紧张,谁也不敢说话,只听见阵阵秋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行至半路中,忽然有沙子从山上飞下来,像雨滴般落在头上、身上,吓得三个人哭的哭,叫的叫。一个说:“不好了,肯定是遇上沙子鬼了!”另一个问:“怎么办呢?”“快打回转算了。”黄彩霞往后一看,路上照样一遍阴森,真是进退两难。这时黄彩霞壮着胆子说:“莫怕,憋着一口气,拼命往前跑……”三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竭尽全力地奔跑着,可同时感觉到“沙子鬼”也一个劲的跟着,沙子不停地从头上撒下来。所幸快到出口处迎面来了几个大人,才像获救似的停下脚步,一个个气喘嘘嘘的,脸色煞白。回到学校,还惊魂未定,晚饭也没吃几口就躲在寝室里了。第二天,黄彩霞把碰见沙子鬼的事告诉老师。一位年长的老师问:“是真的吗?我倒要去找一找那沙子鬼看。”老师接着说:“黄彩霞同学,你不要怕,这里面肯定有文章。告诉你,石竹嘴那地方以前就是土匪强盗出没的地方,一些坏蛋利用这个地方的地势,散布迷信的流言,制造恐布气氛,吓唬胆小的老百姓,乘机抢劫干坏事。土改时还镇压了几个哩!”“真有此事吗?”黄彩霞当时很迷惑。但黄彩霞相信老师是见多识广的人,不然怎么为人之师呢?这样,黄彩霞们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回到家,黄彩霞把遭遇告诉父母,也把老师讲的话学给家长听。父母说:“老师说的是对的,不信你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就壮着胆子去寻个究竟看。”在父母的鼓励下,黄彩霞决心把沙子鬼的秘密弄了个明明白白。一个周六下午回家,在经过石竹咀的半路上,又遇上了“沙子鬼”。这一回同行人多,还有大一点的同学。浓密的沙子瓢泼似的飞来,同伴中有的抱着头走,有的直往人群中挤,反正一个个挨得紧紧的。黄彩霞。因为有第一次的经验和教训,有了老师和父母的思想武装,胆子大了许多,非旦不怕,反而不信邪的朝飞沙来的方向张望,心想硬要把那个沙子鬼找出来。黄彩霞就一边走一边睁大眼睛寻找飞沙来的方向和高度,并定睛细心寻找。忽然在一棵大枞树树叉中间看见一个又圆又黑的东西,不一会这个黑而圆的东西转了个向,现出脸蛋来,还笑着哩,原来是人头,再沿着树身看,整个人都看见了。再仔细辨认,黄彩霞愤怒了,大声吼叫了起来:“可癞子,你搞什么鬼?!”可癞子就是黄彩霞的同学,因没有头发而得了这个小名。这时同伴都围拢来了,齐声骂这个坏蛋,并扬言要打死他,最后还是渡口一位姓杨的大一点的同学出面调停息事,要大家不要打架了,并严厉地指责和教训了‘可癞子’一帮人。“沙子鬼”就这样被抓出来了,伙伴们无不欢欣鼓舞,个个都很有成就感似的,回到家里就绘声绘色地告诉家长,孩子们当然都得到了家长们的表扬了。黄彩霞记得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父母后,父亲连连拍手称赞,母亲还抱着黄彩霞亲了一口。周日返校后,同学们向班主任汇报了战胜沙子鬼的情况和经历,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同学们,说同学们很勇敢,有头脑,有智慧,将来一定有出息。对于那个搞恶作剧的可癞子给与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责成他第二天在班上做了深刻的检讨。

总而言之,虽然父母把黄彩霞当成掌上明珠,但是并不是娇生惯养,对黄彩霞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得黄彩霞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小在心里梳理了正确的是非观,注入了英雄气。


女中豪杰,从小就当男孩子养,黄氏汇宗门现任掌门——黄彩霞

三、转益多师

黄彩霞8岁随父习武,在武学修养上,休闲继承家传拳术——黄氏汇宗拳,自幼练摔跤拳击。随着成长,由于父亲黄德兴在武学方面的人脉很广,黄彩霞也走上了转益多师的武学之路。

