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和议——南宋最好的选择

看过《精忠岳飞》的人对南宋选择与金国议和多半都会觉得可惜,痛骂昏君奸臣毁了岳飞的十年之功!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绍兴和议才是最好的出路!

我们先来看看绍兴和议的主要内容:

一、划界:宋金以大散关和淮河流域为界!

二、关系: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高宗为皇帝

三、纳贡: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合各25万两、匹,交泗州交割

从表面上看,绍兴和议宋是耻辱的,不仅割让了北方失地,还称臣纳贡!但从结果来说,对宋确实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国内形势

从宣和七年(1125年)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宋进行了长达17年的战争,双方都损失惨重。宋朝北方作为主战场,几乎变成一片废墟!宋朝南方则成为了输血基地。为了抗金,朝廷加了辽饷和各种杂税,农民不堪重负,纷纷起义(比较著名的有杨么起义);朝廷为了镇压,又加了练饷!百姓负担极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即将爆发!如果不尽快议和,宋不亡于金却将毁于内乱!

绍兴和议——南宋最好的选择

二、南方百姓的愿望

十几年的战乱,军费浩大的开支基本由南方原住民负担!(南方在北宋仍然少于北方)而大量的北方流民因战乱也大量涌入南方!而根据南宋朝廷的安排,流民是不纳税不缴粮的!不仅如此,朝廷还要承担流民的安置费用!如果继续北伐,将产生更多的流民,朝廷的负担更大,南方原住民的负担将更大!南方人因此普遍反对北伐,反对继续战争!

三、经济负担

由于金宋之间长达十数年的战场基本在中原和两淮地区发生,该地几乎成为一片废墟,重建费用巨大!如果宋朝拿回该地,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重建!对于本就捉襟见肘的南宋朝廷,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四、国防考虑

金宋以大散关和淮河为界,宋在地理防御上有相当的便利!大散关和淮河都是天险,易守难攻!宋无需耗费巨资屯驻重兵,可节约大量军费!而金是游牧民族,骑兵强大!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区,宋并无军事优势!

五、北伐困境

北伐,看似高大上,但实际却很难实施!虽然绍兴十年,岳飞北伐取得重大胜利,几乎饮马黄河!但除了岳家军,其他军队在对付金兵方面并无太大优势!而且,就算真的饮马黄河,将金兵逼到黄河以北又能如何?除非像岳飞说的,直捣黄龙!最少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宋朝有这能力吗?岳飞10万军马在刘琦、韩世忠等人退守后,就无力支撑!(宋作战部队不过20多万)而一旦攻到黄河以北,岳飞又拿什么跟金朝作战!毕竟战线拉长,金宋后勤发生逆转,金后勤变短,宋变长!所以,见好就收,才是最好的选择!

绍兴和议——南宋最好的选择

六、政治因素

十多年的战争,草莽英雄辈出,中兴四大名将、吴玠、刘琦等大将崛起!由于战争需要,这些将领都统兵统权,朝廷只负责后勤和调配!在某种程度上,军队已经成为了私兵!如果继续北伐,这些人的势力将继续做大!在南方,由于互相钳制,这些人还算听话!但一旦远离朝廷,那就另说了!特别是岳飞,本就不太听从朝廷调令,一旦其收复北方,收拢北方义军,势力壮大,又获得北方民心,第二个赵匡胤可能就诞生了!这是赵构为首的朝廷不愿意看到的!

七、议和内容可以接受

议和虽然宋朝比较耻辱,但无论割地还是称臣,对宋朝来说,并无实际损失!北方失地,早已丢失,只是承认罢了!称臣,只是名誉受损,对曾经被金兵追杀的“守则无人,逃则无地”的赵构,可以接受!而每年纳贡,则对宋朝来说,更习以为常!北宋时代,每年都要向辽、西夏纳贡!但南宋,则只需要向金纳贡!虽然名词不一样,但内容是一样的!比起浩大的军事开支,各25万银绢是不错的选择!

也许正是以上原因,宋高宗才会同意绍兴和议,才会坚持议和!抛开感情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绍兴和议才是南宋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