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空客等航空巨頭“扎堆”來到進博會,掘金萬億美元級市場

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的中國國家館內,C919、ARJ21 的模型飛機與復興號高鐵模型、神威超級計算機一同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民用航空是智能與高端裝備業的制高點。隨著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C919大型客機成功試飛,中國航天航空領域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引得全球航空製造產業鏈上的巨頭紛紛側目。

中國民用航空市場廣闊

起飛、加速、下降、滑行……進博會上波音公司不大的展位擠滿了前來體驗的觀眾。在模擬駕駛器前,普通觀眾也過了一把當飛行員的癮。

波音、空客等航空巨头“扎堆”来到进博会,掘金万亿美元级市场

波音公司飛機進入中國已經有45年的歷史,去年在舟山設立了波音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生產項目——波音737機型完工和交付中心,這意味著波音極大看好中國市場的潛力。

“對於我們來說,經歷中國商業航空的加速增長是非常棒的體驗。我們預計未來20年,中國將需要7690架飛機,約合1.2萬億美元。” 負責管理波音中國工業合作的Steven Lee在11月8日舉行的進博會系列活動——IASC航空產業供應鏈國際論壇(IASC論壇)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認為,航空工業發展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市場的發展。他預測,未來20年中國市場上飛機數量將會達到4萬多架,是現在的2.1倍,中國要引進9000多家飛機,成為全球航空最大的市場。

在中國,當前大約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每年要乘坐一次飛機。空客中國區機艙供應負責人Christoph Schrempp預測,這一頻率到2035之前,就會達到每個中國人平均一年要飛行1.3次。屆時,中國民航每年要運送將近16億人次的乘客,在中國將會建設400個機場,需要4500臺飛機。

最近幾年,中國航空業的發展速度是GDP增速的2倍。Schrempp在IASC論壇現場表示:“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不是過去的增長,我們更多的是聚焦於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2017年,上海浦東、虹橋兩大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12億人次,貨運吞吐量達到423萬噸,分別排名全球第四和第三。隨著C919的成功研製,上海正在將航空產業打造成為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的新增長點。為此,上海已於今年5月發佈了《上海市航空製造產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航空工業是個朝陽產業。它需求旺盛,產業鏈長,科技、人才、資本集聚化程度極高,需要集中全球智慧廣泛分工合作。”政協上海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副主席金興明在IASC論壇上表示。

進博會吸引眾多航空業巨頭

進博會上,波音、空客、GE、FFG友嘉實業集團、瑪帕公司、瓦爾特公司、肯納金屬、西門子工業軟件等眾多航天航空零配件企業紛紛現身。

FFG友嘉實業集團作為航空航天行業零部件生產的全技術供應商,旗下擁有33個子品牌,遍佈臺灣、意大利、德國、美國。該公司表示,中國飛機已經可以出口,我們看好中國航空機械設備未來的銷量,不僅整廠打包收購了航天航空國外的工廠,也在中國杭州設廠,希望能參與到中國航空業的發展。

波音、空客等航空巨头“扎堆”来到进博会,掘金万亿美元级市场

西門子工業軟件公司在進博會現場展示了飛機駕駛模擬器,其工業軟件在目前市場上的主要機型和國產飛機C919上都有應用。

“這個產品屬於在歐洲研發的進口產品,進博會給我們創造了和採購商接觸的機會,也讓普通的觀眾知道西門子工業軟件在航天航空領域的應用。”西門子工業軟件公司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肯納亞洲(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C919已經成功試飛,C929也參展今年的珠海航展,相信中國大飛機很快會一架接一架地上線,“我認為中國航天航空未來市場是巨大的。我們的產品都是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也認為進口博覽會是一個展示的好機會”。

吳光輝在演講中介紹了商飛在研發C919大飛機過程中與外國供應商的合作:我們選擇GE推薦的LEAP-X發動機後,GE通過和賽峰合作,採用了很多最新技術研發的產品,比現在同等飛機油耗量降低了15%。

GE全球副總裁兼GE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向偉明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1985年我們的第一臺發動機進入中國以來,GE和CFM(GE和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的50/50合資公司)在中國的在翼發動機總數已達5600餘臺,另外還有4000餘臺的銷售訂單,服務60多家中國的航空公司客戶。”

據介紹,GE在此次進博會上展出的發動機模型就是助力中國商飛C919大飛機的發動機LEAP-1C,這是GE合資公司CFM的產品。此外,GE與中航工業的50/50合資公司——昂際航電,合作為C919提供了核心航電系統。

向偉明表示,我們很榮幸在進博會上展示出色的產品和全面的服務,我們在會上與多家航空公司簽署了協議,為GE航空進一步加深與中國夥伴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除了國外航空業零部件巨頭進入中國外,包括中航工業在內的中國本土的零部件企業也在崛起。

Steven Lee表示:“35年以來,中航工業一直是波音在商用航空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所有的波音飛機機型都包含中航工業製造的硬件。2012年波音與中航工業在北京共同建立了製造創新中心(MIC),解決波音零部件製造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以及挑戰。”

吳光輝認為,新構型、智能化、新能源等都是商飛今後研究的重點,這些都需要和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在進博會上,我們通過大飛機項目吸引了全世界18個供應商服務,我們更願意和我們的供應商一道,包括我們所謂的競爭對手一起共同的為航空發展做出貢獻,也和我們的供應商一起形成雙雙共贏的模式。”吳光輝說。

Christoph Schrempp 認為,中國對於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在不斷地完善。“我個人預測,未來中國在採購方面不再會有知識產權方面的風險,這一點會讓我們有更大的信心在中國採購,去建立中國的供應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