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側”升級的世界意義

關照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8年11月5-10日,首屆中國國家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發表“新時代,共享未來”主旨演講,引起世界各國廣泛關注。

中國“進口側”升級的世界意義

中國國家進口博覽會

習近平主席表示“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人類可以認識、順應、運用歷史規律,但無法阻止歷史規律發揮作用”,放眼未來,開放合作才是時代要求。各國應該堅持深化開放,實現共同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外在直接表現形式是全球貿易往來增加,全球各經濟體聯繫增強,而內在則呈現全球生產的鏈接。發達國家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通過貿易發展,推動了產業的持續升級和不斷優化,國內產業呈現典型“三二一”佈局,在全球產業分工價值鏈處於頂端。而世界最不發達經濟體參與全球化較晚、自身發展較為滯後,整體處於價值鏈底端,在所參與的貿易中出口的是能源資源,進口的是製造和服務。當前,發展中國家邊緣化原因是無法參與深度產業分工。

中國“進口側”升級的世界意義

人類命運共同體

區別於傳統的世界發展模式,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建立合作共贏、結伴同行的夥伴關係,目標在於推動世界協同發展,不以國家力量差距作為發展模式分化的標準,努力構建公平、理性競爭的市場運行環境。

命運共同體最基本目標是利益共同體,倡導各經濟體通過共建共享創新科學技術,實現世界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實現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條件是確保責任共同體的有效落實。面對世界發展中存在的兩極分化、環境汙染等問題,各個經濟體主動承擔責任,攜手風雨、共同解決。

共同體的根本體現在於大國與小國的關係轉變,小國從依附變為對等,具有相對獨立性。在中國提供的發展藍圖中,小國的發展雖然仍舊離不開大國的幫助,但其對於自身發展模式具有選擇空間,能夠決定國家發展方向以及合作對象;雖然大國在幫助發展中國家的過程中確實“犧牲”了部分利益,但這部分利益實際能夠減少因國際分化對抗帶來的成本。

中國作為後發國家,在傳統世界發展模式中,是為數不多的從邊緣走向中心的國家,但自身發展也存在著高槓杆、高汙染、高能耗等問題。然而,中國面對這些問題首先從自身結構調整化解過剩及落後產能,而非讓其他國家承擔中國發展中問題的代價。中國通過轉變生產方式倒逼企業進行自我革新,實現經濟轉向高效型、規模型的新發展階段。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中國也通過一系列貿易、投資優惠政策幫助發展中國家從邊緣走向中心,逐漸參與全球產業分工。

人類命運共同體藍圖為進口側改革定位了清晰的戰略目標,是進口側改革落實需遵循的前提和原則,是化解進口側改革可能出現問題或矛盾的基礎和保障。任何改革都要有清晰的定位,構建怎樣的發展模式決定了中國進口側未來的地域流向、產品結構以及配套的政策服務。在全球市場已經緊密聯繫的今天,中國的改革離不開世界,雖然進口側主要涉及貿易領域,但直接影響著國內經濟、產業的發展。因而在推進進口側改革過程中,基於包容、共享的發展模式有利於達成共同的利益,極大降低了進口與國內外生產關係產生矛盾與衝突的可能性。

中國“進口側”升級的世界意義

中國進口側代表著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的購買力

中國進口側改革是中國發展藍圖區別於世界發展藍圖的重要體現,表達了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心和決心。相較過去,進口側內涵正在改變。基於傳統的發展模式,進口在貿易中的作用相較出口而言的影響更小,但伴隨消費對於中國經濟增長作用的日趨重要,進口側在國家實力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且已經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層面。

中國進口側代表著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的購買力,是世界購買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進入“新平庸”的調整時期,中國進口側改革將為世界發展方向提供實踐性經驗。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進口側改革是構建中國藍圖的必由之路。

當前,整體發展模式已經從單一的中國需要世界,轉向中國與世界之間聯繫及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日益崛起的中國有責任也有能力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從實踐來看,中國進口側改革將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奠定基礎與發展動力,而命運共同體藍圖也為中國進口側改革提供指導和支撐,兩者的相互促進作用將有利推動新時代中國購買力大塑造。

中國進口側升級對於世界市場聯結、世界經濟持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有利於解決全球貿易失衡問題,讓世界共享中國經濟紅利,為全人類謀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