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在中國核武器發展歷程中,“氫彈之父”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他,如今的中國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為全球擁有氫彈的五個國家之一。因為他,中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氫彈技術,並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氫彈戰備狀態的國家!

少年勵志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於天津市寧河縣蘆臺鎮。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職員。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樣,夫妻倆起早貪黑地工作,只為賺取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對於這個聰明的兒子,他們並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教導。

于敏自幼喜歡讀書,有過目不忘之能,書中的那些人物,如諸葛亮、岳飛等都是他崇敬的對象。和許多熱血少年一樣,當看到岳飛蕩寇平虜、諸葛亮興復漢室的壯志時,于敏總是想象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夠為國家崛起效力,建功立業。

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于敏自小聰明好學、機智過人。他在天津耀華中學念高中時,就以各科第一聞名全校。1944年,他順利考入北京大學。但恰逢此時,父親突然失業,在同窗好友的資助下,于敏才得以進入北大求學。

于敏剛剛進入北大時讀的是工學院機電系,後來他發現,工學院教的都是別人已經研究出來的東西,強調的是知識的運用,太過簡單沒有意思。而他更喜歡探索未知的領域,喜歡尋根探源,沉浸在“純粹”的理論之中。大二時,于敏發現物理學中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於是他轉入理學院,將自己的專業方向定為理論物理,從此便沉浸在物理學領域一發而不可收。

1949年大學畢業時,于敏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大理學院的研究生。讀研究生的于敏更是以聰慧聞名北大,讓導師張宗燧大為讚賞。

國產專家

1951年,于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很快,他被慧眼識才的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專心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這個研究所集中了當時中國核領域的頂尖人才,其中就有于敏日後的摯友、兩彈元勳鄧稼先。

在進入研究所之前,于敏研究的是量子場論。于敏進入研究所時,我國已經開始了原子彈的理論研究。

量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學分支,于敏必須從頭學起。學習對敏來說,從來就不是一件難事。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于敏不僅掌握了國際核物理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焦點,還在關於核物理研究的關鍵領域,寫出許多有重大影響力的論文和專著,其中包括于敏與楊立銘教授合著的我國第一部原子核理論專著《原子核理論講義》。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日本專家朝永振一郎曾親自跑到中國,點名要見於敏這位奇才。一番學術交流後,朝永振一郎問道:“於先生是從國外哪所大學畢業的?”于敏風趣地說:“在我這裡,除ABC外,基本都是國產的!”在得知于敏是一個從來沒有出過國,也沒有受過外國名師指導,靠獨自鑽研獲得如此巨大研究成果的本土學者後,朝永振一郎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隱姓埋名

1961年,于敏已經是國內原子核理論研究領域的頂級專家,為我國原子彈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這一年,他接到了新的任務。

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來到錢三強的辦公室。一見到于敏,錢三強就直截了當地對他說:“經所裡研究,並報上級批准,決定讓你參加熱核武器原理的預先研究,你看怎麼樣?”

從錢三強極其嚴肅的神情和語氣裡,于敏明白了,國家正在全力研製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理論論證也要儘快進行。

接著,錢三強拍拍于敏的肩膀,鄭重地對他說:“咱們一定要把氫彈研製出來。我這樣調兵遣將,請你不要有什麼顧慮,相信你一定能幹好!”

錢三強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知道,原子彈和氫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一個是重核裂變,一個是輕核聚變,在理論研究上基本沒有聯繫。讓一個原子核物理專家去研究氫彈理論,不亞於強迫一隻飛鳥去大海學游泳。

于敏若接受氫彈研究的任務,就意味著他得放棄持續了10年,已取得很大成績的原子核研究,在一個基本不瞭解的領域從頭開始。而且那個時候,氫彈理論在國內基本處於真空狀態,找不到任何可供參考和學習的東西。雖然此時美、英、蘇三國已經成功研製出氫彈,但是關於氫彈的資料都是絕密的,于敏研究氫彈,只能靠自己。

思考片刻後,于敏緊緊握著錢三強的手,點點頭,毅然接受了這一重要任務。

這個決定改變了于敏的一生。從此,從事氫彈研究的于敏便隱姓埋名,全身心投入深奧的氫彈理論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初期,于敏幾乎是從一張白紙開始。他拼命學習,在當時中國遭受重重封鎖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地蒐集國外相關信息,並依靠自己的勤奮進行艱難的理論探索。

與此同時,法國人也在研製氫彈,而且已經研究了好幾年,科研條件也更好。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認為,以法國人的優越條件,一定會在中國之前研製出氫彈。

那個時候,可以說,除了知道氫彈是聚變反應,我國對氫彈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于敏想去圖書館的書庫中找與氫彈相關的點滴資料,比登天還難。于敏的研究方法也完全不同,既然找不到資料,那就自己去研究!