1958年5月,黄彩霞获得全省武术观摩比赛二等奖,被选拔到省队参加武术专业训练,于1958年8月6日入队。武术类项目的训练地点是在湖南师范学院南院,武术队的总教练是刘杞荣老师。刘杞荣是湖南省第一任武术教练,是太空太极拳创始人,有湘中棍王之美誉。从这次集训开始,黄彩霞拜刘杞荣先生为师,这一次拜师,开启了黄彩霞一生辉煌的武术生涯。在刘䄫荣师父的教导下,很快成为一位刀、枪、剑、棍、长拳、吴式太极拳、太空太极拳等全能且优秀的运动员。

刘杞荣老师武艺高强,又很敬业,在带队训练时要求极严格。在黄彩霞印象中,刘杞荣首先是一个言传身教的好师父。当年师父教黄彩霞练吴式太极拳,不厌其烦的做动作示范。要求每个动作都规格准确,劲力到位。在黄彩霞自练时,发现动作不行的话要反复重来,且要练低桩。比如:马步、弓步、虚步都要求承重的大腿成水平,还要慢慢地练。一套108式吴式太极拳要练38——40分钟。一套拳下来,两腿发软,只想躺地休息。但想到要练武,就不要怕苦,要去北京参加全运会,为湖南人民争光,就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于是又鼓足干劲继续练起来,当运动员之辛苦磨炼,可想而知。其次,黄彩霞觉得刘杞荣是一个诲人不倦的好师父,教学生很耐心,且注重将武术理论与练功实践结合。每当练太极时,他总是在旁边认真观看,发现动作不对或不顺畅时,他都会念太极拳经拳论提示。比如“立身中正”、“以腰为轴、主宰于腰、刻刻留意在腰间”、“勿使有断续处、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缺陷处。”等等,使学生受益匪浅,牢记终生。这也是黄彩霞1960年郑州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得成年女子组太极拳第二名的好成绩,能为湖南人民争光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刘杞荣老师还很注意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武术队,老师让黄彩霞当队长。黄彩霞深深地记得,大凡省里要求武术队在某地进行武术表演,老师总会把演出节目的编排顺序及每个节目的解说词任务交给她。黄彩霞当时很紧张,生怕做不好,有伤大雅,有负师命;且自己出洋相,影响公众形象。但老师总是鼓励她,意在督促她加强武术知识学习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在省武术队4年多的时间里,黄彩霞得到了很好、很全面的学习和锻炼:专项技术水平提升比较快,武术理论知识也学得比较多而全面。这为黄彩霞1962年带队前往山东青岛及全国各地进行学习、训练、交流等的工作能力上提供了有力底气;更为黄彩霞退役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担任株洲市武协领导工作都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家师和刘杞荣之外,黄彩霞主动多方求教,转益多师,在当专业运动员期间,多次参加全国优秀运动员集训。1959年3月,国家体委武术司组织各省优秀运动员学习国家健将级、一级武术规定套路,黄彩霞接受了武术大师蔡云龙、李天翼的直接教导。1962年1月在山东青岛,与徐学义、于海、于承惠、徐学礼、牛怀禄、王常凯、赵洪德、范桂娥、刘金芳等同学一起,师从武术名家周永福、赵瑞章前辈,接受他们的严格训练,功夫突飞猛进。


女中豪杰,从小就当男孩子养,黄氏汇宗门现任掌门——黄彩霞

四、文武兼修

黄彩霞在武术上日益精进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从文化上对自己的提高和修养。

虽然从小在武术上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但是黄彩霞在文化方面的天资同样突出。1955年考入株洲市第二中学,语文成绩优秀,因为文学方面的才华,被推荐进了株洲市第二中学白杨文学社。只是因为体育能力过于突出,因而暂时耽搁了文学的发展。

