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撲VS房顫,一對異父異母的“孿生兄弟”「快速心律失常系列之58」

房扑VS房颤,一对异父异母的“孪生兄弟”「快速心律失常系列之58」

關於心房“顫動”,我們已經分享了很多科普內容,但心房“撲動”,你們瞭解嗎?

雖然名字類似,但其實,房顫和房撲沒有太大關係,只是同住在心臟的“房簷”下罷了~

房扑VS房颤,一对异父异母的“孪生兄弟”「快速心律失常系列之58」

撲動 VS 顫動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兩種疾病:

心房撲動與心房顫動都是發生於心房裡的、“心跳司令部”被篡位導致搏動非常快的心律失常。

  • 心房搏動頻率達到250~350次/分,心房收縮快且穩定為心房撲動


  • 若頻率在300~600次/分且不規則時,則為心房顫動

兩者均可分為陣發性和持續性兩種類型。

(注意:心房搏動≠心率)

機制不同

房扑VS房颤,一对异父异母的“孪生兄弟”「快速心律失常系列之58」

然而,具體心臟病變機制有明顯差異

房撲理論基礎較為明確,主要是因為心房內存在“障礙”——傳導阻滯,圍繞著它出現了“環形雙向車道”,搏動信號繞圈跑了幾次之後可能找到一次正確路線下傳。通常比例為2:1或4:1。

至於房顫機制,還尚未明確。

症狀無明顯不同

臨床表現可以區分這對“異父異母”的“孿生兄弟”嗎?

房扑VS房颤,一对异父异母的“孪生兄弟”「快速心律失常系列之58」

其實單純看症狀,並無明顯不同:

  • 心率不快,可沒有任何症狀;


  • 心率快,可出現心悸、胸悶、頭暈、乏力、心絞痛等症狀。

不過——

房扑VS房颤,一对异父异母的“孪生兄弟”「快速心律失常系列之58」

房撲患者聽診時心律可規則可不規則

但房顫患者的心律絕對不齊,心率快時會明顯多於脈搏。

當然,最靠譜的證據還得是心電圖。

01

房撲和房顫都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均以口服藥物控制心室率、維持竇性心律為主。

但藥物作用有限,容易復發。

02

藥物復律電覆律

03

無論對於房撲還是房顫,導管射頻消融術均是一線治療方式,成功率在95%以上。

但因房撲機制較為明確,手術成功率較房顫更高。

文丨周楊

房扑VS房颤,一对异父异母的“孪生兄弟”「快速心律失常系列之58」

往期精彩內容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