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陈洪的奏报让嘉靖皇帝朱厚熜当时很恼火,因为吕方、徐阶和严嵩这个铁三角欺瞒了他,他有诸多理由对他们进行惩处,但是只让徐阶进了内阁,严嵩让他回家养病,吕方则派去修坟墓。

《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半个月后,嘉靖皇帝朱厚熜又双手牵上了徐阶和严嵩的手,并且召回了吕方。所不同的是,这回嘉靖皇帝给徐阶安排了一个板凳坐。以前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为什么嘉靖皇帝要这样做?难道仅仅只是惩戒严嵩和吕方吗?为什么又将徐阶的地位稍稍拔高了一点呢?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一是因为胡宗宪。此时的胡宗宪还在东南抗倭,并且又取得了第八次胜利。为什么总是一次次的胜利,而不是完全的一战而胜,嘉靖心里很打鼓。虽说胡宗宪公忠体国,但是他毕竟是严嵩的弟子,要是胡宗宪在东南玩花样,大明朝的江山就岌岌可危。所以,嘉靖皇帝不敢在这个时候对严嵩下手,这时候对严嵩下手,风险太大。胡宗宪只是严嵩的弟子之一,在大明朝,还有无数个严嵩的弟子在拭目以待,也许他们不如胡宗宪,但是根深蒂固的朋党乱政的情况,朱厚熜不得不防。

二是因为吕方。失去了吕方的司礼监在陈洪的管制下显得乱七八糟,不顾朝廷的组织和程序,陈洪想上位,居然要和徐阶一起批拟公文,结果被徐阶说得无言可对。要知道,司礼监就是皇上的掌印,徐阶不过是个“会计”,严嵩把着“审核”。陈洪小人得志,就开始乱套,要是“印章”乱盖,最后还是皇帝之过。吕方替朱厚熜担责,朱厚熜也要卖个人情给吕方,所以,小小惩戒一下就行了。

《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三是因为国库。不管怎么样,南有倭寇,北有鞑靼,终究是国库空虚,无以为继,大的变动和震荡结果都是火上浇油,杯水车薪。搞倒严嵩,他害怕胡宗宪反,害怕严党反,朝政就会失控,他摆不平了,裕王就会提前上位,这不是朱厚熜想看到的结果。而眼前国库的问题却还要严嵩去摆平,确切的说,是要严嵩的人去攒银子,搞不到银子,就抄家,抄到为止。再者,浙江贪墨一案也就抓了个郑泌昌何茂才,二人的证词无非就是个毁堤淹田的事,但是贪墨丝绸的事却没有一个直接的证据,直接的证人杨金水疯了,嘉靖皇帝虽然估计他可能也是装疯,装疯是为了嘉靖皇帝的颜面,朱厚熜心里明白得很,所以打发他去蓝神仙那里去了,实际是要将他保护起来,寻求更大的证据。

《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嘉靖帝解散内阁15天后,为何又恢复原状

四是证据不足的问题。前面说到了杨金水这个直接证人,应该说朱厚熜知道杨金水在装疯,但是严嵩还倒不得,严嵩不倒,杨金水的证据就会被无数种理由给毁掉,包括杨金水的生命。朱厚熜是很聪明的人,在与一个疯子谈了半天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个云字,锁定了关键人物芸娘,也许那些真正的能扳倒严党的证据与这位芸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得不说,高翰文是傻包蛋一个,除了书生气十足外,见识竟然不如一个妓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