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在四川省內,喜歡種植名貴花草樹木的人,一說到高永清,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三月,有幸採訪到對名貴花草樹木種植情有獨鍾的高永清老人。高老退休後,種植桃、梨、李、核桃、板栗等果樹和茶花、楠竹、蘭花、中國紅豆杉等很多有經濟價值的植物。高老今年79歲,他退休後的“三八二十四小時”式的生活方式,創造了一段人生傳奇,與洪雅紅豆杉結下不解之緣。

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高山庭院春滿門:乘車至趙河,沿著趙河小學旁的一條彎曲石板小徑直上,經過二十分鐘的時間便來到高家莊,高老就居住在“柳江鎮五里2—19”號。一陣犬吠聲過後,便聽到吱呀的木門聲,慈祥和謁的高老拄著一根竹杖出門相迎。這是我曾經工作過的一個小山村,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很喜歡鄉親們的這種迎客方式。

一進高老庭院,古色古香的木質四合院老屋貼滿大紅春聯,散發著主人春節喜慶的餘溫。天井中滿園春色,鮮花盛開,幽幽的蘭香撲鼻而來,仔細一看,高老的庭院簡直就是植物的王國,蘭草的世界。茶花和海棠正值花期,頂著嬌豔欲滴的大紅,很是惹眼,彷彿讓人進入了世外桃源。高老一一介紹著,我們用眼睛用相機不停地忙碌。高老早為我們沏好了山茶,擺好了桌椅,我們一陣欣喜和歎服後慢慢入坐,邊品茗邊聽高老講述他的退休生活。

實地考查做出來的文章才經得起檢驗:高老在介紹自己以前,對我們說了一段期望的話:“真正要寫出好的文章,就要進行實地瞭解,這樣寫出來的東西人們才喜歡,才受歡迎,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有些閉門造車編造出來的東西,是不受歡迎的,甚至是害人的,是經不起歷史檢驗的,所以說不能閉門造車。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我要帶你們去參觀,到實際中去看,去體驗,這樣更有感覺,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命力。”高老這段尊重事實的話語,正是他做人做事的真實寫照,更是對我們做文章的殷切希望。

巧手引得各地茶花聚高家:高老一說到茶花,簡直如決堤的江水,滔滔不絕。賽洛陽、大紅重瓣、大白重瓣、黑茶花、非白重瓣、九心十八瓣、七心茶花、粉紅茶花,一口氣說出了八個品種。庭院有種在花盆中的現存茶花品種,我們來到茶花面前,聽高老逐一講解。

一聽說“賽洛陽”就讓人想到:洛陽牡丹,賽洛陽說明它的花朵比牡丹還嬌豔。正好我沒有看到過牡丹花,高老指著花盆中的一株牡丹說:“牡丹是木本植物,不是草本植物,它的最大一個弱點就是長一尺退八寸,意思是說它今年開花後枯了,明年發芽時要退八寸後重新發芽。”果真高老的那株牡丹植珠七彎八拐的,發滿新芽。高老指著賽洛陽茶花說:只有它最有特色,花朵很大,其花瓣是中國最喜慶的大紅色,花蕊是黃色,紅配黃,喜洋洋。一樹賽洛陽開得正豔,滿樹都是雍榮華貴的花朵,配以綠色的葉子,高雅而富貴,喜慶又吉祥。

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大紅重瓣和大白重瓣是兩個顏色不同的茶花品種,其花的外形相似,有八層到十層花瓣,紅的如血,白的似雪,顏色純淨,很是好看!

