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愿当老师?答案让人无奈又现实

在公司上班的小伙伴,想必周边总有那个几个同事是师范大学毕业的。照理说,读了师范专业,绝大多数人毕业后应该从事的是与师范专业有关的教育工作,那为什么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反而不是从事教育工作,而是直接跨专业就业,而且这跨度还挺大的。


为什么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愿当老师?答案让人无奈又现实


其实每年毕业生跨专业择业的问题普遍存在,一个会计专业的毕业后从事人事,外贸等职业,大家不会感到太惊讶。但是诸如教师,医生这类针对性强的专业,如果毕业后从事会计,金融职业,那估计能惊掉一地的下巴。来看看网友对这类现象都是怎么评价的。

网友一:

因为考不上呗!你以为教师是那么好考的啊?毕业就能当教师啊?改革以后,师范生也需要考教师资格证才能有当教师的资格,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如果对自己的思想,能力,求职需求没有一个认知,那他毕业就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没有区别,和师范不师范没太大关系,当然,现在整体环境对教师不利,也吓退了许多本来对教师职业怀有热情的学生。


为什么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愿当老师?答案让人无奈又现实


网友二:

社会需求问题。每年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有那么多。加上社会的报考生也越来越多。数量上远远超出了社会招聘的教师的数量。也就是说,并不是他们不想当,而是没有那么多职位给他们当,是社会现实逼着他们转行去做其他职业的。

不过,虽然有很多师范生选择其他职业不假,但选择当老师的绝对不少,所以不用为“教师荒”这个问题担心,看看每年发布的教师招聘考试,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就知道了,有太多人想当老师了。


为什么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愿当老师?答案让人无奈又现实


网友三:

你们所说的可能是一线二线城市的情况,这些城市经济好,就业机会多,加上这些学校招聘的门槛高,很多学校要求小学教师起步都得是研究生毕业,中学必须是博士生,这自然就限制了许多师范生的报考,像我在五,六线城市生活的,就业岗位少,经济又不够发达,教师这份职业仍旧是最受欢迎的,每年招教的考试都十分火爆,报考人数也越来越多,甚至许多985,211院校的学生也在向五,六线城市进军,尤其是本地的女生,有这些资源的注入,对教育的发展是好事,和你们描述的事实不符。

网友四:

教师的工资不算太高。想靠教师职业发家致富是不可能的,稳定的工资,只能让教师过着一种普通而平凡的日子。现在很多学生受到网络的熏陶,喜欢到处旅游,喜欢购买化妆品,包包等价格相对昂贵的生活用品。想要过上这样的高品质生活,显然教师这份职业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很多师范生毕业后也直接选择了更高收入,更多挑战的行业里了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