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这一辈子,最应感谢的人,绝对是这位“女中豪杰”

从高桥镇来到上海滩,又入了黄金荣的公馆,这要是别人的话早就满足了,因为哪怕是在黄公馆做个杂役,那也是倍有面儿的事,但杜月笙不一样。

他有野心,有想法,当初离开故乡高桥镇时,他哭着对自己的外祖母说:“好婆,高桥镇人人看我不起,有朝一日我若能回来,一定要让杜家风光!我要立家业、开祠堂,光宗耀祖!不然,我发誓永不回这个地方!”

昔日外祖母担心的眼神和自己流泪的凄惨相,杜月笙怎么会忘记呢?

杜月笙这一辈子,最应感谢的人,绝对是这位“女中豪杰”

当他发现黄公馆真正有话语权的人,是黄金荣的妻子林桂生时,他的心里萌生出了一个想法,他想抱林桂生的大腿!

这可并不是吃软饭,杜月笙只是给自己寻求一个机会罢了。

林桂生是大上海有名的女中豪杰,在黄金荣未出名时,她就已经是开妓院以及贩卖人口的女流氓了,后来与黄金荣结为夫妻之后,很多事情都是林桂生上下打点,因为她的人脉很广,三教九流谁认识,有了她的帮忙,黄金荣才能如鱼得水。

可以这么说,没有林桂生的帮衬,就没有黄金荣的今天。

杜月笙这一辈子,最应感谢的人,绝对是这位“女中豪杰”

有一次,林桂生生了一场大病,不管是什么药都没有效果,无奈之下只能用迷信的说法说是阳气不足,有邪魔入侵,所以找了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去守护着。

但说实话,这种伺候病人的活没有几人愿意去做,更何况迷信说法说去守护病人,会损耗自身的阳气,最后杜月笙成为了几个守护人之一。

他当即就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把握好了,青云直上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他尽心尽力伺候,林桂生吩咐什么他会马上去办,对林桂生是言听计从,而且杜月笙母亲去世的早,他对林桂生的侍奉,也将自己对母亲的那份的爱,夹杂了一些进去。

终于,林桂生痊愈了,她对杜月笙赞不绝口,黄金荣自然也对杜月笙非常满意。

可是,这还远远不够,黄金荣两口子又不是江湖小白了,怎么可能因为一点殷勤就对杜月笙委以重任呢?伺候人这活丫鬟也能做,老妈子做的更好。

杜月笙这一辈子,最应感谢的人,绝对是这位“女中豪杰”

不过在杜月笙看来,他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剩下来的只有考验了。

在老上海,有一门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做“抢土”,什么是“抢土”呢?所谓“抢土”就是抢鸦片,鸦片在当时是非常暴利的物品,很多人为此倾家荡产,也有很多人因此腰缠万贯。

而租界中的一些帮派组织黑道头子,为了赚点外快,都会派伙计去黄浦江边上抢不法商贩的鸦片烟,这种事情无本万利,黄公馆自然也会去做。

可有一次,林桂生派人去“抢土”,负责接应的那个人却把鸦片烟给独吞了,这让林桂生雷霆震怒!

恰巧黄金荣出去办事情,带走了几个能打的角色,黄公馆里就剩下了几个文弱的伙计。

站在一旁听事情的杜月笙眉毛一挑,心说机会来了,他上前一步主动请缨,去追回被黑的鸦片烟。

林桂生欣喜万分,给了他一支手枪,一把匕首,杜月笙自己一个人风风火火的去了。

杜月笙这一辈子,最应感谢的人,绝对是这位“女中豪杰”

他的脑筋非常灵光,黄金荣和法租界的头目,黑鸦片烟的人自然不会傻到跑法租界来,于是杜月笙雇了一辆黄包车,直冲英租界而去。

拿准了这一点,杜月笙推算了一下路程和时间,心中又多了几分把握,便立即吩咐黄包车夫赶紧前行,正好,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辆行驶的极为缓慢的黄包车。

他略一思考,马上让黄包车夫赶到那辆车的前方,手持手枪一跃而下,镇定自若的说了一句:“朋友,你失算了!”

那贼人与鸦片烟果然都在黄包车上,杜月笙让黄包车夫连贼带货拉回了同孚里黄公馆,林桂生一看,心中狂喜,对杜月笙的好感不自觉又上升了几分。

因为这次“追土”事件,杜月笙也从小伙计一跃成为了老板娘林桂生手下的得力干将。

这次事件过后,林桂生一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委托杜月笙去办,从调节黄金荣与英租界头目沈杏山的矛盾,到一计调停“抢土”的猖獗,杜月笙的地位扶摇直上。

这说到底,还是因为林桂生的提携。

杜月笙这一辈子,最应感谢的人,绝对是这位“女中豪杰”

哪怕是后来林桂生被黄金荣抛弃,杜月笙还为林桂生置办房子时常去接济她,这也难怪老上海的人常说“杜先生会做人”了。

如若没有一个这么好的老板娘,杜月笙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头的,而且杜月笙这辈子都没有忘记提拔自己的这位好大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