黑茶花的葉子仍和普通茶花相似,只是開的花是紅中帶黑,以黑為主的一種茶花。據高老介紹,這是他從雲南200元錢一株買回家的。這種茶花我是首次見到,雖不嬌豔,但很霸氣。紅與黑是色彩中的最佳搭配,不知最初是植物啟發人們,還是人們影響植物。曾聽說過黑玫瑰在情人節那一天售價高得嚇人,知道花朵中居然有黑色的,但是再後來又聽說那黑色是人為染上去的。今天親眼目睹了黑茶花,才讓我相信了有開黑花的植物存在。

“非白重瓣”很特別,可以說是植物奇觀,它是沒有經過任何人為手段,自然生長,在同一株茶花上同時開大紅、大白、又紅又白的三種顏色的茶花。九心十八瓣茶花開的花很特別,兩層一大一小的花瓣中夾兩層細花瓣花芯,疏密有致,大小得當,清一色的大紅。七心茶花和粉紅茶花高老都一一為我們作了介紹,並讓我們觀看了茶花植株。

高老的這麼多茶花品種,是他從全國各收集來的。他的每一株茶花都有一段故事,旅遊時發現好看,於是想辦法弄到手。有一次在雲南,花400元錢買了2株黑茶花。常常採枝條回家進行扦插,有時也與朋友交換品種。高老家裡最初只有七心茶花一個品種,通過各種渠道終於有了今天的八個品種。

有了新品種又如何發展呢?高老有他的絕招,那就是扦插技術。說到扦插,高老自豪地說:“只要有枝條,不管是什麼季節在他手上都能養活。”怪不得我們在來高老家的路上,隨處都能看見農家小院的房舍周圍有開得正豔的各色茶花,原來高老就是茶花的源頭。高老培植茶花,在辛苦自己的同時,美了自己也美了他人,更美了生活的環境。

“三根楠竹”撐起一座洪州大橋:在來高老家的路上,我們早看到了兩片楠竹林,那參入雲天的高大楠竹,竹節上有許多白色粉沫,好比美少女正在梳妝打扮,那綠那白搭配得恰到好處,讓人一看就喜歡,情不自禁地抱住一株楠竹閃一張照片。

高老一說到楠竹,喜上眉稍,能感受他那份勞動所獲的幸福與快樂。最早的時候,高老購了三株楠竹植於家中,後來只成活了一株,就這一株,八年時間竄成了一片竹林。趙河修樓房時老闆親自到他家砍去做鑲架,每根25元,4根就100元錢。修洪州大橋時,所需楠竹也全由他提供。高老嚐到了種植楠竹給他帶來的實惠。獲得種植經驗以後,他購了200斤楠竹種子,自己培植種苗。成功後,引來縣鄉各級領導到楠竹林開現場辦公會,把種苗傳播到各地農戶。如今縣內有了成片的楠竹林,將來撐起的何止是一座洪州大橋!

蘭草讓高老如虎添翼:高老與蘭草的故事,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來形容不過份。高老的耐心用“年”來作單位,令人欽佩!高老1982年退休,1983年回家,當時人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蘭草的價值,高老對蘭草的認識也只處於原始階段。高老及他的兒子到紅巖背山腳下去四處找尋,把山上所有的蘭草如絆牛草一樣揹回家,種在了房前屋後。

有一次在上山尋蘭草的時候,高老發現一株蘭草長了蘭鬥,一個蘭鬥裡有上百萬顆種子。於是把它採回家,準備採用種子育苗的方法來培植蘭草。在採蘭草的過程中高老不斷研究,他發現生長在青槓樹林的蘭草最多,而青槓樹下易生菌子,生菌子的地方很有可能有蘭菌,蘭草的種子只有在蘭菌上才能生長。有了這一想法後,聰明肯幹的高老就會把它變為現實。於是選擇了一處長有青槓樹崖畔,播下蘭草種子。一年後去看時,沒發現有什麼變化,二年後,高老發現在表層土下(既木毛衣下)已長出龍蛋,龍蛋為白點點,還沒有油菜籽大,於是很高興,然後把帶有龍蛋的土背了一部分回家,結果發現搬家後,龍蛋全部壞死。過了一年,高老到原來育苗的地方,發現已長出蘭草苗。又過了一年,高老發現一共長出七苗蘭草。於是高老把這七苗蘭草移植回家在花盆中栽培。