于敏研究氫彈理論的過程,完全可以媲美愛因斯坦思考出相對論的過程。二者都是不靠資料支持,完全憑無與倫比的智慧思考出來的。僅僅3年時間,于敏就解決了氫彈製造的理論問題,“突破了氫彈技術途徑”。

從原子彈到氫彈,按照突破原理試驗的時間比較,美國人用了7年3個月,英國用了4年7個月,蘇聯用了4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計算的繁複,而中國當時的設備更無法與他們的比。國內當時僅有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並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原子彈的計算,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於敏用於氫彈研究。

不過於敏記憶力驚人,他領導下的工作組人員,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一篇又一篇論文交到錢三強手裡,一個又一個未知的領域被攻克。

中國“氫彈之父”

在解決完理論問題後,接下來就是氫彈的製造問題了。但氫彈的製造難度比原子彈的要高千百倍。

1964年,鄧稼先和于敏見面,進行了一次長談,這兩位頂級物理天才在一起,梳理了我國這些年氫彈研究的歷程,很快制訂了一份全新的氫彈研製計劃。此後,二人分工合作,共同開始了我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轟動。

同年,于敏調入二機部第九研究院。9月,38歲的于敏帶領一支小分隊趕往上海華東計算機研究所,抓緊設計了一批模型。但這種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變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帶領科技人員總結經驗,隨即又設計出一批模型,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解決了氫彈原理方案的重要課題。

于敏高興地說:“我們到底牽住了‘牛鼻子’!”他當即給北京的鄧稼先打了一個電話。

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隻有他們才能聽懂的暗語,暗指氫彈研製工作有了突破。于敏說:“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中了一隻松鼠。”鄧稼先聽出是好消息,問道:“你們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標本……我們有新奇的發現,它身體結構特別,需要做進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們人手不夠。”“好,我立即趕到你那裡去。”

這一年,于敏提出了氫彈從原理到構形的完整設想,解決了製造熱核武器的關鍵性問題。由於于敏和鄧稼先等人的努力,自此,我國氫彈研究開始從理論轉入實際製造,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只是時間問題。

而此時,法國人的研究依然停留在氫彈構形問題上。

1967年6月17日早晨,載有氫彈的飛機進入羅布泊上空。8時整,隨著指揮員“起爆”的指令,機艙隨即打開,氫彈攜著降落傘從空中急速落下。十幾秒鐘後,一聲巨響,碧藍的天空隨即翻騰起熊熊烈火,傳來滾滾的雷鳴聲……當日,新華社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第一顆氫彈在中國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中國自此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氫彈的國家!此時,法國人依然在黑暗中摸索。

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于敏曾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969年年初,因奔波於北京和大西南之間,也由於沉重的精神壓力和過度的勞累,于敏的胃病日益加重。當時,我國正在準備首次地下核試驗和大型空爆熱試驗。那時他身體虛弱,走路都很困難,上臺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熱試驗前,當於敏被同事們拉著到小山岡上看火球時,他頭冒冷汗、臉色蒼白。大家見他這樣,趕緊讓他就地躺下,給他餵了些水。過了很長時間,他才慢慢地恢復過來。由於操勞過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現場幾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上級考慮到于敏的貢獻和身體狀況,才特許已轉移到西南山區備戰的于敏的妻子孫玉芹回京照顧。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體很難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見他氣喘,趕緊扶他起來。不料于敏突然休克,經搶救方轉危為安。後來許多人想起那一幕都感到後怕。

出院後,于敏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他又奔赴祖國西北地區。由於常年得不到休息,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車上開始便血,回到北京後被立即送進醫院檢查。在急診室輸液時,他又一次休克。

在中國核武器研發歷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于敏說,自己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正是因為懷抱著對和平的強烈渴望,才讓本有可能走上科學巔峰的自己,將一生奉獻給了默默無聞的核武器研發事業。

于敏認為自己這一生有兩個遺憾:一是沒有機會到國外學習、深造、交流;二是對孩子們不夠關心。

其實,于敏有很多次出國的機會,但是由於工作的關係,他都放棄了。

從1961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一直是保密的。1988年,名字解禁後,他第一次走出國門。

于敏婉拒了“氫彈之父”的稱謂。他說,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算真正的獨立。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讓人遺忘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國的強盛中,他便聊以自慰了。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