1962年,黄彩霞作为专业运动员从省体委退役后,进入她热爱的教育系统,虽然中途根据国家的需要,也间断性地从事过其他的行业,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教育系统奉献自己的力量。不管做哪一行,黄彩霞发扬习武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干一行能一行。尤其在株洲市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湖南省各大高等院校输送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三十余名。

更值得一提的是,黄彩霞在中学当班主任期间,因材施教,深受学生的喜欢,并于1980年获得株洲市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在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黄彩霞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文化修养的重要性。黄彩霞除了自学文化知识完善自己之外,更抓住机会进入高等院校深造。从1978年11月到1983年9月,黄彩霞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中文大专文凭,并以优秀学员的身份毕业。

作为一个突出的专业体育运动员,黄彩霞认为搞体育运动的人,只有知识面广、专业水平强、精神层面高,才能如虎添翼,走的更远,飞得更高。为此,黄彩霞坚持文武兼修,锐意进取,正因为有了坚实的文化底子,她才有能力于1983年协助恩师刘杞荣编著出版《太空子午棍》、2012年编著出版《太空拳四十八式》,还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杂志发表。

现已76岁高龄的黄彩霞,还在潜心编著《黄氏汇宗拳》一书,并亲自做武术动作示范,为弘扬中华国粹作贡献,从而得到武林同仁和弟子们的爱戴,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女中豪杰,从小就当男孩子养,黄氏汇宗门现任掌门——黄彩霞

五、誉满神州

黄彩霞一生取得了非常多的荣誉,而且荣誉之路还在继续。

1958年参加湖南省武术锦标赛获二等奖。

1959年3月在北京参加全国武术优秀运动员集训并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比赛,1959年4月获湖南省第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全能冠军。1959年9月代表湖南省参加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同时参加了北京国庆十周年庆典活动,接受了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的检阅,还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彭真等中央首长的接见和宴请。

1960年10月在郑州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成年女子组太极拳亚军。

1973年任株洲市教育局体校武术教练;

1983年获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期间协助师父刘杞荣先生编著《太空子午棍》一书并做动作示范。

1984年陪同刘杞荣老师去西安参加全国武术观摩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太空太极拳、太空子午棍和子午棍对练,博得大会一致好评。随后在湖南、黑龙江、海南等地推广,颇受欢迎并高度赞扬,

1984年任株洲市北区武术研究社社长,同年任株洲市第二届政协委员

1985年起先后任株洲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副主席、主席、顾问、株洲市体总特邀委员等职务。

曾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省市相关刊物发表,其中《风格独异的太空拳》一文于1991年在《武林》杂志总112期发表。几十年来,在教学岗位上培养了许多武术专业人才。如:湖南师大体育系武术教师张英,株洲市体育局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教练陈光荣,株洲市八中体育高级教师钟云英等。

1997年7月于株洲市玻璃厂子弟中学光荣退休。先后被聘到株洲市环保中专、中国南车集团老年大学任教十年之久。同时积极为全民健身运动服务,广泛传授太极拳、剑、扇等健身套路,从学者甚众。并多次担任株洲市中老年太极拳代表队教练,带队参加全国及省级以上太极拳比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培养的徒弟陈任枝、文月华、刘振君、周敏、刘曼华、唐丽君、刘启明、邓珊媛等,分别在国际、全国、省、市比赛中多次荣获集体、个人金、银、铜牌。由于不辞劳苦,无私奉献,辛勤耕耘,诲人不倦且成绩显著而深受广大武林朋友和武术爱好者无比尊敬和爱戴。

1999年获中国武术六段.

2001年荣获1996—200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2004年荣获1998年—2003年度湖南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2011年3月获湖南省十大太极名师。2011年8月晋升中国武术七段。

2012年9月获湖南省武术推广先进工作者。2012年12月精心编著的《太空拳四十八式》一书出版。

2015年获中国武术八段。

在几十年的武术生涯中,多次被评为省市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为中华武术的普及和提高,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女中豪杰,从小就当男孩子养,黄氏汇宗门现任掌门——黄彩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