漫長的四年等待與實踐,終於收穫自己培植的七苗蘭草,高老的耐心真不簡單。高老這一成功與發現,實現了用種子育苗,而農科院的教授們是在實驗室用試管組織培養成功的。

有一次,杜甫草堂的蘭花專家鄧成康一行到洪雅瓦屋山考察,高老有幸加入他們的隊伍,高老講:接到考察消息後,背了5塊臘肉上山,其中請大家吃了兩塊,賣了三塊。可以想見,經濟實力不足的高老,很有人情。當專家們聽說高老用種子培植蘭草成功的消息後,對高老產生由衷的敬佩。四川省成立首屆蘭花協會時,高老有幸成為第154號會員,並與省委書記楊超合影。高老進入省蘭花協會,那可是進入了行家裡手雲集之地,為他今後在蘭草上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有一次蘭花愛好者在洪雅林海樓開會,高老帶去了他在山上扯回家種植的十多種蘭花,請專家幫忙辨認。經過專家辯認後,得出的結論是:僅一苗雪蘭有價值,其餘的太過普通,不值錢。專家的這一結論對高老來說,無疑是潑了一瓢冷水。高老工作時就對種植花草樹木很有研究,加之退休後有時間又有精力,培植蘭草就成了他的正事。

洪雅成立蘭花協會,很多縣內的領導和愛好者都踴躍參加。見過世面的高老狠下一條心,貸款一千元,準備購買蘭花新品種。他成都買了三苗 “銀杆樹”春蘭,花去六百元,把剩餘的錢買成了大紅硃砂、春劍等其它品種。當時高老每個月的退休工資才60元,一年一分錢不用一共才720元。他的貸款舉動受到家人的極力反對和責罵:“怎麼下臺喲,三年都還不清。”高老橫下一條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養蘭花花。反正都貸款買蘭草了,不管別人如何看待。養了三年,井研的一們蘭花愛好者來到柳江,找袁老八帶路到高老家買蘭草,高老早聽蘭友說過,銀杆樹現在的價格漲到六百至八百元錢一苗。高老取了一個折中價七百元,此時高老種的銀杆樹正開花,那人一次就買了6苗銀杆樹,和一些其它品種,一共付了五千二百元錢。當時高老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看到數錢,沒有人不是用的羨慕的眼光。高老的侄兒高萬林說:“五千二百元錢要買一萬多斤穀子,比種10畝地還幹得!”高老的一千元投資經過三年,終於有了第一份回報,他還了貸款,改變了家人和鄉親對他的看法。

高老逐漸積累了蘭草栽培技術,不滿足於現狀,因蘭草品種很多,前景廣闊,高老又七拼八湊,東挪西貸,到成都花一萬五千元冒險買了一苗“牙黃素”。高老精心養了二年,開花後,發現這苗牙黃素是假的,結果拿著花去找花主,花主因為當時花圃裡的花太多,沒有細看,於是忙中出錯。高老找到後,主人很誠信地給高老換了一盆真資格的牙黃素。高老又經心養了二年多時間,終於開花 。高老懂分盆技術,蘭草養得當的話,會不斷開花發芽,新芽會長成新苗。名山縣蘭友胡華仙女士到高老家買蘭花,高老一苗蘭草一次就賣了三萬多元。浦江、彭州等十多個縣的外地人也來購買。後來發展到省內各地的蘭花愛好者都來參觀購買。就這樣幾年工夫,把貸款還了,手裡的錢還挺寬餘。高老把多餘的錢,主要用於學習。到雲南、畢節、南京、上海、北京、蘇州、杭州等地,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高老的庭院中現在還種有很多蘭草,春蘭開得正香,其花色品種多得數不勝數。只可惜我對蘭草不感興趣,也看不出道道來。聽高老介紹了不少蘭草品種。春劍:銀杆樹、紅花、牙黃素,春蘭:蝶花、雪蘭、荷瓣,葉利草、小雪樹、宋梅等。高老花圃中有一盆蘭花很惹眼,蘭葉細細的,蘭花白中帶淡綠,在陽光照射下,看起來晶瑩剔透,聞起來幽香幽香的。高老對蘭草的投資事實上也是冒了風險的,不過高老有過人的耐心、精湛的技術和執著的追求,他成功的背後灑滿了智慧的汗水。蘭草讓高老的視野更加開闊,經濟實力更加雄厚,造福一方,如虎添翼。

