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12年從“一竅不通”到“無所不能”,這位老班長到底經歷了啥

入伍12年從“一竅不通”到“無所不能”,這位老班長到底經歷了啥

“新兵階段,是每一名軍人軍旅生涯的起點,更是確定軍旅方向的重要節點。只有選好方向、牢記初心、堅定向前,才能不負這身軍裝,不負青春歲月。”

這是北部戰區空軍某場站四站連修理技師張磊波回顧自己成長過程時的感悟和總結。如今,已經是四級軍士長的他早已過了新兵的年紀,臉上皺紋明顯增多,髮際線明顯後移,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仍然像新兵一樣規規整整。

“新兵下連時,我分到了四站連電源車班,看到老班長們嫻熟地維修保障飛機的電源車就特別羨慕,特別想像他們一樣厲害。”張磊波這樣描述自己的初心。

入伍12年從“一竅不通”到“無所不能”,這位老班長到底經歷了啥

但逐夢初心的路途並非平坦通暢。“最現實的困難是學歷低。理論基礎差,導致很多專業書籍看不懂。”張磊波坦言,的確,只有初中學歷面對複雜的電路圖時,不亞於讀“天書”。

讀不懂“天書”也得弄懂背後的原理!他主動調整學習方法,與其面對理論書籍束手無策,不如直接找連隊骨幹和經驗豐富的老班長求教經驗,在實踐中領悟原理和方法。

“其實,那段時間反倒沒有想象的那麼困難。”回想起那段日子,張磊波臉上仍然洋溢著幸福,“當你想進步或者想幹好一件事時,你會發現戰友們都非常樂意幫助你!”

入伍12年從“一竅不通”到“無所不能”,這位老班長到底經歷了啥

得益於奮力向前的勁頭和戰友們傾心竭力的幫帶,他很快掌握了電源車的操作使用以及故障定位及排除方法,成為連隊同批兵中最早上崗的人。而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12年,從“一竅不通”的新兵變成了“無所不能”的老班長,從當初“羨慕別人的人”變成了“別人羨慕的人”,成為名副其實“兵專家”。併為連隊帶出一大批骨幹,其中不乏專科、本科學歷的徒弟。“現在連裡的士官中,有五分之一我都帶過。”這讓他十分自豪。

張磊波記得,那年自己正在家休假時,接到了徒弟黃振豐的求助電話。黃振豐告訴他,連裡一臺電源車輸入電壓顯示過高,導致車輛無法正常使用。

入伍12年從“一竅不通”到“無所不能”,這位老班長到底經歷了啥

“其實,他已經大致判斷出了是電壓互感器故障,只是不太確定,希望得到我的進一步確認和肯定。”張磊波說,聽過故障描述後,他更加確定了這一判斷。事實也的確如此,更換零件後,車輛立即恢復正常。而他的這次“遠距離定位排故”,也一度成為連隊官兵們津津樂道的趣事。

“僅僅用排故來衡量我師父的能力,那就太片面了。”黃振豐告訴記者,師傅張磊波的厲害之處在於“善琢磨、敢創新”。

他最為佩服的,是張磊波發明的“電源車接觸器檢測儀”。這個發明的誕生靈感源自空軍下發的一個通報,當時某個單位曾出現過一起因為接觸器故障導致飛機受損的問題。為此,有關部門專門明確並下發了一套檢測流程和標準。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張磊波發現,可以通過“越過外置插口直接電源並設置檔位旋鈕”的方式進行檢測,不僅檢測速度更快,而且精準度更高,原理簡單卻實在好用。黃振豐說,師傅的這個發明當時產生了極大影響。張磊波不僅給連裡所有電源車司機進行了普訓,而且很多兄弟單位的戰友都專門打電話過來請教。

入伍12年從“一竅不通”到“無所不能”,這位老班長到底經歷了啥

如今,儘管已經有了更為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方法,但張磊波發明的檢測設備依然在使用。“在沒有穩定電源的地方檢測時,這個設備更適用。”黃振豐說。

而張磊波的發明創造遠遠不止這一個。“汽車底盤可視化教學模具”,實現了電路、燈光、制動系統的可視化,成為新兵教學“利器”,在上級組織的“航材四站”現場會中進行了重點展示;“啟動機罩吊裝架”,為連隊節約了大量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今,張磊波已經從電源車班長調整為修理班班長。他說,“這個崗位面向全連,可以為連隊建設做更多事。”而他也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份諾言,“起動機發電機一體化檢測平臺”“電解液加註推車”“空調車維護作業平臺”等一系列發明創造已經應用在連隊的各個專業中。

入伍12年從“一竅不通”到“無所不能”,這位老班長到底經歷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