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雲南初識紅豆杉,精心栽培添福祉:紅豆杉:(通用名)卷柏(四川峨眉),扁柏(四川寶興),紅豆樹(湖北宣恩),觀音杉(湖北)高老到雲南參加世博會,觀看科技館時,發現展出的航天、電子、原子彈等都是一些高科技,當看到展館的正中右側時,高老被一幅“中國紅豆杉”的圖片吸引,圖片上結滿了鮮果。高老在家就見過那種植物,每年九至冬月果子成熟,還吃過那種果子,本地人叫它“扁柏子”,其木質結實,村民常常用它來做扁擔。高老心想:怎麼它也登上了這麼莊重的大雅之堂,不就是一種生長在山野,很普通喬木嗎?不對喲,它能在科技館的顯眼位置展出,其中一定有溪蹺,高老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參觀植物園見到一棵扁柏子樹時才發現掛牌“中國紅豆杉”,走近細看才想明白:家鄉人所說的扁柏子就是中國紅豆杉。雲南之行的最大收穫就是把扁柏子和中國紅豆杉對上號。紅豆杉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由於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國已將其列為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聯合國也明令禁止採伐。紅豆杉含有一種可以醫治癌症的“紫杉醇”,功克癌症可是一個世界難題,怪不得“中國紅豆杉”的圖片被掛在科技館的顯眼位置。高老說,不止我無知,就連林業局的一位姓張的局長也說中國紅豆杉是扁柏子。

雲南之行回家後,“扁柏子”中國紅豆杉科的一品種。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扁柏子,高老目睹高大挺拔的扁柏子,不禁嘆息,原來都怪我目不識丁,你就是中國紅豆杉,你體內的紫杉醇可以醫治癌症,今天你可是我心中的寶貝了!扁柏子的果子成熟時間在九至冬月,鳥類很喜歡啄食,要採到種子很不容易,不過,正因為有鳥類的傳播,想必整個趙河的山山嶺嶺中一定有野生的。有了這種想法以後,於是在全鄉展開了找尋扁柏子樹的行動。通過多種渠道,高老在趙河的七個村莊進行調查發現:17戶人家共有32棵中國紅豆杉。其中雙溪村的王長溝瞿永傑家有3棵最大的中國紅豆杉。在調查過程中高老發現中國紅豆杉和扁柏子是有區別的,它們的共同點是葉子的正面基本相同,不同點在於:扁柏子樹的葉子背面是白的,其新枝上的葉子與中國紅豆杉新枝上的葉子相比較,旋轉了90°,而中國紅豆杉的葉子兩面顏色是一樣的。現在高老家的花盆中種有一棵扁柏子,他把我們帶到扁柏子樹前,給我們講解,讓我們通過實物進一步認識上面結論的。高老所採用的這種利用實物講解的方法,讓我們一目瞭然。我們倒是一會兒就知道了,而高老最初得出這一結論可沒這麼輕鬆。

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中國紅豆杉在高老的宣傳下,村民心目中的“扁柏子”身價倍增。高老家有一棵17年的中國紅豆杉在過年前一個星期不翼而飛。這可是高老的心血和希望呀!高老迅速地報了案,政府找到文件:中國紅豆杉是一級保護植物,偷上一棵都要犯法,兩棵就要判刑。可能小偷也聞到了法律的氣味,政府還沒有具體去查辦,小偷就於大年三十把高老的中國紅豆杉樹還了回來,而且還給高老道歉,承認了自己的不對。高老見是本地人,又把贓物還了回來,於是沒有過多的責備。聽高老講,那棵中國紅豆杉因東栽西栽,最終沒有再栽活,死了的中國紅豆杉至今還存放在高老的堂屋一側,樹皮早被找“藥引子”的村民剝得溜光了。此次我們也目睹這棵不幸的中國紅豆杉的屍體,感覺好可惜。見此情景,被高老的寬容、大度和無私所感動。

高老是培植高手,凡是植物在他手中就是最大的福份。高老發現四處都有野生小樹,說明中國紅豆杉可以通過播種繁殖成活。於是在中國紅豆杉果子成熟的時候,高老抓緊時間從鳥的“嘴邊奪食”,想方設法採集種子。高老講其中國紅豆杉的種子成熟時間特別長,一般是從農曆九月到冬月,再加之鳥喜歡吃,其採種難度可想而知了。高老第一次播種18斤種子,一斤種子有6600粒。高老在生產隊裡要了一片茶山,把它作為苗圃,請了7個人幫忙。這些精確的數據令人對高老佩服得五體投地,可以想見他是一個做事多麼認真仔細的人。

撒下希望的種子以後,那種子並沒有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很快生根發芽,第一年居然沒有一點動靜,直到第三年才出芽,也沒有高老想象的全部生長,最終只成活了9000多株,其成活率為7.6%。面對這種情況高老並沒有氣餒,而是找原因,想辦法,尋規律。高老發現:播種後,山老鼠吃了許多,那些成活了的都是種得較深,被老鼠吃漏了的。有了這一發現以後,播種時可不能給老鼠以可乘之機了。高老還通過多年試驗發現:中國紅豆杉第一年採種,存放15個月後再播種,第三年才出苗,我們在高老家中見到了紅豆杉的種子。有了這一經驗以後,高老的中國紅豆杉新苗便逐漸多起來,直到滿山滿坡。如今高老的中國紅豆杉種苗遍佈15個縣市20個鄉鎮。10年來,高老已售出或送出上萬苗中國紅豆杉了。高老帶我們爬山涉水到了他的中國紅豆杉林,一山青綠,長勢喜人。進入林子,突然發現有了這片近10畝地的中國紅豆杉林,那些與癌症抗爭的的患者大有康復的希望了。最有趣的是高老指著苗地裡的一棵香杉樹和中國紅豆杉樹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為什麼保留了這棵香杉樹嗎?”見我們搖頭後,高老立馬說出答案:“我沒有砍它的目的在於比較這兩種樹木哪一種長得快些。”高老一語道破天機,我們一眼就能發現中國紅豆杉比香杉長得快。高老的設計挺有意思的,他除了在苗圃中有這種設計,在家門外也有這種設計,高老指著一盆發了幾根叉的中國紅豆杉對我們說:“中國紅豆杉扦插也能成活,但扦插得到的新苗沒有種植的新苗易成材。”高老的這種用現實說話的方法很是值得學習。

高老培植中國紅豆杉種苗成功的消息不脛而走,全國8位博導老師之一的馮玉麟,出生於洪雅張村,到美國留學後分配到川醫,又多次到美國學習,他得知高老與中國紅豆杉的有關事情後,專門把高老培植的中國紅豆杉樹皮拿去化驗,得出了其紫杉醇含量的準確值。高老培植出的這種中國紅豆杉比曼地亞紅豆杉的品質更好。其紫杉醇含量高,又是高大的喬木,木質很好。

高老講述時一直洋溢著幸福和自信,他不但培育中國紅豆杉種苗成功,而且還通過癌症患者實驗發現了紫杉醇的神奇功效。高老拿出的三張照片就是癌症患者康復後送的,照片中的兩人我很熟悉,他們是柳江鎮原紅星村9組的張明林夫婦。張明林的右耳下側長了兩個肉包,懷疑是癌症,張明林在老年協會開會時聽高老講紅豆杉果子泡酒有治癌防癌作用,於是到萬湖村親戚家買了紅豆杉鮮果來泡酒吃,吃了一段時間之後,那兩個肉包慢慢就消失了。2006年張明林的妻子宋金瓊患了直腸癌,動了手術,割了一截95釐米長的腸子。醫生建議他們準備4至5萬元錢去化療。家裡沒錢,張明林說我吃紅豆杉果子泡的酒都吃好了,你也試一試吧。宋金瓊吃了紅豆杉果子泡的5斤酒後,漸漸康復,體重還增加了16斤。到醫院複查,醫生說她的精神狀態很好,經查癌細胞沒有了,沒有必要去化療了,如今宋金瓊生活正常,而且還能能參加勞動了。這一事例充分說明了中國紅豆杉的神奇功效。

有了第一次成功,高老不斷探索,發明創新了與中國紅豆杉有關的新產品。第一種產品是“紅豆相思酒”。高老想到唐朝王維的一首詩《相思子》:“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受此詩啟發,高老把它的藥酒取名為:“紅豆相思酒。”此酒是高老採集的紅豆杉鮮果,把果核取了以後,剩下的果肉泡的酒。高老拿出了一大一小的兩瓶酒,大瓶中的紅豆佔據整個瓶子,小瓶中的酒呈淡紅色,酒面上漂浮著幾粒紅豆果肉。我們一行的中醫出生的劉記者馬上倒了一點兒來品嚐,然後夾出一個紅豆果肉來吃。劉記者嘗過後說其味道淡淡的,感呈澱粉狀,有點弦,咬過以後,與果肉接觸過的口腔發熱。劉記者的親自體驗,讓人一下想到“神農嘗百草”的模樣。高老邊說邊拿出一份打印的“紅豆相思酒製作說明”:

“1、原料:上等散裝白酒,加百年以上中國紅豆杉樹結的紅鮮果加工配成。

2、配成後泡30天以上,酒逐日變紅,方可入口。

3、酒中增含天然果糖味,和紫杉醇。

4、美味可口,有治癌、防癌特效。

5、只宜少喝,不宜多飲,過量興奮。”

高永清用了一些真實的事例,講了紅豆相思酒的治癌、防癌作用,而且特別說了不能多喝,喝多了要興奮。

高老做事認真仔細,他拿出一本筆記本,本子封面上寫著:“癌症病患者專記本”,凡是到他那兒拿了紅豆相思酒的他都一一作了記錄和說明,細數來共有7位癌症患者食用過他的紅豆相思酒了。最早時間是2009年12月21日,家住洪雅下正街104號的餘三江,一次就到高老處拿了一大瓶紅豆相思酒,約2斤多。餘三江的媳婦患了子宮癌,妻子患了腸癌。高老後來到城裡遇到餘三江,餘三江專門感謝高老,告訴高老他媳婦前幾天化驗說癌細胞沒有了,妻子也有所好轉。

高老還講了有三人到他家,晚上聚餐時大家高興,於是喝了一斤多紅豆相思酒,引起興奮,開著車從趙河跑到峨眉,一直折騰到天明。高老通過他們的表現得出喝多了會興奮的結論,於是提醒吃紅豆相思酒的人不能多飲。

我們中午在高老家吃午飯,他老人家就是用的紅豆相思酒款待我們,只可惜我不會喝酒,劉記者一人飲用。離開時高老還送了劉記者一瓶紅豆相思酒。

高老的紅豆相思酒是2002年發明的,那時高老花了540元錢購了一棵老樹子的鮮果,請了8人把鮮果的果核夾了,因為果核要取來做種子,其果肉就用於泡酒,高老用於播種的中國紅豆杉種子是保存在砂中的。

高老拿出一些與紅豆杉有關的文字資料,有一份很有價值,那就是江蘇出片社出版的七年級《生物學》,文章簡短,高老背得滾瓜爛熟,那是一篇配有中國紅豆杉兩幅插圖和一篇簡短文字的課本。現摘主要的:“在我國南部的常綠闊葉林中,生長著一些普普通通的小喬木紅豆杉,20世紀70年代中期,科學家發現這種植物體內含有一種能夠治乳腺癌的物質——紫杉醇。關愛身邊的生物,就是關愛人類自己。”作為課本,不知有多少人讀過,但是真正把它發展壯大的人究竟有多少呢?高老算其中之一吧!很可惜我們的學生使用的七年級《生物學》不是江蘇出版社的那個版本。高老手中的一些中國紅豆杉資料是高老研究紅豆杉成功六年後才出的書。高老準備的這些資料是拿給人看的,怕別人不相信他講的有關中國紅豆杉的事情。

高老講到這裡,突然想起他曾三次給洪雅縣縣長提建議的事情,結果三次縣長都作了認真批示,讓手下的人處理。結果高老的三次建議,一次都沒被採納。高老送了一些樹苗到洪雅縣城栽種,結果全部成活,長勢喜人。看來中國紅豆杉在海擾500米至2000米的範圍內均能生長。據高老介紹,紅豆杉樹最少要17年才能掛果。

高老的第二種產品是保健枕,又叫“花杉枕”。這種產品是由四花一杉組成。“四花”指:茶花、菊花、金銀花和香精月季花,“一杉”指中國紅豆杉的葉子。把它們涼幹,按一定比例作為枕芯,放入枕套而成。高老的這種產品,先是自家人試用,現在還沒有外傳。因為一個花和杉都有限,沒有多餘的出售。高老通過自己和妻子的實踐,已經發現了它的特殊功效了。高老頸椎六、七節間骨質增生,導致右手腫脹,在醫院醫了一個多月後,自己想如何才能讓它不復發,加之患肩周炎,耳鳴,高老於是突發奇想,把上面五種物質做成枕頭。高老自睡了那枕頭後,所有症狀消失了。確實我們今天見到的79歲的高老,身體硬朗著,還陪我們爬到他山坡上的紅豆杉苗圃地參觀。高老的妻子83歲,身體照樣很好,思緒敏捷,說話思路清晰,行動自如,還為我們做午飯。最喜歡聽高老說 “我們要用事實說話!”高老的親生實踐和一些產品就是事實。整個採訪過程,高老的每一話語,無不透著山裡人的那種勤勞樸實,聰明能幹。

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紅豆杉葉片特點介

見高老那花杉枕我發出了疑問:那枕頭睡著舒服麼?高老談了他的用法:把花杉枕放在最下面,有拉絲的一面向著人的脖子,上面墊一個軟和的枕頭,睡上去一壓,那藥味就會從拉絲的縫中鑽出來,直接接觸患處。那枕頭五年一換,時間長了也就沒有藥效了。高老今年剛換了一個新的花杉枕。看來這種實驗已經做到第六年了。

高老想出做花杉枕的靈感來自於川醫的博導老師馮玉林,他到高老家道出了高老退休後的身體比工作時身體好的主要原因:生活在一個很舒適的綠色環境之中,特別是被含有癌症剋星紫杉醇的紅豆杉包圍。本來就機靈的高老,再經博導老師一指點,所以新產品的問世也就成了必然。

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高老說:“中國紅豆杉是高大喬木,除了藥用,還是上等木材。(筆者親眼目睹了一棵高林的中國紅豆杉,並不是江蘇版的課本上所說的小喬木,驗證了高老所說的高大喬木的可信性。)我提昌大力發展中國紅豆杉的目的在於幫助群眾致富,有利於民眾。” 現在高老最缺乏的就是土地,高老用他的智慧造福一方。正如高老家的一副“勤勞致富”的對聯所云:“政策入心化春雨,汗水落地生黃金。”試想想,如果洪雅城周邊的綠化帶和洪雅的山坡山地全部種上中國紅豆杉,百年後是什麼景象?享有“綠海明珠”美譽的洪雅將成為世界人關注的焦點喲!那就不僅僅只是“綠海明珠”,而是舉世聞名的“壽星之都”了。常常見到一些公園和單位的花園裡種些作用不大的花草,心裡就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如果種上既有觀賞價值,又有食用價值或藥用價值的植物,一舉多得,有多好!農民種的莊稼有哪個敢說不美的呢!

洪雅珍稀植物“紅豆杉種植記”

高老用他精湛的技術、超人的耐心和與眾不同的智慧,每天按三八二十四小時的生活方式(八小時管理花草樹木,八小時看電視、學習、休息,八小時睡覺),走出了一片很有價值的退休天地,造福一方百姓。高老不斷學習,勇於探索實踐,實事求是,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發明的精神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山不再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洪雅柳江有高永清這樣的高人將更加吸引人!保護洪雅珍惜植物高老付出了自己的熱情,正因為有這樣的洪雅人,洪雅雅的青山綠水得以保護,正所謂“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文章作者:姜純秀 2010年3月23容完稿,注: 文章內容僅僅提供參考,對“紅豆杉藥用”功效請遵醫囑!轉載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